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93441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0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 指导书 测绘程序课程设计 指导书 (Visual C+.Net) (Visual C+.Net) (供测绘工程专业用) (供测绘工程专业用) 戴吾蛟 编 戴吾蛟 编 二零一一年六月 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二零一一年六月 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1.目的 . 1 2.内容及要求 . 1 3.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 . 1 3.1 控制网平差模型 . 1 3.2 控制网平差的基本步骤 . 2 3.2.1 概算 2 3.2.2 平差计算 4 3.3 分层数据流图 . 8 3.4 总体框架及模块功能划分 . 10 3.4.1 系统总体框架 10 3.4.2 模块功能划分 1

2、1 3.4.3 算法设计 13 3.5 观测数据文件格式设计 . 13 3.5.1 设计数据格式的基本原则 13 3.5.2 数据文件的组成 14 3.5.3 参考数据格式 14 3.6 算例 . 15 3.6.1 控制网图形 15 3.6.2 已知数据 15 3.6.3 观测数据 15 3.6.4 控制网平差结果 16 1测量平差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 测量平差程序课程设计指导书 1.目的目的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完测绘程序程序设计基础(C+) 、测量学、测量平差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步巩固这些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内容及要求内容及要求 内容:设计一个导线网平差的程序。. 要求: (

3、1)课程设计的第一、二天根据课堂上所讲进行系统设计,对主要的概算与平差计算要求列出计算的详细步骤,并写出流程图,最后形成系统设计说明书,并以天为单位制定详细的程序设计计划。 (2)编码,要求编程规范编写代码。 (3)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系统设计、程序设计计划与进度表,代码(只包括自己的代码) 、 设计心得。 (4)考核:要求讲述编程思路与具体代码的功能含义,并演示程序。 3.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 3.1 控制网平差模型控制网平差模型 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 设未知数个数为 t,观测值个数为 n,条件方程个数为 m 误差方程:LBXV 条件方程:0WAX 根据最小二乘原

4、理:在条件0WAX下minPVVT,即求条件极值法,利用拉格朗日不定乘数法: min)(2WAXKPVVTT0)(02)(222PLBKAPBXBKALBXPBAKPBLBXAKxVPVxTTTTTTTTT0WAX 即: 00 WPLB KXAAPBBTTT23.2 控制网平差的基本步骤控制网平差的基本步骤 平面控制网的计算通常包括概算、平差和编制成果表等三项内容。 3.2.1 概算概算 概算为平差前的准备工作,相当于数据的预处理,其主要的工作有: (1)外业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 (2)绘制网的略图,编制观测数据表和已知数据表 (3)计算近似坐标 (4)观测成果归化到标石中心 (5)观测成果

5、改化(方向改化和距离改化) (6)根据平面控制网的几何条件检查观测成果的质量,即各种闭合、附合条件的检验。 如:方位 角闭合(附合)差、坐标闭合(附合)差 3.2.1.1 计算近似坐标计算近似坐标 (1)按方向观测值计算三角网中待定点的近似坐标 ctgBctgAxxctgAyctgByyctgBctgAyyctgAxctgBxxbaba kbaba k(1) (2)按边长观测值计算三边网中待定点的近似坐标 )2(cos102 22 12 01 SSSSSAb a A B K k A B K k a b S0 S1S2 3)2(cos202 12 22 01 SSSSSB(2) 先按公式(2)计

6、算三角形的内角,再用公式(1)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3)按方向和边长观测值计算导线网中待定点的近似坐标 )sin(sin)cos(cosakaakakaak TdytdyyTdxtdxx(3) akT的计算为: ATTabak,A为前进方向的左角 abakttA,abt,akt为方向观测值 002 AAAAA 222akakakak akTTTTT abT可由 a,b 两点的坐标反算而得 (4)近似坐标解算方法 a.整体解算法:设有 n 个待定点,则有 2n 未知数,选取具有 2n 个独立未知数的观测值组成方程 组,进行整体解算。 b.逐点解算法:选择已知点或已计算出坐标的点作为起算点,根据具体

7、的图形,逐个推算出各点 的坐标。 一般采用逐点解算法进行近似坐标计算 3.2.1.2 观测成果归化到标石中心观测成果归化到标石中心 (1)方向观测值的归心: 测站归心和照准归心 KiTikTKiKiYKiyKjSMESME/ )sin(r/ )sin(C yE-测站偏心距,Y-测站偏心角,KiM为测站上观测改正方向的方向观测值 b kaATab Tak d 4TE-照准偏心距,T-照准偏心角,iKM为照准点上观测改正方向的方向观测值 (2)边长观测值的归心 )cos(iKYYMES 照准归心与测站归心相同 3.2.1.3 观测成果改化(方向改化和距离改化)观测成果改化(方向改化和距离改化) 野

8、外观测是地球表面,而参考面是地球椭球面,计算是在高斯平面上。方向改化和距离改化就 是要将椭球面上的观测值归化到高斯平面上。 23)2()(miKkiki iKYSfSYYXXf,式中22;2mki mRfYYY本地区的地球平均半径mR 3.2.1.4 检查观测成果的质量检查观测成果的质量 根据平面控制网的几何条件检查观测成果的质量,即各种闭合、附合条件的检验。主要有: 方位角闭合(附合)差、坐标闭合(附合)差等闭合差检验 3.2.2 平差计算平差计算 平差计算步骤: (1) 读取观测数据与已知点坐标数据 (即经过概算后的观测数据, 本次设计给出的算例已经过概算) ; (2)计算未知点近似坐标(

