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93415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育学——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功能,郑桂华,文选型教材的构成,选文 “ 思考和练习”等助读系统,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花在: 1、按教参所提供的结论去“理解”选文; 2、“揣摩”教材编撰者的“意图”(即“思考和练习”题); 3、“想出”具体的“教学内容”。,问题的产生与表现:,语文课程目标有待澄清 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缺失 语文教材几乎名存实亡语文教学内容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教材选文的功能,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文选型教材选文的四种类型,定篇:名篇和关于名篇的权威阐释。功能:文化承传;作品:经典; 例文:关于诗文和读写的知识和方法。 样本: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

2、成的读写“方法”。,用件: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那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那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1. 定 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言) 朱自清:“文言文的诵读,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 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英国国家课程英语规定,“在第三和第四阶段(相当于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学生应阅读以下作品”: 1.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 2.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如克里斯托弗马娄;JB普里斯特雷;萧伯纳;RB要利敦。 3.1900年以前出版的两部由

3、主要作家写的小说,从以下作者中选取:简奥斯汀;夏洛特勃朗蒂;艾米利勃朗蒂; 4.两部在1900年后出版的,由主要作家写的高质量并且是在评论界已享有盛名的作品,如威廉姆戈尔丁;格林翰姆格林;詹姆士 乔伊斯;H G 劳伦斯。 5.1900年前出版的由四位主要诗人写的高质量作品。 6.1900年后出版的,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四位诗人的高质量作品。,德国巴符州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应学习的作家和主要作品(作品略): 56年级:诗歌:布莱希特,布施,歌德等16名作家。/小说:比克塞尔,施托姆等8名作家。/青年读物:格斯泰克尔,杰克伦敦,马克吐温等。/童话:格林童话,世界童话。 78年级:诗歌:布莱

4、希特,艾兴多夫,冯塔纳,歌德,海涅等20名诗人。/小说:布莱希特,凯勒,施托姆,S茨威格等11名作家。/青年读物:狄更斯,杰克伦敦等7名作家。/戏剧和广播剧:H萨克斯,柴克夫,法伦廷,席勒等14名作家。 910年级:诗歌:布莱希特,G 艾希,艾兴多夫,歌德,格拉斯,黑塞,席勒等26名作家。/小说:艾兴多夫,冯塔纳,凯勒,克莱斯特,席勒,施托姆,托马斯曼,雷马克等38名德国作家;巴尔扎克,哥哥尔,普希金等12名外国作家。戏剧和广播剧:博尔希特,迪伦马特,歌德,莱辛等21名作家。,莎士比亚:麦克白、哈姆雷特等/ 美国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等/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圣经/荷

5、马:史诗奥德赛及伊里亚特/狄更斯:远大前程及双城记/ 柏拉图:理想国/斯坦培克:愤怒的葡萄/霍桑:红字/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梅威尔:墨比狄克/奥威尔:1984/索洛:沃尔顿/弗洛斯特:诗歌/惠特曼:草叶集/菲兹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狄勒里:诗作/陀斯妥也夫斯基:罪与罚/福克纳:各种著作/赛林格:麦田守望者/德道克威尔:美国的民主/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爱默生:诗文/马基维利:王子/弥尔顿:失乐园/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维吉尔:伊尼德,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透彻地理解课文本身,“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

6、而围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与欣赏”的目的。,例一:李商隐锦瑟,中山诗话认为“锦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此诗表达了深沉的爱情,可作爱情诗; 玉溪生诗笺认为此诗系作者追怀死去的妻子王氏,当为悼亡诗; 苏轼认为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各咏一调,应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 张采认为是政治诗; 钱钟书认为是论诗诗。,例二:春江花月夜,上网搜索资料筛选再筛选交流,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 黄玉峰林黛玉进贾府 商友敬长恨歌,讨论:,定篇的课程内容是怎么获得的? 定篇的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如何? 定篇的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何?,2. 例 文,课文主要是说明“共同的法则”和

7、“共通的样式”的“例子”(例文)。(夏丏尊) “例文”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成篇的“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给语文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性的感知。 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 特定的教材一篇特定的“例文”,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要么只做“随笔”例,要么只作“抒情”例,要么只作“叙述”例,要么只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例等等; 一般情况下,语文教材不太可能对种种方面兼顾,也不必对“例文

8、”的字、词、句、篇、语、修、逻等面面俱到。,美国普兰蒂斯和霍尔公司出版的教材文学(8年级) 阅读短篇小说是个主动的过程,你必须用想象来重新组合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并理解其意义。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做到这一点。 提问 你在阅读时想到了哪些问题?例如,小说中的人物为什么那样做?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进某个细节?在阅读过程中,设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想象 在脑中想象小说情节所描写的画面,回忆事情发生的经过。在阅读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和你对故事理解的加深,适当地改变画面,用想象帮助你理清混乱部分。 预测 你认为小说会怎样发展?注意寻找可能导致某个结果的线索,在阅读中,你会发现你的预测正确与否

9、。 联想 把你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带入阅读中,将小说中的人物和场景和你的生活中相似的情景相联系。另外,将小说中的一事件和另一事件相联系,看看小说中的这些片段是如何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思考 想一想小说的含义。小说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阅读中经历了什么感情?小说对你认识周围的人和世界有什么帮助。 在阅读本单元小说时,注意运用这些方法,它们有助于你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讨论:,例文的课程内容是怎么获得的? 例文的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如何? 例文的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何? 以某一课程内容为对象,设计一课的教材内容。,3. 样 本,样本即“样品” 语文知识是溶解在选文中,需要学习者去提炼生成 是开放

10、的,不能被制定,样 本,“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 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即方法)。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即方法)。”,凭借“样本”学习,面对学生现场产生的困难,解决学生现场发生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尝试的宗旨,不同类型“样本”的变更,要引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动,因为“知识”(“方法”)是用“因了上面

11、的例子”这种方式生产的。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变动,必定要求教学内容的相应调整,因为“知识”(“方法”)是在读写活动中动态地产生的,它需要学习者“依了自己的经验”,在体会中提炼和把握。,已有的探索:,导读 点拨 读读、议议、 讲讲、练练,鲁迅先生评说读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讨论:,样本的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如何? 样本的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何? 以春或者老王为例,说明你确定的教材内容。,4. 用 件,关心的主要是其“内容”(夏丏尊的含义)的方面,也就是文章“说了什么”;对“怎么说”

12、,则只关心其逻辑的合理性与否,即说得对不对、说不说得通。 就“语文学习”而言,在这种类型,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是借该选文学习文章里所讲的那东西,或者是由文章里讲的那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文章相关性大小不等的学习活动。,“用件”,大致有三类:,“语文知识文”:怎样写总结(张志公)、语言的演变(吕叔湘)、咬文嚼字(朱光潜) “引起问题文”:引起议题文的“议题”,既可以是语文方面的,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是社会、政治、人生的重大问题以及其他的问题。比如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人民日报社论)、继续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而斗争(许嘉璐) “提供资料文”:这种类型的运用在我国以往的语文教材是缺门,而国外的教材却使用较频繁,不但是文,还有许多画。,回顾一下,定篇:学习经典的丰厚蕴涵; 例文:学习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 样本: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 用件: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