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3642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符合迁移条件的居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迁移。郑州将实行积分落户政策。核心提示|户口,被视为“中国第一证件”,一个人从生到死,事事与之相关。昨日,省政府网站公布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人口数量不同,“扎根”城市的制度分成了四种人口 50 万以下的小城镇只要有住房哪怕是租的也能落户,此外,社保缴纳年限、工作是否稳定,都是落户依据。而省会郑州,将实行积分落户:稳定的工作、住所、社保、来郑年限等都将成为分值。在郑州率先推行的居住证制度,也将覆盖全省:居住半年即可申请居住证。除了户籍落地政策的调整,我省还“升级”了进城农民享受住房、教育、社

2、保、医疗等公共资源的权利,这下,连进城农民的父母也能享受城镇养老保险了。政策:取消户口“农与非农”区别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符合迁移条件的居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迁移。目标:城镇化率达到 56%到 2020 年,努力实现 1100 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6%。全省四类落户办法郑州将实行积分制有人说,户籍制度首先就是一个登记制度。一个人出生就要凭着出生证登记,等于向祖国报到“我来了”,中途到一个地方去,就是迁移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户籍在记录一个人的一生。我省如何规划居民的轨迹?省会郑州有大

3、动作。想扎根郑州,需要这样挣分此前,曾有研究机构对我国主要城市的落户门槛作了数据分析,认为对购房面积或金额要求最低的中部城市是郑州所购房屋建筑面积不小于 56 平方米就可迁入两人户口。但此次,意见明确指出,省会城市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其实,郑州户口要“积分”了的消息,此前已经传出,但这次是首次在省政府发布的公开文件中出现。郑州为啥要实行积分制?据了解,郑州已户改 13 年,暂住人口翻了近 7 倍,目前流动人口占全省流动人口一半以上,且以每年 25%的速度递增,郑州市常住人口已达近千万。“将来如果实施新的落户政策,郑州的落户门槛可能会收紧。”郑州警方一负责人表示。实行积分制会不会让省会户口更

4、难拿?大河报记者获悉,我国省会城市中,目前只有广州实行积分制,郑州城区人口密度仅次于广州,居全国第二位。广州实行积分制,与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有关,从 2010 年 11 月开始实施。积分体系包括文化程度、参加社保、社会贡献、住房、纳税等 12 项指标。今年,广州积分落户再出新政,8 月 1 日实施。新政规定,积分入户申请人只需具备 8 个条件,同时根据五项积分计算,满 60 分即可申请本地户口。如今,申请人拼的不再单纯是积分,而是社保缴费年限。购房、纳税等都是积分内容。如在广州有产权住房,可以加 20 分;纳税申请方面,3年内在广州市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 10 万元或以上也可以加 20

5、分。核心提示|租房能落户吗?没工作能落户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介绍,一般而言,城市落户渠道分为投资、就业、家庭团聚、特殊贡献和其他渠道。不同“容量”城市,落户政策也不同。意见指出,除郑州外,其他城市还有三种落户方式。大城市:有工作、有住所、参社保,房子大小皆可【代表城市】除郑州、济源外的其他 16 个省辖市,滑县、邓州、永城等直管县【落户条件】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各地可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

6、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不得超过 2 年。中等城市:有住所还得参社保,交 1 年即可【代表城市】巩义、兰考、汝州、长垣等直管县及部分大县【落户条件】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但是其中: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城市,可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标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城市,可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合法稳定住所(含租

7、赁)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 1 年。小城市:有稳定住所就行【代表城市】孟津、洛宁、渑池等【落户条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疑问:我省为何要实行“四种”落户制度?大河报记者查询到,在2013 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中指出,截至 2013 年年末,我省总人口为 1.06 亿人,2013 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 4123 万人。人口进城,对城市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挑战可想而知。“这是河南的城镇化战略,目前我省处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作用,提出大中小城市齐头并进,

8、适合我省省情。”谷建全认为。另外,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分析认为,在自然环境、地理区位以及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各城市设置落户门槛时呈现出较大差别,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流动人口比例越高的城市,落户准入条件也会越高。 (下转 A12 版)户口只是一张纸,人们真正关心的,是户籍制度后面所包含的社会福利和待遇。一个人在郑州工作,为郑州创造财富,但却让他回到户口所在地享受福利,这不合理。大河报记者对比我省 7 月发布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发现意见在进城农民的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政策上,有变化、更具体。户口“福利”很多: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很多政

9、策医疗|能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城里人看病花多少钱,以后进城农民也花多少钱。意见对此说得具体: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以前的文件只让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这次提出,还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教育|子女可以在城里参加中考和高考城里人打拼是为下一代,进城农民怀着同样的愿望。可事实上,许多随迁子女不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权利。在这个问题上,此次意见提到了“平等”二字:保证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另外,随迁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享受学校所在地免学费政策。现行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下,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

10、地参加考试,此前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我省将在 2020 年之前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而此次意见正式明确:具有流入地初中正式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可在当地参加中考;具有流入地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正式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可在当地参加高考。住房|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住房保障政策一项调查曾指出,以河南进城人员的收入水平,想在城市里买房难上加难。“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住房保障政策”,此次意见终于肯定地道出了多少人期盼已久的话。但也有条件:有固定经营场所或稳定收入,且住房面积、收入水平符合当地政府公布的住房保障标准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才能享

11、受就业所在地住房保障。对自愿退回宅基地并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同等情况下可优先安排承租公共租赁住房。养老|父母也能享受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一个人进城务工,往往是一家人跟着迁徙。以往,我省只发出了“进城务工人员可随同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当地的失业保险”的声音,可这一次,意见不仅想到了灵活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且还指出“随迁未就业家庭成员可参加迁入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就解决了一家人进城的养老之忧。在许多进城务工家庭中,养老不仅是养老保险的问题,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老人只能去条件较差的养老院,对此,我省将加快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12、设施建设步伐,实行外埠老年人与当地老年人同等优待优惠制度。就业|凭证享受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农民进城,首先要解决的是饭碗问题,咋样能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与城里人竞争,得先提高技能,所以我省免费为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并凭证享受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进城后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可免费参加劳动预备培训。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援助服务。疑问|城市会不会装不下?既然城里人和农村人的“一碗水”端平了,那农村人进城趋势的加剧,是否会造成城市“装不下”,进而城市病大爆发?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解释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为 70%到 80%,而我省到 2020 年的目标也才是 56%,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人群会自动进行分化,有的人会进城,有的人会留下来成为新型农民。“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后,对河南最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自由转移上。河南是人口大省,如果能发挥劳动力优势,可以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