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693078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第1篇划红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材料的性能,使用性能: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在制成零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能。 即材料对于零件制造工艺的适应性。,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性能,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常用的塑性指标:,延伸率,断面收缩率,2.塑性:是金属材料受力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破坏的性能。,其中:l为变形后的长度;l0为变形前的长度。,其中:F为变形后的断面面积;F0为变形前的断面面积。,常用指标:, 屈服强度:s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屈服时的应力。,3.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

2、的能力。,测定方法:拉伸试验, 抗拉强度b :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0.2产生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几种常见金属材料的拉伸曲线,二、硬度: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能力,也可以看作是材料对局部塑性 变形的抗力。,1.布氏硬度HB, 只适于测量硬度不高的材料 HBS450 HBW650; 不适于测量成品和薄件。,2.洛氏硬度HRC,HRB 测量有色金属,退火钢和铸铁等硬度较低 材料。,HRC 测量经过热处理后的硬度。(一般用1490N的力),HRA 测量经过化学热处理后的表面。, 测量硬度高的薄件,3.维氏硬度HV, 测量过程比较麻烦,2.1 纯铁的晶体结构及其同素异晶转变,一、铁的

3、晶体结构,1.晶体:原子在空间作有规划排列的物体。,2.非晶体: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划排列的物体。,3.晶格: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子。,第二章铁碳合金,4.晶胞:能代表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5.晶格常数:晶胞中各棱边的长度。,二、铁的晶体结构,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Fe、Cr、Mo、W等,2. 面心立方晶格,1.体心立方晶格,原子数:8*1/8+1=2,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0.68。,致密度:0.74,原子数:8*1/86*1/2=4,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r-Fe、Al、Cu、Ni、Pb等,P13,2、结晶的条件,理论结晶温度(T0) 与实际结晶温度

4、(Tn)之差。,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1、结晶的概念,结晶: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晶体的过程。 (无序有序),具有一定的过冷度,过冷度:,结晶的必要条件:,三、铁的结晶过程,P12,金属的结晶就是金属液态转变为晶体的过程。, 长大率:单位时间内晶核长大的长度。,4、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形核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内形成的晶核数。,1)影响因素, 变质处理(孕育处理):增加外来晶核细化晶粒的方法, 增大过冷度,2) 细化晶粒的方法, 振动结晶:将技晶打碎,成为新的晶粒。,什么条件或情况下的晶粒细化方法? 金属结晶或凝固情况下的晶粒细化方法。,四、铁的同素异晶转变,1.同素异晶转变随着温度的改变,

5、固态金属的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 。,2.主要特点, 也是一个结晶的过程。(由一种排列方式 转变为另一种排列方式)遵循结晶的基本规律(二次结晶,重结晶)。, 形核只能在一定的地方形成(晶界、特定的晶面), 过冷倾向大, 伴随体积的变化引起较大的内应力(组织应力),P14,组元:组成合金的元素,或独立的基本单元。,合金: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它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经过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基本概念,相:合金中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结构(相同聚集状态)的 均 匀部分。,2.2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组织:是指合金中一个或多个相的形貌及各相的分布状态。,P15,P15 综合,1.固溶体:是

6、指在固体合金出现的一种相,在这个相中以一个元素为溶剂,以一种以上的元素为溶质,它的成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变化、并且该相的晶体结构为溶剂的晶体结构。,二、合金的结构,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据的位置,可将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B置换了晶格中A的位置。,间隙固溶体 B存在A晶格的间隙中。,特点 :,使合金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 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例:Fe,Fe,例: CuNi 合金,P16 综合,铁碳合金中的固溶体,1)铁素体(F)C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晶格形式:体心立方,溶解度:727 0.0218%C 室温 0.

7、0008%C,性能:与纯铁相似,,常作为钢的基体,溶解度: 727 0.77%C,1148 2.11%C,性能:具有高的塑性。,一般存在于高温,常作为锻造组织。,2)奥氏体(A)C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晶体形式:面心立方,P16,2.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是各组元按一定整数比结合而成、并具有金属性质的均匀物质 。,3.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晶体结构的合金相按固定比例所组成的组织。, 具有高的熔点和硬度、脆性大作为合金的强化相。, 晶体结构不同于组元,特点:,C HB:3 六方,Fe HB:80 体心,例:,Fe3C HB:800 斜方, 保留各组元自己的晶格类型。,特点:, 性

8、能介于各组元之间并取决于各组元的形状、大小、数量和分布。,P17,金属性质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及金属的光泽。,铁碳合金中的机械混合物,成分:0.77%C,性能:综合机械性能较高,高温莱氏体(Ld)727以上,A+Fe3C,性能:硬而脆 无利用价值。,低温莱氏体(Ld)727以下, P+Fe3C,1)珠光体(P)F和Fe3C组成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2)莱氏体,二、状态图分析,C:共晶点,降温时发生共晶反应的成分、温度点。 (1148,液相成分为4.3%C),E:共晶反应时,从液相中同时析出A相的成分及碳在Fe(A)的最大溶解度 (2.11%C)。,1、点分析,G:纯铁中A与F的同素异构

