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693104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7(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理解并掌握 数据资源的管理观 数据资源的管理技术,教学目标,第7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主要内容 文件组织 数据库技术,第7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企业的重要资源 劳动力、原材料、资金、设备、信息广义的数据资源管理包括: 文件组织 数据库 数据规划 数据管理,7.1 企业数据处理方式,1. 以联机事务处理形式处理信息(OLTP) 2. 以联机分析处理形式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决策(OLAP),7.1 企业数据处理方式,图7.1 联机事务处理与联机分析处理,7.1 企业数据处理方式,3. 在信息应用过程中管理信息 何种技术组织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能逻辑地使用信息,而不必了解

2、信息的物理组织形式 信息的使用权限 信息的维护和更新,7.2 文件组织,数据组织的层次 人们需要用数据来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 如果这些数据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被检索处理,这些数据就产生了价值,成为信息。因此需要将数据有序的组织起来,才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数据的逻辑组织有四个基本的逻辑元素: 数据项 记录 文件 数据库,7.2.1 文件-数据库的基础,为什么需要文件 大量的企业数据不可能存放在主存中 某一时刻,企业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数据 企业的数据一般以文件形式组织起来,7.2.1 文件-数据库的基础,文件的分类 按存储介质 光盘文件 磁盘文件 打印文件 按文件在信息系统中所执行的功能 主文件

3、 事务文件 报告文件 工作文件 程序文件 文件与数据库,7.2.2 数据的物理组织与逻辑组织,数据组织的相关概念 数据项 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基本单位。它的作用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 记录 与数据处理的某一对象有关的一切数据项构成了该对象的一条记录。标识记录的数据项称为关键项。 文件 相关(同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 数据库 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的文件集合形成数据库。 数据仓库 按一定方式将各种异构的数据库组织起来,7.2.2 数据的物理组织与逻辑组织,数据的物理储存与传送 自学问题 磁盘与磁带在数据存储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组织? 什么是数据的物理组

4、织? 如何实现逻辑组织与物理组织之间的数据传送?,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文件组织形式 建立并确定数据记录的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之间的对立关系。,逻辑 数据记录,物理 存储方式,顺序文件 索引文件 链表文件 倒排文件,顺序映射关系,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顺序文件 文件中数据记录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一致,文件记录按关键字值的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序,形成其逻辑顺序。,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图7.5 磁盘顺序文件,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索引文件 具有索引表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索引文件 具有索引表的文

5、件称为索引文件。,主文件,索引表,关键字学号与学生记录地址的对应表,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链表文件,7.2.3 几种文件组织的层次,倒排文件 带有辅索引或倒排索引的文件称为倒排文件,7.3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7.3.1 数据库处理,工薪程序1,工薪文件1,技能管理程序2,个人情况变动程序3,职工技能文件2,个人情况变动文件3,职工工薪,教育背景,工薪增加,文件管理的问题是:你所要的信息在不同的文件中, 而且以不同的方式组织。一个文件被不同的程序调用, 没一个能产生你所要信息的格式。 没有一个程序合用。,7.3.1 数据库处理,存在问题 数据冗余与数据不一致性 数据结

6、构的不一致,数据联系弱 缺少数据字典,缺少灵活性,工薪程序1,工薪文件1,技能管理程序2,个人情况变动程序3,职工技能文件2,个人情况变动文件3,职工工薪,教育背景,工薪增加,7.3.1 数据库处理,银行文件处理系统,数据库处理系统,7.3.1 数据库系统,优点 完善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模型 数据独立性 方便的接口 完整的数据控制功能 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银行数据库处理系统,7.3.1 数据库系统,7.3.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组计算机程序,控制组织和用户的数据库的生成、维护和使用。具有以下功能:,7.3.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开发 数据字典 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维护 应用与开发,7.

7、3.3 数据库模型与数据库组织结构,数据库模型 模型功能 使数据以记录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综合反映各种业务信息,既综合又没有冗余。 模型能反映用户各业务信息所存在的内在联系,而且与DBMS数据模型一致。 模型的类型 网状型 层次型 关系型(目前最流行的是关系型数据库),7.3.3 数据库模型与数据库组织结构,数据库组织结构 数据库的三级组织结构 模式 外模式 内模式,7.3.3 数据库模型与数据库组织结构,7.3.3 数据库模型与数据库组织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射 外模式/模式映射: 当模式改变时,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射: 当数据库存储

8、结构改变,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7.3.4 数据库设计,7.3.4 数据库设计,1. 信息的转换,三个不同世界术语客观世界 信息世界 数据世界 组织(事物及其联系) 实体及其联系 数据库(概念模型) 事物类(总体) 实体集 文件 事物(对象、个体) 实体 记录 特征(性质) 属性 数据项,实体及其联系,概念模型,ER图,7.3.4 数据库设计,2.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对现实世界进行需求分析 详细调查(数据和处理) 1. 了解组织结构,为分析信息流作准备。 2. 了解各部门业务情况,调查各部门输入和使用的数据及处理数据的方式与算法。 3. 确定数据库的

