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93579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 必修3 第18章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第1节)(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高考成功方案 第1步,高考成功方案 第2步,高考成功方案 第3步,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第一讲,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四种成分: 、 、 和 ,其中与群落相比属生态系统特有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2)以下实例应分别归属生态系统的哪类成分? 自养型生物:属 。 腐生生物:属 。 捕食型及寄生型动物:属 。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举例:物质 等;能量 等。,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水、空气、无机盐,阳光、热能,(3)生态系统成分中,堪称生态系统“基石”的是哪类?它 何以进行能量或物质的转化? 生态系统的基石: 。 能量转化方式:通过

2、 ,把 固定在 中。 (4)生态系统缺乏何类成分可导致动植物遗体、排遗物堆 积如山?该成分在物质转化上具有怎样的功能? 该成分是 ,其物质转化功能是可将动植物遗体中 转化为 。,生产者,光合作用,太阳能,有机物,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通常所指的食物链发生于哪些生物间?这些生物因哪 类种间关系而建立联系? 食物链相关生物: 不同级别的 。 食物链上的种间关系: 。 一条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生产者,消费者,五,捕食,(2)下面表示一条典型食物链,请思考并填出相关内容:,生产者,初级,次级,绿色植物,自养,(3)食物链缘何会形成食物网?食物网有何功能? 成因:一

3、种绿色植物可能是 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吃多种植物,也可。 食物链、食物网功能:生态系统 和 的渠道。,多种植食性动物,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做一题 例1(2011新课标全国卷)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增加、减小、

4、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解析 (1)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人捕食狐且人和狐又捕食野兔,故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兔瘟热病毒寄生在野兔体内。 (2)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绘出食物网(详见答案)。 (3)人登岛后的第5年,狐濒临灭绝,野兔数量大幅度增加,由于岛上的资源和空间有限,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增大。 (4)一般情况下,在捕食过程中,捕食者优先捕捉到的是老弱病残的被捕食者,随着患病个体不断被淘汰,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减弱。,答案 (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如右图所示) (

5、3)增加 (4)减弱,链一串 1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2)四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如下:,2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区别和联系,关键一点 生态系统的成分理解误区,通一类 1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答案: B,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6、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 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 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秃鹫等属于分解者;细菌有自养型的,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有异养型的,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有的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物成分,如猪吃草,猪属于消费者,而当猪以其他家禽粪便为食时,便充当分解者。 答案: C,做一题 例2 (2011海南高考)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

7、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解析 (1)以植物为起点,鹰为终点的食物链共有4条,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

8、关系为寄生;(2)寄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小于寄主天敌对其的影响,由于大量捕杀鼬,导致鼠种群暴发,所以鼠群的种内斗争增强;(3)蘑菇属于分解者,植物体内的能量只能来自于光能,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是不能传递给植物的。 答案 (1)4 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竞争和捕食 寄生 (2)小于 增强 (3)分解者 不能,链一串 1食物链及食物网分析 (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即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 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2)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即同一种生 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 同概念上的重合

9、,如蜘蛛与青蛙,二者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4)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寄生、腐生生物和阳光等非生物因 素,即只包含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和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及之后各营养级生物)。如阳光草兔细菌不是食物链。,2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数量变化情 况的分析与判断 (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若第一营 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的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若“天敌”减少,则被食者数量增 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增大。,(

10、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 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 多地吃兔和鸟,从而导致兔、鸟减少。但因为鹰不只 吃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 基本不变。,关键一点 (1)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的种类而非生物的数量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2)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通一类 3.(2012临沂质检)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

11、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解析:图中有6条食物链;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此图中狼处于第三营养级,云豹也是;由于存在生物富集现象,难于降解的污染物会在最高营养级的动物体内积累最多。 答案: A,4.右图中a、b、c、d、e、f各代表某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 A图中生物可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e和f间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若d种群为增长型,则e的种群密度可能会逐渐增大 Dc同化的能量约占a同化能量的10%20%,解析:生物群落中还要有分解者;e和f间的关系不能确定;由食物链可知,d种群数量增加,e的食物充足,数量也会

12、增加;D项中应该是c、b和f的总同化能量约占a同化能量的10%20%。 答案: C,做一题 例3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_ (2)2号与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说明了 _。 (3)能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不可缺少的实验是 _。 (4)3号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_。,(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锥形瓶,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号锥形瓶作对照

13、。 第二步:_ _。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瓶中_ _。 (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_。,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设计和分析时要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 (一)(1)阳光、水分、空气、温度 (2)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3)1号和2号 (4)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金鱼生存所需能量 (二)(1)3 对4号瓶作遮光处理 金鱼生存的时间 (2)4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比3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时间短,学一技 补充完善类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 (1) 解答方法:解答该种题型,应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给 定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特别是在补充预测结果及结论时,务必先确定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因为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只有一种,结论明确唯一,而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有多种,要对假设分类讨论,一般按“如果那么”方式进行。,(2)上面所列举的实验示例属于典型的补充完善型实验设计 题目,分析如下: 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验证生态系统中的4种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 理清设计的基本思路:应设置多组实验装置,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观察记录各组生态系统稳定存在的时间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