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92264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诗歌歌鉴赏鉴赏 牛刀小牛刀小试试一、诗歌鉴赏,请仔细阅读,细细揣摩,认真作答。 早 梅(唐)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 谈你的看法。(2 分)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简要赏析。(3 分)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褰(qi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 分) 2、本诗最后

2、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 不远,为欧阳修所建。21 世纪教育网 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 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浣溪沙宋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 是当时的名

3、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 分)2、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 分)冰壶洞 (明)胡应麟一线悬崖鸟道通, 石床钟乳斗玲珑。飞流万尺无人到, 谁宿庐山此洞中。 1.“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 分)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注释】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

4、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 分)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 分)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春 雪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 分)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 分) 答: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 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 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

5、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 分) 答: 2.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3 分) 答: 岑参的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 分) 答: 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 分)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满井游记燕地寒,

6、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 步 辄返。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 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 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2 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几处早莺

7、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2.(2 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C. 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3.(2 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4.(2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来源:21 世纪教育网5.(2 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6.(2 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诗诗歌歌鉴赏鉴赏 牛刀小牛刀小试试(1)

8、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 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 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风姿。(2 2)1.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2.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3 3)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 2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4 4)1、“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2、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

9、快心情。(5 5)1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2 .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 慨。 (6 6)1答案: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评分:两点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2答案: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评分:情感愿望各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7 7)1.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3 分。前问 1 分,后问 2 分,意思对即可) 。 (8 8)1、(1 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 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10、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 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 1 分,简要赏析计 1 分;语意相近即 (9 9)1.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必答,1 分,其他答出 1 点 得 1 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 分)(共 3 分) 2.“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 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 分)。“偎”字用拟人手法, (1 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 分)(共 3 分) (1010)(2 分)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

11、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 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 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 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上述 3 点,答到 1 点给 2 分,答到 2 点及 3 点都给 3 分。) (1111)1.(2 分)B 2.(2 分)C3. (2 分)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 2 个即可) 4.(2 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 5.(2 分)几处早莺争暖树6.(2 分)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