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93405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心得体会3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学校心得体会家长学校心得体会 3 3 篇篇随着教育的普及推广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家庭教育越来越得到了家长、社会与学校重视。教育不能单单靠学校,家庭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我县于 20xx 年 xx 月 xx 日在县实验二小举办了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特聘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关 xx 教授进行了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培训。参会人员为全县中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及优秀班主任,本人有幸参会。经过一天的培训,感慨颇多,受益匪浅。上午关 xx 教授重点就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有理论,有实例,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他首先将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

2、了分类,总共分为粗暴型、精神虐待型、期末算总账型、抽风型、超负荷型、保姆型、干扰型、金钱刺激型、放任型、分数第一型、溺爱型、迁就型、攀比型、暴躁型、唠叨型、冷漠型、纯理智型、专制型、期望过高型、过度教育型等等 20 多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进行分析,并指出改进方向。这对我们指导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之后关教授分别“从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和“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两个方面来说明家庭教育专业性与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差别很大,教育孩子不能重来,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关乎孩子的命运,甚至关系的国民的命运。提出问题后关教授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法。在听到关教授讲国外高中生

3、开新婚指导课后我们都有些吃惊,当听到有的国家在结婚前要求听家庭教育讲座,进行理论学习并要通过考试才能结婚的消息后深感震惊:家庭教育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分析完国际家庭教育指导情况后关教授提出了“大教育观”的概念。大教育观分为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具体指时间上的终身教育和空间上的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大教育观的效果是 1+1+13。这个概念非常新颖,也能很实际的教育完整的概括起来了。关教授认为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以及做好家庭教育要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一、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二、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三、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四、给家长开读书活动,汇报会,分享家长自己的教育案例等等。所提出的方法和

4、给出的建议都很实际也很有有意义!下午关教授就有关创新教育的话题做了简单的介绍,也很有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一整天的培训我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成立家长学校,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

5、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在看的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的家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家长学校心得体会家长学校心得体会 2 篇 | 返回目录 听了邵玲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帮助许多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作为家长,我没都还成绩在孩子

6、在小学时的表现如何如何好。成绩如何好的心态里,见了孩子的中学老师还是说孩子在小学里的表现。从小学升入中学,随着科目增多,知识膨胀,孩子不能适应,还依赖在小学授课的氛围里,等着老师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孩子不能适应学习的新环境,成绩下滑,而父母还沉浸在小学的优异成绩里,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而是无端的责骂,讽刺,挖苦,致使孩子无处倾诉,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加上新的学习环境和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加上父母的不理解,促使孩子远远地躲开父母,宁愿上网去聊,去寻找新的倾诉对象,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时就出现家长们常说的“叛逆行为” 。请问我们这些成人,作为孩子最亲的人,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到孩子们照镜子多

7、梳几下头发,就说孩子臭美,有那个时间去背几个单词看到孩子们追星,你就说他们能帮你考上重点中学吗?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就说人家张三,李四咋就能做好,同样的人你是“猪脑子”吗?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不是在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是在讽刺,挖苦,不是在想我的孩子长大了,知道美了,知道明星们炫丽的表现。在孩子们成绩大不如从前时,她本身已经很难受突然觉得没人管了,老师也不像从前那样时刻跟着你,像是一直牵着的手突然被甩开,不知把手仿佛在哪里。这时做为家长应该多鼓励,多关怀。让孩子不要恐惧。正确面对自己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做为家长要多理解孩子,不要让孩子紧张,无助,没有倾诉对象,叫他如何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

8、善自我,超越自我。帮助他走出低谷,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打开孩子闭锁的心门。接受我们和孩子做朋友,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做好以上这些,我们在帮孩子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孩子多思考,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要帮他去思考,要让他大胆的去面对失败,细心总结失败,却不能允许他放弃,告诉他放弃就意味着永远失败。端正他的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沟通,多一些赞美和鼓励,多一些感情和精神上的关怀。多给孩子一些积极向上的暗示。和孩子做朋友吧!做真正的朋友,帮助孩子点燃心中那盏希望的灯!家长学校心得体会:北京孙瑞雪培训课程自由中的规则 ,学习了 2 天,感受很多,收获很大,这段时间和孩子间时断时续的情感连接又联系上

9、了,突然明白了最近这段时间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发现了自己实施了多次的“冷暴力” ,于此同时,更深刻的领悟了孙瑞雪提出的七大规则。妈妈们最关心的是实战、方法,我认同孙瑞雪的观点:方法是最底层的东西,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记住一些处理方法,还是有必要的。方法可以多种,不同孩子不同方法,和孩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情感连接,出现问题的时候方法会自然而生。但是从我泡李网的感受来说,许多妈妈是很智慧的,而这些智慧的方法,源于妈妈内心那份强大的爱,还有平和。 孙瑞雪老师先是讲解了自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她强调,自由、规则还有爱,它们对孩子来说,重要地位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自由、爱、规则。她提出了两套规则:“爱和

10、自由”家庭规则: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伤害环境“爱和自由”幼儿园儿童行为规则:1.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2.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3.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4.先拿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稍等待。5.可以打扰别人。6.错事要道歉。并且学会要求他人道歉。7.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 。讲课过程中,针对这七大规则,先是由几个孙园机构的老师上来情景演示幼儿园经常出现的一些场景,有人扮演孩子,有人扮演老师,我们从类似小品的情景演示中,学习老师如何处理问题,孙瑞雪老师在一旁进行详细的讲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处理过程中,老师们和孙瑞雪老师将问题一层一层

