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膳食结构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93098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膳食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膳食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膳食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膳食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膳食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膳食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膳食结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膳食结构,膳食结构,膳食结构又称为膳食模式,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国家膳食结构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人口与农业资源 人民消费能力 人体营养需要 民族传统饮食习惯,国家间膳食模式比较: 反映国家的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明程度 居民营养状况和体质,膳食机构的类型,当今世界各国膳食模式大概可分为四种: 动、植物比较均衡 高动物、低植物 高植物、低动物 地中海膳食模式,动、植物比较均衡,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膳食结构比较合理 代表类型:日本膳食 1.粮食消费逐年下降 2.动物食品消费增加较多,但并不过量,且水产品蛋白质占动物蛋白质摄

2、入量的50% 3.能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Pro12.8%,Fat28.0%,Cho59.2%,高动物、低植物,三高一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 代表类型:欧美发达国家膳食 1.谷物:160-190g/d 2.动物:肉280g/d、奶300-400g/d、蛋40g/d 3.能量:3300-3500kcal/d、蛋白质100g/d,脂肪130-150g/d,高植物、低动物,膳食质量不高,蛋白质、脂肪摄入量都较低 代表类型:发展中国家膳食 人均能量200-2300kcal/d,蛋白质50g/d,脂肪30-40g/d 疾病:营养缺乏症,地中海膳食模式,膳食富含植物性食物:水果、蔬菜、土豆、谷类

3、、果仁等 食物的加工程度低,新鲜度高,当季当地 橄榄油是主要的食用油 膳食脂肪摄入量占40%,其中29%来自单不饱和脂肪酸,8%来自饱和脂肪酸 每天食用少量适量奶酪和酸奶 每周食用少量适量鱼、禽、少量蛋 以新鲜水果作为典型的每日餐后食品 每月食用几次红肉 饮用红葡萄酒,中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特点,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高,肉类的摄入量比较低,豆制品总量不高且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奶类消费在大多数地区不多。 1.高碳水化合物:南方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小麦粉为主食,谷类食物的供能比占70%以上 2.高膳食纤维 3.低动物脂肪: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很少,动物脂肪的供能比例一般在10

4、%以下,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植物性食物为主,营养质量不高 1992年全国调查: 谷类160kg、薯类32kg、畜禽肉21kg、水产品10kg、奶5kg、蛋6kg 蛋白质11.8%,脂肪22.0%,趋于合理 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1/3,部分省份比例相当低(甘肃省8.2%,山西、陕西省10.5%) 维生素A、B2、钙的摄入严重不足 脂肪摄入日益增高,城市居民脂肪摄入超过30%,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1.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2.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转变,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1.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2.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基本满足 3.肉、

5、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单边比例上升 4.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 5.城市居民禽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02年城市居民油脂消费量由37g/d增加到44g/d,脂肪供能比达到35%,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 6.奶类、豆类制品摄入果地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乡居民钙摄入量仅为每标准人日389mg,疾病改善与缺乏并存,1.营养缺乏症依旧存在 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 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 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疾病改善与缺乏并存,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中国城市居民的疾病模式开始向西方靠拢:以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首位转化为以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高血压患病率有了较大幅度升高 糖尿病患病增加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