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小品与设施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93121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小品与设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园林小品与设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园林小品与设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园林小品与设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园林小品与设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小品与设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小品与设施(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小品与设施,第三节,一、园林小品类型及其特征 二、园林建筑与小品布局的一般原则,(一)、园桌、园椅、园凳 作用是供人休息、赏景之用;其艺术造型可装点园林。 园椅主要设置在路旁、嵌镶在绿篱的凹入处; 绕林荫大树的树干设置园椅,既保护了大树,又提供了纳荫乘凉之所; 园椅可以设置在大灌木丛的前面或背面,为游人提供隔离隐蔽和相对安静的休息谈心场所。 园凳可以星散在树林里,有的与石桌配套安放在树荫下,为人们休息、玩扑克、下棋或就餐提供方便。,一、园林小品类型及其特征,设计时应尽量做到造型简单朴实、舒适美观、制作方便以及坚面耐久。 高度宜在30一45cm左右,制作园椅的材料有钢筋混凝土、石、陶瓷以及木

2、铁等。其中最宜于四季应用的是铁铸架,木板面靠背长椅。 园凳形式丰富而灵活,除常见的正规园凳外,还有仿树桩的园凳、园桌和石凳石桌、结合砌筑假山石蹬道和假山石驳岸,放几块平石块以供休息之用。 在桥的两边或一边和花台的边缘,用砖砌成高、宽各为30cm的边,既起到护栏的作用,又为更多的游人提供休息赏景,一举两得。,(二)、花架 花架是攀缘植物的棚架,又是人们消夏,避荫之所。 花架在造园设计中往往具有亭、廊的作用,作长线布置时,就像游廊一样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脉络作用,形成导游路线 ;也可以用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的深度。 作点状布置时,就像亭子一样,形成观赏点,并可以在此组织对环境景色的观赏。 在花架设计的

3、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与土壤条件,使其适应植物的生长要求。要考虑到没有植物的情况下,花架也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三)、园门、园窗、园墙 、园门:有指示导游和点缀装饰作用,一个好的园门往往给人以“引人入胜”、“别有洞天”的感觉。园门形态各异,有圆、六角、八角、横长、直长、桃、瓶等形状。 如在分隔景区的院墙上,常用简洁而直径较大的圆洞门或八角形洞门,便于人流通行;在廊及小庭院等小空间处所设置的园门,多采用较小的秋叶瓶、直长等轻巧玲珑的形式,同时门后常置以峰石、芭蕉、翠竹等构成优美的园林框景。,2园窗:一般有空窗和漏窗两种形式。空窗是指不装窗扇的窗洞,它除能采光外,常作为框景,其后常设置石峰、竹丛、芭

4、蕉之类,通过空窗,形成一幅幅绝妙的图画,使游人在游赏中不断获得新的画面感受。空窗还有使空间相互渗透,增加景深的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如长方形、六角形、瓶形、圆形、扇等。 漏窗可用以分隔景区空间,使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起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隔而不断的艺术效果,而漏窗自身有景。漏窗窗框形式繁多,有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等。窗框内花式繁简不同,灵活多样,各有妙趣。,3园墙:在园林建筑中一般系指围墙和屏壁(照壁)而言。它们主要用于分隔空间、丰富景致层次及控制、引导游览路线等,是空间构图的一项重要手段。园墙的形式很多,如云墙、梯形墙、白粉墙、水花墙、虎皮石墙等。,(四)、雕塑 这

5、里指的雕塑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小品雕塑,不包括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园中的纪念碑雕塑,因这类雕塑已不属小品,而是属另一种带纪念性或其他性质的主体。 雕塑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造型艺术。园林小品雕塑题材大多是人物和动物的形象,也有植物或山石、冰雕雪塑、以及几何体形状(垃圾箱、饮水池、盛水钵、花钵、花瓶、花篮等),它们来源于生活,往往却予人以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欣赏和玩味,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助于表现园林主题。,为了使雕塑本身不至于成为一个孤立的建筑要素,要设计前景的铺垫和背景的衬托。 同雕塑直接结合在一起的建筑要素如基座,它的处理应根据雕塑的题材和它们所存在的环境,可高可低,可有可无,甚

6、至可以直接放在草丛和水中。 雕塑小品还可与水池、喷泉、植物、山石等组合成景。,(五)、蹬 道 在天然岩坡或石壁上,凿出踏脚的踏步或穴,或用条石、石块、预制砼条板、树桩以及其它形式,铺筑成上山的蹬道,如黄山天都峰的蹬道,完全由人工凿成。,(六)、台阶,台阶就是踏步,与蹬道的作用基本一致,都是为了解决地势高低差的问题。不过两者之间有些差异: 台阶大多与扶手结合,而扶手的形式多样,具有装饰意义。 再者台阶本身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尤其是螺旋形的楼梯相当于音乐中的旋律。故台阶在园林中,除本身的功能外,还具有装饰景物的作用。,台阶造型十分丰富,基本上可分为规则式与拟自然式两类。 按取材不同,还可分为石阶、砼

