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93444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篇一: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在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体教职工积极宣传、参与、精心开展工作,坚持全程公正、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每一笔资助资金都按时、足额发放到了受资助者手中。现对学生资助工作做如下自查报告:一、基本情况自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以来,我校切实做到及时、全额将经费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无一遗漏。没有截留、抵扣、挪用等现象发生。(一)困难寄宿生资助情况:20xx 年班级数为 5 个,学生人数为 225 人,资助困难寄宿生 18 人,每人 500 元,计9000 元。20xx 年班

2、级数为 4 个,学生人数为 191 人,资助困难寄宿生 20 人,每人 500 元,计 10000 元。20xx 年班级数为 3 个,学生人数为 127 人,资助困难寄宿生 25 人,每人 500 元,计 12500 元。20xx 年春班级数为 3 个,学生人数为 127 人,资助贫困住宿生 25 人,每人 115 元,计 2875元。20xx 年秋班级数为 3 个,学生数为 110 人,资助贫困寄宿生 14 人,每人 750 元,计 10500 元。每次资助经费一到账,我们就立即对照资助名册,履行发放签字手续,由学生家长全额领回。(二)学生免费教科书发放情况:20xx 年秋季免费教科书领取人

3、数为 225 人,教师用书 10 册;20xx 年春季免费教科书领取人数为 225 人,教师用书 10 册;20xx 年秋季免费教科书领取人数为 191 人,教师用书 8 册;20xx 年春季免费教科书领取人数为 181 人,教师用书 9 册;20xx 年秋季免费教科书领取人数为 127 人,教师用书 7 册;20xx 年春季免费教科书领取人数为 105 人,教师用书 6 册;20xx 年秋季免费教科书领取人数为 110 人,教师用书 4 册。二、主要做法(一)宣传政策,摸排情况为掌握贫困学生资助的第一手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在接任新的班级后,在一周内通过班会、调查、家访等形式,摸清学生的家

4、庭经济情况,填写贫困学生调查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资助建议,上报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校待资助学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资助意见并审核,最后将资助名单上报镇、县相关机构。为使有限的资助资金发放到最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我们通过办专栏、写标语,发传单等形式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了解资助政策,熟悉资助申报程序,即家长提出申请、教师调查走访、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名册上报、资金发放、后期监管,从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贫困生资助、关心贫困学生成长、学习的良好氛围。(二)、领会精神,落实制度1、认真学习并坚决落实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范建

5、立相关档案。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成立龙泉中心小学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严格资助流程,为资助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我校的助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在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精神基础上,制定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资助计划、学生资助工作总结、经常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自查。(三)、严格程序,规范档案按照京山县学生资助工作文件要求, 每学年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摸底,认真规范建立贫困生档案,规范管理公示原材料,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及电话监督。学生资助档案包括:上级相关文件,学生资助工作网络机构图、学生资助工作流程图、义务教育学校贫困生资助

6、申请表,义务教育学校贫困生资助花名册,受助生费用领取花名册及其他。三、存在问题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历来严格按照程序、规则进行操作,以公正、公开、透明为原则,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与好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经费的制约,学生资助的硬件设备不行,没有专用的电脑、办公室。四、整改措施今后的学生资助工作,我们将在坚持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加大教师走访力度,找准学生基本情况,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最需要的学生身边。同时,争取资金,提高学校对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资助工作办公条件,使资助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完善。篇二: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

7、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和京山县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下面对资助贫困学生工作情况自查如下:一、基本情况20xx 年秋季在籍学生共 231 人。一年级 40 人, “两免”生 9 人,收费标准 40 元/生,收取 31 人教科书金额 1240元,20xx 年人平退教科书金额 17 元,共退 527 元;二年级37 人, “两免”生 6 人,收费标准 40 元/生,收取 31 人教科书金额 1240 元,20xx 年人平退教科书金额

8、17.5 元,共退 542.5 元;三年级 39 人, “两免”生 11 人,收费标准 85元/生,收取 38 人教科书金额 3145 元,20xx 年人平退教科书金额 31.2 元,共退 1154.4 元;四年级 38 人, “两免”生8 人,收费标准 85 元/生,收取 30 人教科书金额 2550 元,20xx 年人平退教科书金额 31.5 元,共退 945 元;五年级 43人, “两免”生 9 人,收费标准 85 元/生,收取 34 人教科书金额 2890 元,20xx 年人平退教科书金额 35.5 元,共退1207 元;六年级 34 人, “两免”生 6 人,收费标准 85 元/生,

9、收取 28 人教科书金额 2380 元,20xx 年人平退教科书金额36 元,共退 1008 元。总计退款 5383.9 元。20xx 年在籍学生 236 人,住宿生 124 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500 元/人,贫困寄宿生 15 人,共发放7500 元。20xx 年在籍学生 228 人,住宿生 118 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500 元/人,贫困寄宿生 35 人,共发放17500 元。20xx 年在籍学生 218 人,住宿生 110 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615 元/人,贫困寄宿生 25 人,共发放15375 元。20xx 年在籍学生 140 人,住宿生 76 人,贫困

10、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750 元/人,贫困寄宿生 15 人,共发放 11250元。二、主要做法1、宣传资助政策。在校内和学生所在村、组张贴布告宣传相关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2、成立资助贫困学生评审领导小组资助工作政策性强,为了把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社会满意,让最困难的家庭子女受益,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领导和班主任等为成员的评审领导小组,健全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顺利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体现资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不受经济影响,能认真学习、完成学业。3、确定资助范围和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

11、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1)、孤儿(含艾滋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3)、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5)、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6)、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7)、家庭被镇民政办列为特困户,持有特困证,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8)、双下岗职工家庭子女,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的子女。(9)、低收入、家庭经济绝对贫困,无力支付在校寄宿生活费用成员的子女。3、资助对象认定程序。(1)、公开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

12、,真正做到家喻户晓。(2)、资助申请。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监护人)填写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申请表交村委会审核后上交学校。(3)、评审及公示。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拟定受助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的,评审小组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4)、上报。学校根据公示无异议的受助学生名单,填写好京山县贫困学生认定汇总表上报。(5)、资金发放。资金到位后,学校及时将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并履行好领款签字手续。4、享受资助的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受助的贫困家庭学生作出适当调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2、资助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学生暂时不能享受资助。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全面覆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宣传政策,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政策,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让领导满意、家长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