9、信息组成及计算机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建立信息世界的E/R模型 从E/R导出计算机世界的关系数据模型,7.3.4 数据库设计,7.3.4 数据库设计,E-R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概念:实体、属性、联系 约束:映射基数、码和参与约束,7.3.4 数据库设计,ER图设计原则 真实性原则 避免冗余原则 简单性原则 合适性原则(用实体或属性或联系集),7.3.4 数据库设计,实体(Entity): 是一个有着一系列显著的、易辨认的属性的对象。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人物等。) 实体也可以抽象的(事、概念、事物之间的联系) 确定实体的指导 找出问题中的大模块 问题陈述中的名词,7.3.4 数据库设计

10、,属性(Attribute) 实体的特性,它描述了实体的一个部分。 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如:学号为学生的码。 确定属性的指导 可能将名词当作属性,但不应将其和实体混淆.,3. 某学院“教学管理”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1) “系和教师”的分E-R图学院下设四个系:管理工程系、会计系、市场营销系和信息管理系。每个系有一个系主任主管该系工作,一个系代号、名称、办公地点和电话。 学院聘请了若干教师。教师由编号、姓名和特长描述。 聘请的教师被分配到各个系。一个系有多名教师,每名教师仅属于一个系。,7.3.4 数据库设计,3.

11、某学院“教学管理”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2) “系、学生和课程”的分E-R图学院每年招收新生,分配到各个系。学生由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来描述。 学院各系制订了教学计划,设置多项课程。课程由课程号、课程名和学分描述。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一个学生应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由很多学生来学习。 每个学生的每门课程都有成绩。,7.3.4 数据库设计,3. 某学院“教学管理”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3) “教师和课程”的分E-R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课程发生联系。一个教师可以上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来上。教师授课完成后,将被学生和院方评估。,7.3.4 数据库设计,3. 某学院“教学管理”数据库关系

12、模型设计,7.3.4 数据库设计,7.3.4 数据库设计,出版社每年出版多本图书,一本书可由若干作者完成,一个作者可以参与多本书的编写。图书信息包括书名、ISBN、页数、类别、出版社和价格。作者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和地址。此外,还要描述图书各作者的位次。,3. 某出版社“图书管理”数据库概念与关系模型设计,7.3.4 数据库设计,3. 某出版社“图书管理”数据库概念与关系模型设计,7.3.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数据与信息的内容与类型发生了变化 数据析取的方法发生了变化 需求从单维发展到多维 信息来源从内部向外部扩展 信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数据管理方式从集中到分布。 数据模型从关系数据

13、库扩展到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7.3.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1. 分布式数据库,(a) (b) 图7.14 分布式数据库的结构形式,7.3.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2. 多媒体技术在数据库中的应用,能够储存且管理数值、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的数据库,7.3.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3. 面向对象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很方便的技术,它能将各种媒体上的数据连接起来,也提供了开发应用程序可重用技术,以更新对象及对象的应用,7.4 数据仓库与数据库,7.4.1 数据仓库,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时变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数据仓库是

14、指能存储、检索、管理或操纵大量数据的系统。 数据仓库包括组织中数据库的数据和外部的数据 。 特点: 非常大 质量非常高 而且可检索 面向某一主题而不是面向事务处理 在整个组织应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7.4.1 数据仓库,图7.15 数据仓库源于业务数据库,7.4.1 数据仓库,数据本身; 可供数据存储、访问的硬件及网络基础结构; 可从原始数据源析取数据,将这些数据转化成规范格式,并存入数据仓库中的软件; 图表查询工具; 在数据仓库中进行数据挖掘的用户使用的图形查询工具; 使信息系统人员维护、升级数据仓库的管理软件。,数据仓库的主要组成部件,7.4.1 数据仓库,将组织中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数据孤岛

15、集中起来 市场分析 数据库中知识发现(KDD),数据仓库的作用,7.4.1 数据仓库,建立数据仓库看起来是一项大的挑战 折衷的策略实施数据集市(Data Market) 数据集市是一个数据库,由组织中某一个部门所需要的数据组成,它所包含的数据仅描述一部分公司运营情况,数据集市,7.4.2 联机分析处理,1. 从OLTP到OLAP,7.4.2 联机分析处理,1. 从OLTP到OLAP,7.4.2 联机分析处理,OLAP应用构建于数据仓库而非数据库之上,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技术方面的原因 : 计算机处理速度阶跃式增长,单位字节的存储和处理成本大幅度降低,是保证数据仓库有效运行的物理基础; 决策分析理

16、论的完善和应用使得数据仓库中的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使得决策人员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获得需要的决策支持信息; 数据仓库系统中,数据用于支持各种分析任务,并生成多角度,多层次和不同粒度上的分析结果.,OLAP和数据仓库,7.4.2 联机分析处理,OLAP中的基本概念 ,变量:从现实系统中抽象出来,用于描述数据的实际含义。 维:人们观察数据的特定角度 维的层次 类别:构成一个维的独立的数据元素,是存在于层里每一个数据。,7.4.2 联机分析处理,OLAP中的基本概念 ,7.4.2 联机分析处理,OLAP中的基本概念 (2),维的取值:也称为维的成员 度量:企业收集和存储的用于评价业务状况的数值性数据,以监测和评估企业成效。 多维数组 数据单元(单元格) 多维数组的取值称为数据单元,7.4.2 联机分析处理,OLAP中的基本概念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