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3421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期末测试题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远高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A自由扩散B被动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2实验证明,饭后小肠中葡萄糖浓度高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可以顺浓度梯度被吸收;当小肠中葡萄糖浓度下降至显著低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吸收。此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主要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3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 X 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 Y 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 Z 浓度的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

2、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BZYXCYXZDZXY4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1.815.3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5用32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

3、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 20 和 20、后期 40 和 20B中期 20 和 10、后期 40 和 20C中期 20 和 20、后期 40 和 10D中期 20 和 10、后期 40 和 106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 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第 2 页 共 9 页时间14C 氨基酸数量O时间14C 氨基酸数量O时间14C 氨基酸数量O时间14C 氨基酸数量O ABAC AD A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中心体7下

4、图为某学生所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8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是最高的B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可表现出全能性C生物体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因为基因在特定时空下的选择性表达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的全能性并不受到限制,能够进行传代培养9将淀粉和琼脂做成培养基,在上面选取 5 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并将此实验装置放在 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 24 h 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 5 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淀粉圆点实验处理方法

5、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蓝黑色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蓝黑色接种面包霉棕黄色只有新鲜的唾液?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酶溶液?请指出和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第 3 页 共 9 页10如下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 3 mL 面糊,A、C 中注入 2 mL 清水,B、D 中注入2 mL 新鲜的小麦淀粉酶,保温 5 min 后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色的是( )11下图表示 3 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6、( )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 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B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 CO2C证明过多的 CO2阻碍光合作用D证明 NaOH 能促进光合作用12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见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光合作用需要 CO2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光ABCD13下图为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是密封且充满水的,仅细管中留有一个气泡。根据标尺可计算出气泡移动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代表( )第

7、4 页 共 9 页A蒸腾失水的数量B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C植株吸收的水量D呼吸作用消耗的水量14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培养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右图是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分泌的具有催化能力的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2)(本小题用图中序号填写)此细胞中控制唾液淀粉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中。合成、运输、分泌该酶的主要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 、 ,在此过程中能量是由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2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

8、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的24Na+。实验方法和现象如下表: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1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2同上加入某种药物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出现24Na+3同上加入同种药物加入ATP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第 5 页 共 9 页(1)由实验 1 及其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来源于 。(2)由实验 2 和 3 可知,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 。加入的药物抑制了神经细胞的 作用,细胞不能产生 。(3)综

9、合以上实验,可判断24Na+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是 。3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取 6 支大小一样的洁净试管,加入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检测液后,再分别加入瘦肉块和马铃薯块,两小时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编号加入物条件现象12 mL 水1 cm3瘦肉块室温无明显变化22 mL 新鲜分泌物1 cm3瘦肉块室温瘦肉块明显变化32 mL 新鲜分泌物1 cm3瘦肉块煮沸后冷却到室温无明显变化42 mL 水1 cm3马铃薯块室温无明显变化52 mL 新鲜分泌物1 cm3马铃薯块室温无明显变化62 mL 新鲜分泌

10、物1 cm3马铃薯块煮沸后冷却到室温无明显变化(1)此分泌物中有_,没有_。(2)试管 1 和试管 4 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3)试管 3 与试管 2 的现象不同,说明分泌物的活性受_的影响。(4)猪笼草捕食昆虫是对土壤溶液中缺少_元素的一种适应。4右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 。(2)苹果果实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 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 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判断的依据是 。(3)当外界氧浓度为6

11、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第 6 页 共 9 页消耗的葡萄糖为0.2 摩尔,至少需要吸收 摩尔的O2。5图 1 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 2 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 C3化合物相对含量在一天 24 小时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图 1 图 2(1)图 1 中所示意的叶绿体结构应为在_下观察到的结构。在 a 中发生的反应称为_,参与此反应的特有物质有_。(2)从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_点有机物合成终止。(3)AB 段 C3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_。(4)G 点 C3化合物含量极少,其原因是什么?_。(5)G 点与 F 点相比,叶绿体中 NADPH

12、 含量较_(填“高”或“低”)。第 7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C解析: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远高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离子的运输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2C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3D解析: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 X 浓度的食盐水(等渗溶液)相当。而浸在 Y 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低渗溶液);浸在 Z 浓度的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高渗溶液)。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ZXY。4C解析:细胞周期最短的应该是十二指肠细胞,所以 A 错误;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所

13、以 B 错误;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不一定是同步进行的,所以 D 错误。5A解析:本题对有丝分裂中期、后期细胞分裂相,及半保留复制进行了综合考查。以一个细胞中有两条染色体进行分析,如图所示:第 8 页 共 9 页如果一个细胞中有两条染色体,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 2,如果一个细胞中有 20 条染色体,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被 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 20,20;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总数为 20,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总数则为 40。6B解析: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可测到标记的氨基酸出现的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

14、体细胞膜,能正确描述的曲线是 B 选项。7A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确的是(中期)A;B、C 项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的着丝点,方向错了;D 项应是末期染色体解开螺旋,形成丝状的染色质。8D解析: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细胞核有全能性。9C解析:第组圆点上滴唾液,其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所以碘液处理不变蓝,仍然是碘液的颜色,棕黄色;第组蔗糖酶不会催化淀粉水解,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加碘液后变蓝;第组中颜色为棕黄色,说明淀粉已经被分解,证明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10B 解析:35 ,面糊中的淀粉被淀粉酶分解,遇碘液不变蓝色的是 B。11A解析: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 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12D 解析:萨克斯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13C 解析: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是密封且充满水的,仅细管中留有一个气泡。根据标尺可计算出气泡移动的距离,进而计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