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93655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与生物制药技术(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疾病与生物技术制药,2,1、疾病,所谓疾病主要是机体因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代谢失常,使得起控制调节作用的酶、激素、核酸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自身或环境发生故障。,3,一是致病生物,包括致病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有传染性。 二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的过多和不足,如有毒的重金属镉、铅和必需的钙、铁、钾等。 三是遗传,如血友病、侏儒症等。 四是精神因素,如忧虑症、神经衰弱症等。 五是物理因素,如意外跌打损伤。 六是不良饮食习惯所致,如吸烟、酗酒、偏食等。,疾病的产生主要有6种原因:,4,2、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

2、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5,6,3、机体与药物的关系:凡是因微生物、病原虫、误食、意外损害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途径治疗;精神疾患药物治疗作用较小,心理咨询、改变不良习惯、法律约束是有效途径;遗传疾病的预防是第一位的措施。目前多数遗传疾病和真菌、病毒引起的疾病缺少有效药物治疗。所以,目前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是有限的。,7,4、药物作用机理,单纯理化反应(改变酸碱度、渗透压等) 干扰细胞代谢(抑制酶反应、底物类似物、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影响物质运输(生物膜的离子、糖、蛋白质通道

3、、载体调控) 影响免疫,8,5、生物制药作用,一是调节核酸、蛋白质、糖、脂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二是调节生物膜的物质运输和信号感受; 三是抑制、杀灭致病生物。 分别作用于分子、生物膜、细胞三个水平。,9,第一节 生物技术制药概述,一、生物药物的来源 二、生物药物的特性 三、生物药物的类型简介 四、生物技术制药特点,10,一、生物药物的来源,1.生物药物的定义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制品。,11,二、生物药物的类型,调节因子:相对分子量较

4、小的蛋白质、小肽等,包括脑啡肽、胸腺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红细胞生成素等。蛋白聚糖类: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 /肝素及硫酸乙酰肝素 3 酶:多属于治疗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酶(消除青霉素过敏)、链激酶、尿激酶(溶血栓)、L-精氨酸酶、L-蛋氨酸酶、L-组胺酸酶(治疗癌症)等,12,哺乳动物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脂类 :脑黄金(必需脂肪酸和磷脂)抗体:丙球蛋白类毒素:蛇毒、狂犬疫苗8 疫苗:将致病细胞、立克次氏体或病毒甚至是寄生虫进行适当的处理后除去致病的基础,保留其抗原性的一面制成疫苗 。包括病毒疫苗、菌苗(活疫苗和死疫苗)、联苗(两联、三联),13,动

5、植物来源的生物药品:蛇毒、蝎毒、蟾酥、蓖麻、五倍子等核苷、核苷酸维生素是人体不能合成的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物 。12 抗生素是微生物自身合成的对其他微生物生存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小分子物质 。,14,2.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生物药物的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各种海洋生物等。中医很早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性”的说法。许多植物和动物组织和器官很久以来被用做药物。 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如免疫法制得的动物原料、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得的微生物或其他细胞原料等。,15,化学合成的许多药物首先是从动、植物体的发现开始的 如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维生素A、乳酸、维生素B12

6、。由于需求量的升高和化学合成比较廉价,转而由化学法生产。但有些药物,如多种生物碱,至今仍然要从植物体内分离,16,人体来源的药物,人体来源药物的特点人体来源药物的种类人体来源药物的前景和问题,17,人体来源药物的特点,1:安全性好,药物与人体具有同源性,不会发生排斥反应2:效价高、疗效可靠,纯化的血浆因子制剂,要比原血浆高出10-1000倍。3:稳定性好,提纯产品均可制成冻干制剂。有利于贮存、运输、使用。,18,人体来源药物的种类,人血液成份制品血浆制品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人体来源的其它原料物质人体细胞因子人体激素,19,人血液成份制品,1、人血成份制品2、血液成份制品3、红细胞制剂,20,

7、1、人血成份制品可分为,(1)全血制品(2)血液成份制品(3)血浆成份制品(4)体液细胞成份制品,21,2、血液成份制品又可为:,(1)红细胞 (2)白细胞 (3)血小板 (4)血浆 在使有输入全血的治疗措施中,有50%以上的患者只要输入红细胞就已经足够了,另30%则只须输入血液中的其它成份就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因此,利用血液的单一成份进行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的一个趋势。分离血液成份的技术有-离心法、过滤法。,22,100,000-300,000/mm3,4 - 6 million/mm3,23,3:红细胞制剂,用红细胞代替全血,在国内已经逐渐推广应用。国外则是以“压积红细胞”的形式加以利用,压积

8、红细胞是心脏病、慢性肾病、肝病患者补充血红蛋白的首选品种。冰冻贮藏红细胞,是长期保存红细胞的人效方法,是指地-80到-196之间的低温进行保存,其优点是可以贮备多年,重融之后性能很好。缺点是贮藏费用太高。,24,4:白细胞浓缩液,白细胞是生产干扰素(INFa)的重要原料。干扰素(INF)是指由生物细胞在干扰素诱发剂诱导下产生的一类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干扰素可以用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所采集到的人体白细胞具有组织相容的HLA位点。不同人体之间的白细胞存在着抗原抗体凝聚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这是制约白细胞制剂应用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白细胞的体外保存技术尚未解决,这是制约白细胞制剂应用