7、阶、钢筋混凝土阶、竹阶、木阶、草皮阶等等。 台阶可与假山、挡土墙、花台、树池、池岸、石壁等结合,以代替栏杆,能给游人带来安全感,又能掩蔽裸露的台阶侧面。,踏跺和蹲配 由于我国的园林建筑大多筑于台基之上,内高而外低,这样建筑的出入口就需要用台阶来作为室内外上下的衔接部分,一般建筑物常采用整形的石阶,而园林建筑则常用自然山石来替代条石台阶,叠砌成自然式的踏跺,俗称假山踏步,雅称“如意踏跺”,以含平缓舒坦、吉祥如意之意。 由于园林空间和庭院布置强调的是自然环境,所以采用自然踏跺,不仅具备了台阶的功能,而且有助于处理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室内到室外的过渡。,这种假山踏步一般选用扁平形状的山石,每级

8、的高度一般在1025厘米,而且每个台阶的高度也不一定要完全相等,最高的一个台阶可与建筑物的室内地面台基等高、做平衔接,这样可以使人从室内出来,下台阶前有个准备。 在叠砌时以上石压下石缝,上下交错,上挑下收,以免人上台阶时脚尖碰到石级上沿,即不能有“兜脚”。 山石的每一级应叠砌平整,其形式常做成荷叶状,并有2%左右的下坡方向的倾斜度,以免积水。 江南园林中的山石踏跺有石级并列、相互错列以及径直而上、偏径斜上等诸种形式。当建筑物的台基不高时,可做成前坡式的踏跺,如苏州狮子林“燕誉堂”前的踏步;当建筑物的台基较高,人流量较大时,则可采用从两侧分道而上的踏跺,如苏州留园“五峰仙馆”大厅前的踏步。,蹲配

9、是常和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置石形式,可以用来遮挡因踏跺层层叠砌而两端不易处理的侧面,同时还可兼备垂带和门口对置装饰的作用,但又不同于门口对置的石狮子等形式,在外观上可极尽山石的自然之态和高低错落变化,不过在组合上应注意均衡呼应的构图关系。,二、园林建筑与小品布局的一般原则 布局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园林建筑的艺术布局内容广泛,从总体规划到局部建筑的处理都会涉及。,(一)、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园林建筑布局首先要满足功能要求,包括使用、交通及景观要求等,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如露天剧场、展览馆等人流较集中的园林主要建筑,应靠近园内主要道路,且出入方便,并适当布置集散广场;体育建筑可

10、吸引大量观众,若布置在大型公园内应自成一区,并应单独设置出入口,以免与其他游览区混杂;餐厅、茶室、照相等服务性建筑一般布局在交通方便,易于发现之处,但又不能占据园中主要景观的位置;园务管理类建筑不为游人直接使用,一般布置在园内僻静处,设有单独出入口,不与游览路线相混杂,同时考虑管理方便;亭、廊、榭、舫等景点游憩建筑,需选择环境优美、有景可赏、并能控制和装点风景的地方。,(二)、满足造景需要 园林建筑有使用和造景的二重性,在具体布局时应有所侧重。 对于有明显游览观赏要求的建筑,如亭、榭、舫等,它们的功能要求应从属于造景需要;对于有明显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如园务管理类建筑,其游赏需要应从属于功能要

11、求;对于既有使用功能要求,又有游赏要求的,如茶室、餐厅、展览室等,则应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优美的游览观赏环境。 总之,园林建筑的布局安排,在符合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考虑到园林艺术意境的营造,以丰富园景。,(三)、讲究空间渗透与层次 园林建筑布局有时为了获得空间的变化,使之不至一览无余而失之单调,常利用门、窗、洞口、空廊等“景框”手段作为相邻空间的联系媒介,使空间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此外室内外空间也可互相渗透,可以把室外空间引入室内,或者把室内空间扩大到室外,使园林与建筑更能交相穿插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四)、讲究空间序列 在某些大型园林,可能拥有众多建筑而形成一个建筑群,

12、需从总体上推敲空间环境的次序组织,使之在功能和艺术上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园林建筑空间序列通常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种空间形式。前者多用于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要求庄重严肃的建筑和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后者多用在要求轻松愉快的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 规则与自由、对称与不对称的应用在设计中不是绝对的,由于建筑功能和艺术意境的多样性,这两种建筑组群空间布局形式往往混合使用,或在整体上采取规则对称的形式,而在局部细节改用自由不对称的形式,或者与之相反。如佛香阁建筑群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中轴线上,建筑群背山面水,兼有东西两侧长廊和其他建筑组群与之烘托,气势极其壮丽,建筑群在构图上高低、大小、收放对比适宜,空间富于节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