9、点(912)。,S:共析反应点,降温时A发生共析反应的成分与温度。 (727,奥氏体的成分为0.77%C),P:共析反应时,析出F的成分及在912以下F中的最大溶解度(0.02%C)。,Q:室温下F中碳的最大溶解度(0.0008%C)。,A:纯铁的熔点(1538 ) 。,P19,ACD: 液相线,AECF:固相线,ES:A冷却时析出Fe3C的开始线(Acm)。,GS:A冷却时析出F的开始线(A3)。,ECF:共晶线,2、线分析,PSK:共析反应线(A1)。,PQ:C在F中溶解度曲线(降温时脱溶析出Fe3C点状或不连续网状 Fe3C棒状),共晶反应:一定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从液相中同时析出

10、两种不同固相的过程。,共析反应:一定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从一种固相析出两种新固相的过程。,3.区域分析,L,L+A,L+Fe3C,A,A+Fe3C,A+F,F+Fe3C,F,铁素体:含碳量的范围为小于0.020%C。 (工业纯铁) 铁素体加珠光体:含碳量的范围为0.0200.77%C。 (亚共析钢) 珠光体:含碳量的范围为0.77%C。 (共析钢) 珠光体加渗碳体:含碳量的范围为0.772.11%C (过共析钢),三、结晶过程,(1)共析钢 ,(2)亚共析钢 ,(3)过共析钢 ,4.结晶过程(钢),5.铁碳相图的组织分区,在临界温度以下尚未转变的奥氏体(尚未发生转变, 并存在于非奥氏

11、体区的奥氏体),1) 过冷奥氏体:,2) 珠光体: 形成条件:是奥氏体冷却至Ar1550扩散转变所形成的产物。 组织形态:是F和Fe3C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2.奥氏体冷却转变的产物,根据冷却到不同的温度,产物形成不同的片间距以将珠光体分为:,珠光体的性能随片间距减小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3)贝氏体 ( B ),根据转变温度和转变产物的形态不同分为:,上贝氏体B上 : 形成条件:在550350进行等温冷却。 组织形态:在含碳量过饱和的F晶界上分布着短棒状的 渗碳体,机械性能差,无实际用途。,下贝氏体B下 : 形成条件:在350Ms进行等温冷却。 组织形态:在含碳量过饱和的

12、F上分布着颗粒状的 渗碳体,综合机械性能较好。,冷处理:将淬火后的工件放在0以下继续冷却,使A转变成M的方法。,4) 马氏体(M):,组织形态:是C在-Fe中极度过饱和的固溶体。,形成温度:MsMf 。其中: Ms为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Mf 为马氏体转变的结束温度。,马氏体的性能:具有高硬度,但韧性很差。,连续冷却时马氏体的转变:,临界冷却速度(VK)为过冷奥氏体获得全部马氏体(包括少量A )的最低冷却速度。,P26,4.2 钢的热处理工艺,3.2 钢的热处理工艺,一、退火,1. 目的,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消除应力,防止变形或开裂。,2.工艺,1)完全退火 Ac3(3050),

13、应用:常用于中碳钢和高碳亚共析钢,操作:将工件加热到Ac3(3050)后,进行充分保温,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后,随炉或缓慢冷却到室温。,获得的组织:获得珠光体组织。,P26,P26,应用: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及合金工具钢。,3) 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 Ac1以下通常为500650,应用:主要用于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或切削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应力。,2)球化退火 Ac1(2030),(不完全退火),操作:将工件加热到Ac1(2030)后,进行长时间保温,使片状渗碳体球化后,随炉或缓慢冷却到室温。,操作:将钢件随炉缓慢加热(100150h)至500650 (1),经一段时间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5010

14、0h) 至300 200以下出炉。,获得的组织:获得球状的渗碳体+球光体。,获得的组织:没有改变钢件原有的组织。,二、正火,二、正火,1.目的与应用:,2.工艺,将钢件加热至c3(亚共析钢)或ccm(过共析钢)以上3050, 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操作。,作为普通结构零件的最终处理。(中碳钢),适当提高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Fe3C, 为球化退火作好组织准备。,Accm在热处理中只在这里起作用,P27,四、回火,1.目的, 稳定尺寸;, 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 调整强韧性,获得零件所需性能。,2.操作:将淬火后的钢件加热到AC1以下

15、的某一温度,经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P28,五、表面热处理,1. 表面淬火(改变零件表面的组织使钢件表面淬硬,而心部仍保持未淬火前 的组织和性能;使零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而心部具有高的韧性和塑性),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电磁感应, 原理,集肤效应, 特点:,加热迅速、效率高,能获得高质量的表面层,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设备费用高,维修安装困难。主要用于旋转体工件的大批量生产。,2)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特点:,设备简单,容易操作,灵活性较大,但淬火质量不够稳定。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及大型工件的表面淬火。,2.化学热处理,(通过改变钢表层的化学成分来改变钢表层组织,使零件表面具有比表面淬火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以及许多特殊性能),1) 基本过程, 化学介质分解成活性原子;, 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2) 方法, 渗碳(将碳原子渗入到低碳钢零件的表层), 活性原子向工件心部扩,形成一定深度的扩散层。, 渗氮(氮化)(将氮原子渗入钢件的表层),3. 表面淬火、渗碳和渗氮三种方法的比较,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