9、的原因之二。,25,嗜碱性粒细胞Eosinophil,26,5:血小板制剂,血小板制剂的分离和使用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而在国内尚未推广应用。血小板制剂的适应症为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疾病。血小板制剂输入人体之后,常常很快会产生抗体,从而使输入的血小板制剂遭到破坏。因此,最好输入那种HLA相容的血小板制剂。,27,6:新鲜冰冻血浆(FFP),新鲜冰冻血浆是指刚采集到的新鲜血液,在-30的温度下,保存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血浆。新鲜冰冻血浆能够有效地保存血浆中各种生物活性成份的功能。可在许多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使用。,28,血浆制品,1:转输蛋白类2:免疫球蛋白3:凝血系统蛋白4:补体系统蛋白

10、5:蛋白酶抑制物类,29,组成人体血浆的成份,血浆占人体体重的量=8% 血浆占全血的量=50% 血浆中的水分占血浆的量=92% 血浆中的蛋白质占血浆的量=6-7%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65%免疫球蛋白(IgG + IgM)+纤维蛋白原(Fg)+补体(C3)+转铁蛋白(Tr)+巨球蛋白(a2M)+触珠蛋白(Hp)+a1抗胰蛋白酶(a1AT)+血色素结合蛋白(Hpx)+a1-酸性糖蛋白G(a1AG)=25%其它百作种微量蛋白质和多肽成份=10%,30,1:转输蛋白类,转输蛋白是指能够对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药物进行转输的血浆蛋白。具体有: (1)白蛋白-转输脂肪酸、色素

11、、阳离子、药物、VC (2)前白蛋白-转输甲状腺素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3)-类脂蛋白-转输脂质、胆固醇、激素 (4)-类脂蛋白-转输脂质、胆固醇、激素 (5)触珠蛋白-转输游离血红蛋白 (6)血红蛋白结合蛋白-转输游离血红蛋白 (7)转铁蛋白-将铁转输给网织红细胞和其它组织 (8)铜蓝蛋白-转输铜,调节铜吸收形成酶 (9)转钴胺蛋白-转输VB12 (10)GC球蛋白-转输维生素B族,31,2: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构成机体防御感染的体液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种类:IgG、IgA、IgM、IgD、IgE。,32,3:凝血系统蛋白,凝血系统蛋白维持机体的正常凝血机制。分为:(1)凝血因子,凝

12、血系统共有13种凝血因子(2)抗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有纤溶酶原(Pg),当它被尿激酶激活之后,就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33,13种凝血因子,因子1-纤维蛋白原(Fg) 因子2-凝血酶原(FII) 因子3-组织因子(FIII) 因子4-钙离子 因子5-前加速素,易变因子(FV) 因子6- 因子7-前转化素,稳定因子(FVII) 因子8-抗血友病因子(AHF) 因子9-血浆凝血激酶成份(PTC) 因子10-Stuart因子(FX) 因子11-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因子12-接触因子(FXII) 因子13-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SF)、激肽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酶原(HMW)、纤溶酶原(Pg)、蛋白C

13、(PC)。,34,纤溶酶原,纤溶酶,血管内皮纤维溶酶原激活物,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血浆纤维溶酶原激活物,血浆纤维溶酶原激活物原,a,纤维蛋白,降解物,血浆中的抗纤溶酶,(-),35,4:补体系统蛋白,补体系统是机体的主要防御系统之一。 (1)补体系统在细胞吞噬、调理、趋化性、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补体系统在自身性免疫疾病中,起着损伤机体的作用。,36,5:蛋白酶抑制物类,a1-抗胰蛋白酶(a1-AT)-能够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胞不受蛋白酶的破坏和损伤,能协助控制感染和炎症。 a1抗糜蛋白酶(a1X)-能够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胞不受蛋白酶的破坏和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a间胰酶抑制剂(

14、IaI)-具有制约、中和、清除某些蛋白酶的作用,能防止凝血系统蛋白酶的自身消化。 抗凝血酶III(ATIII)-在肝素的促进下,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使得凝血酶失活,防止血栓形成。 Ci脂酶抑制剂(Ci-INH)- a2巨球蛋白(a2M)-具有制约、中和、清除某些蛋白酶的作用,能防止凝血系统蛋白酶的自身消化。 a2抗纤溶酶(a2AP)-,37,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1:人体液细胞的种类2: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所具有的功能,38,1:人体液细胞的种类包括,(1)红细胞 (2)白细胞 (3)淋巴细胞 (4)血小板 (5)成纤维细胞,39,2: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所具有的功能,(1)血红蛋白-来

15、源于红细胞-输送氧气。 (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来源于红细胞-抗氧化 (3)干扰素(IFN) IFN-来源于白细胞-调节免疫活性 IFN-来源于成纤维细胞-调节免疫活性 IFN-来源于淋巴细胞-调节免疫活性。 (4)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来源于血小板 (5)结缔组织活性肽-III(CATP-III)-来源于血小板 (6)白细胞介素-2(I L-2)-来源于T-淋巴细胞 (7)B细胞生长因子(BCGF)-来源于淋巴细胞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由于数量十分稀少,目前已经被基因工程产品所代替,如干扰素a、白细胞介素-2(I L-2)的生产,40,干扰素的制备和生产过程,41,人体来源的其它原料物质,1、人胎盘2、人尿,42,1:人胎盘,从人的胎盘中提取的蛋白主要有: (1)人胎盘丙种球蛋白, (2)人胎盘白蛋白, (3)人胎盘RNA抑制剂。从人的胎盘中提取的激素有: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绒毛膜促乳激素(HCS)。,43,2:人尿,从健康的男性人尿可以制备: (1)尿激酶 (2)激肽释放酶 (3)尿抑胃素 (4)蛋白酶抑制剂 (5)睡眠因子 (6)集落刺激因子(CSF) (7)表皮生长因子(EGF)从妊娠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尿液中可以提取: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4,人体细胞因子,1:人体细胞因子的特点与生理作用2:人体细胞因子的主要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