9、用 3.4.3 节中介绍的“导线点坐标增量法近似坐标”算法) ; (3)计算角度观测值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 (4)计算边长观测值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 (5)列条件式; (6)组成误差方程,得到系数矩阵和常数项矩阵; (7)定权,得到权矩阵; (8)组成方程; (9)解算法方程,求得 dX=dx1 dy1 dx2 dy2 (10)求得平差后的坐标值 X=X+dX。因为只有 dx 很小时误差方程式、条件方程式才是严密的,因 此当 dX 的值较大时应把 X=X_+dX 作为新的近似值重复 1-3 步, 直到 dx 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小于给 定的限值。 (11)精度评定,计算误差椭圆参数等 3

10、.2.2.1 误差方程式及条件方程式的列立误差方程式及条件方程式的列立 以未知点坐标为平差对象,一个观测值对应一个误差方程式,误差方程式包括两类:方向观测 误差方程式和边长观测误差方程式 (1)方向观测误差方程式)方向观测误差方程式 5一般形式:ijjijjijiijiijiijlYbXaYbXaZV 其中:00 00 cos,sinijij ij ijij ijDTbDTa ijijiijLTZl00,一般取测站起始方向(零方向)的近似坐标方位角作为定向角近似值 0 iZ, )(0000 0ijij ijXXYYarctgT 当测站点 i 为已知点时:ijjijjijiijlYbXaZV 当

11、照准点 j 为已知点时:ijiijiijiijlYbXaZV 当侧站点和照准点都为已知点时: ijiijlZV 对各测站误差方程采用史赖伯一次约化消去定向角未知数,即消去上各式中iZ,而增加一个和方程式,则对于某 i 测站其方向观测误差方程式为: inninniniiniinijikkikkikiikiikikijjijjijiijiijijlYbXaYbXaVlYbXaYbXaVlYbXaYbXaV.其权为 1 和方程式为: in1jjijjijiiiiil)YbXa (YbXa V 其权为:-1/n 消去定向角未知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组成和解算法方程的工作量,在手算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意 义,而

12、在编程计算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降低法方程矩阵的大小,以提高矩阵运算(主要是矩阵求逆) 的效率及节约数据存储的空间。 史赖伯一次约化实际是利用高斯消去法消去了定向角未知数,约化后的误差方程式已不是真实 的观测量误差方程式,而是虚拟的误差方程式,而且和方程的权为负数,不具有观测精度的意义, 只具有数学计算的意义。要计算观测值的改正数时,还必须利用原误差方程式,即根据法方程式解算得到的X、Y,按下式计算定向角未知数iZ: nnnnZin1jjijjijii ii il)YbXa ( YbXa 用计算出的定向角未知数iZ及X、Y一并代入原误差方程式中求出观测值的平差后改正数v。为了降低本次设计的难度,允

13、许不采用史赖伯一次约化对误差方程进行约化,而直接对原误差方程 进行最小二乘平差计算,但这样做一定要注意待估参数的个数为 m+2n,其中 m 为测站个数,n 为未 知点个数。 6(2)边长观测误差方程式)边长观测误差方程式 ijjijjijiijiijijlYTXTYTXTV0000sincossincos ijijijSSl0,0 ijS为近似坐标计算而得,ijS为实测边长 当测站点 i 为已知点时:ijjijjijijlYTXTV00sincos 当照准点 j 为已知点时:ijiijiijijlYTXTV00sincos (3)方位角条件方程式)方位角条件方程式 0ijjijjijiijii

14、jwYbXaYbXa ija和ijb与方向观测误差方程中的意义一致,ijijijTTw0,0 ijT为计算值,ijT为 已知固定值。 当测站点 i 为已知点时:0ijjijjijwYbXa 当照准点 j 为已知点时:0ijiijiijwYbXa (4)边长条件方程式)边长条件方程式 0sincossincos0000ijjijjijiijiijwYTXTYTXT 式中:ijijijSSw0,0 ijS由近似坐标计算而得,ijS为已知的固定边 3.2.2.2.定权定权 根据先验方向观测中误差和边长观测中误差来定权, (1) 方向观测值的权) 方向观测值的权 在等精度方向观测的控制网中,可把方向观

15、测值的权定为 1,不同精度的观测网中,则选择 其中一种作为单位权中误差 u(单位:秒) ,其它方向观测值中误差为 m(单位:秒),则 22mp (2)边长观测值的权)边长观测值的权 22ssmp, 其中边长中误差可由) 1 . 0(SBAms或BSms (单位: 厘米) 计算,A 为测距仪常数误差,B 为测距仪比例误差因子,S 为边长的长度(单位:公里) 。在导线网中一般取方向观测值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例:观测方向中误差 5rm边长测量中误差cmSimsi5 . 0,可假设单位权中误差则方向观测权 5,则方向观测值的权为 1,观测边权为100Si。 以上定权的方式还不是严密的,因为角度和边长是不同的观测量,可采用赫尔默特方差份量估 计,迭代定权。 73.2.2.3.组成法方程组成法方程 分两种情况: (1)保留观测值方程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