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3367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三、德育目标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 天体系统的层次;2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 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讲授过程讲授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板书板书】 第一章第一章 行星地球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

3、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板书板书】第一节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介绍】 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讨论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2 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

4、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 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板书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几种常见的天体【过渡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讨论讨论】请同学们

5、结合课本 P3 图 1.2 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 P4 的上面的活动题。【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引导引导】 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板书板书】 2、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启发讨论启发讨论】 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讲解讲解】 (备注:投影课本 P3 图 1.2 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

6、距离为 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为 1.5亿千米;而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 2000 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 2.7 万光年的位置上。【讲解讲解】 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最大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 10 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多媒体放映多媒体放映】 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

7、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讲解讲解】 同学们刚才关于活动的回答很好,这里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多媒体投影)【板书板书】【总结全课总结全课】宇宙(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 3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哪?他们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众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板书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启发讨论启发讨论】阅读教材 P4 图 1.4

8、 太阳模式图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总结讲解】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板书板书】1、九大行星、九大行星【启发讨论启发讨论】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个家庭中的九个兄弟,有许多共性,请结合有关材料完成P4P5 活动题 1、2,并总结九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板书板书】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总结讲解】1(1)九大行星在公转

9、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2)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最大也不过 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3)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 0 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2(1)(启发引导)九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九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

10、,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现在,黑板投影一个表格,看看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出:类别包括行星距日远近体积质量平均密度表面温度卫星数目光环有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小大没有很少无巨行星木、土大小多有远日行星天、海冥近远介于前两者间介于前两者间高低较多有无边启发,边指导学生填上表。(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过渡过渡】 通过以上我们对九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个问题。【板书板书】三、存在生命的星球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启发讨

11、论启发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 4 -【总结讲解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最优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板书板书】1、日地距离适中、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3、液态水的存在、液态水的存在【启发提问启发提问】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总结全课总结全课】【巩固练习题巩固练习题】(投

12、影片,当堂完成) 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后探究课后探究】阅读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等的书籍,开一次班级天文学演讲会,讨论学习前人科学探索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想。 【板书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几种常见的天体2、天体系统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九大行星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三、存在生命的星球三、存在生命的星球1、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3、液态水的存在宇宙(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

13、系- 5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 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知

14、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5 课时 【教具设计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 日珥、极光图) 【讲授过程讲授过程】 【复习提问复习提问】天体系统包括哪些层次?试用简表形式表示出来。 【用投影仪展示用投影仪展示】 【导入新课法一导入新课法一】从上述简表中可以看出,在宇宙中太阳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 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导入

15、新课法二导入新课法二】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板书板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一、为地球提供能量【讨论讨论】阅读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1太阳大气的成分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8 图 1.7)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 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回答】略 【板书板书】1太阳大气的成分太阳大气的成分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介绍介绍】 1太阳大气主

16、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 6 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量来源。 【讨论讨论】请你谈谈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 【提问】阅读教材 P9 的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思考太阳巨大的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略- 6 -【总结总结】在高温高压下,太阳中心产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板书板书】4 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能量的来源 【过渡过渡】我们知道太阳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能量,但由于太阳的不稳定,即太阳活动时,也会给人类产生 不利影响。【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