11、剖析开,即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同时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作为我们这些旁观的家长,更是将问题一步步明了,原来,孩子行为背后是这样的含义,只要这么做这么说,既不让还是受到伤害,还让孩子感觉到他得到了认可和接纳。在处理问题时,孙老师还特意强调其中的一些细节,例如拉着小朋友的手,蹲下揽着孩子的肩,眼睛和孩子平视,语气的温柔和坚定,有点固定套路的提问和开导。这些行为,有的是让孩子放松,有的是为了给孩子勇气,每个细节都有它隐藏的含义我不得不叹服老师们的仔细和用心。废话少说,先是解读七大规则吧。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说明:粗野、粗俗的行为,分成 2 类,一类是行为上的,比如打、咬、

12、踢、掐等等;一类是语言上的,语言暗示、控制、威胁、恐吓、侮辱等,让别人做不愿做的事情。这里我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敏感期和语言暴力的区分。语言暴力有个明显特征是带有目的性,就是施暴者会获利。应对这类问题的步骤:1)询问被威胁人的感受和情绪:例如, “你现在是什么感觉?” “他这么对你你舒服吗?”之类;2)告诉威胁人那是在威胁,会让对方害怕、担心,请看着对方的眼睛,真诚的给她道歉;3)告诉他们,妈妈爱你们,同时欣赏道歉者的勇气。孙瑞雪幼儿园针对这类情况,以“主题课”形式让大家学习,就是给孩子们演情景剧,以小品方式展示给孩子们,然后询问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孩子

13、们讨论之后,再次给孩子们演示正确的做法。现场演示实例 1:a 想要吃 b 的糖,b 不同意。a 威胁b:“如果你不给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 不愿意,但是很无奈的把糖给了 a。老师看到这一切会过去,蹲下来和 b 面对面,一只手轻轻拉着 b,询问她:“你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b 说 a 要糖吃,老师又问他们:“糖是谁的?”b 答是他的,a 答是b 的,老师问 b:“你愿意和他分享你的糖吗?”b 摇头:“如果我不给他,他就让幼儿园小朋友不和我玩儿。 ”老师转过头轻拉着 a 问:“是这样的吗?”a 点头。老师又问b:“他这样说让你感到害怕了是吗?”b 点头。老师对

14、a说:“你这样威胁他,他会害怕,会给他造成伤害,请你看着她的眼睛,真诚的给她道歉。 ”a 如果不同意,闹情绪,那么老师就陪同,一直到 a 的情绪稳定,道歉之后,老师会对 a 说:“你能道歉,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老师爱你。”现场演示 2:a 要 b 的糖,b 不同意,a 威胁 b:“如果你不给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 答:“我可以和老师玩。 ”a:“我让老师也不和你玩。“b 答:“我可以和自己玩。 ”也可以教孩子这样回答:“你是在威胁我,老师是不会受你控制的。 ”另外,3 岁以下孩子打人等行为,不用语言多说,直接将孩子抱走就可以。因为孩子的感受力很强,他们用身心感

15、受环境,只要他有粗野行为就将他抱走,多次之后他就知道此行为不被接受。孙老师又强调,不要问孩子谁先动的手,这样问不但没有意义,还会给孩子一种感觉,谁先动手谁错,后动手的人没错。分享了他们幼儿园的一件事,两个孩子起争执,老师问怎么回事,两个孩子还没说话,一旁的一个大孩子一个劲儿插话:“我知道怎么回事,谁谁谁*,”老师打断了他:“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请你离开。 ”老师将两个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问发生了什么,两个孩子都说是对方打了他。老师没有询问谁先动的手,而是说:“打人是粗野的行为,你们需要给对方道歉。 ”并让两个孩子自己协商谁先道歉2.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

16、。这里强调的一点就是:除自己的东西外,任何东西都是别人的,未经允许都不能拿。捡到的东西也不是你的,只要不是你的东西,就是别人的。这里特意强调捡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是让孩子养成不贪便宜的习惯。有个家长问捡垃圾可以吗?孙老师的回答是:“严格意义上讲是可以的,但是我个人不支持。 ”我想起孩子曾经捡过一个手链,在找不着主人的情况下我们允许她留下了,现在想想,如果我们再次捡到东西,如果价值偏高,如何给孩子讲什么可以留下什么不可以,如果给孩子解释东西的“价值” “贵重”?不过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些迷惑了:那就是如果捡垃圾也是不可以的,那么如何给孩子解释日常生活中那些从垃圾中回收东西的行为,例如捡水瓶、废旧东西利用等;但是如果可以,那么又给孩子如何解释有些东西捡了可以据为己有,有些就不可以?这样,到底可以捡与否的标准岂不是家长来定,孩子自己是混乱的?也许干脆一刀切什么也不让捡最为简单有效,但是孩子对一些管管棒棒之类的东西还真是情有独钟还是先写笔记吧我问孙老师,如果在找不着物品主人的情况下孩子先玩,等主人回来之后还给主人可以吗?孙老师很坚决的回答不可以。这个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