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692261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研 讨 会,泰安市教研室 侯成宾,鲁人版选修教材培训,比喻与创新思维,一、教材内容结构与特点,比喻,(一)、教材的内容,魅力,产生的土壤,类比思维与创造,与创新能力同在,为什么千姿百态,左邻右舍,与我们的表达,(二)、教材的结构,按照内在逻辑关系,本教材将七个单元组合为以下四个组块: 第一组块: (一、二单元)讲解比喻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以及它与思维、想象的关系,第二组块: (三、四单元),讲解比喻的基础是类比思维,以及类比思维与文学及科学等创造性活动的关系,进一步将比喻与创新能力联系起来,第三组块: (五、六单元),探究比喻的基本结构,观察它们的各种变化形式,并运用相同

2、的方法研究比喻之外的其它辞格,第四组块: (第7单元),研究比喻在创意表达中的作用,阐释比喻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中的巨大力量,并扩展到修辞在表达中的作用,(三)、教材的特点,1.课程理念新体现新课标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发展想象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的课程理念。,2.目标定位高,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呈现方式活,动态呈现(非静态呈现) 多维呈现(非单一线性结构) 活动化呈现(突出活动性学习),4.涉及内容广,从大的方面讲,涉及生活、科学、艺术三大领域;而从具体的方面看,则涉及语言学、自然科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思维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援引材料丰富、新颖典型、趣味

3、性强。,5.表述语言美,比喻虽然不是鸿篇巨制,只有短小的形式,但是它吸纳了人类思想、想象和情感精华的滋养,是在语言之树上怒放出来的朵朵奇葩。 到了当今社会,春雨中的叫卖声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是在一些作家回忆往事的诗文中,它们不仅娇媚依然,而且多了一种现代的韵味。,二、依据教材教什么,(一)先解除模糊认识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本教材应该解决语言运用中的某些问题,贴近高考。还有老师责备教材只谈“比喻”而不谈其它修辞,切口太小,面太窄。,(二)再梳理教什么,1.什么是比喻?它有哪些类型? 2.探究形成比喻的必要条件。 3.以比喻为探究对象,开展探究性学习。 4.运用比喻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三)详

4、解教学内容,1.什么是比喻 是一种语言现象。 由本体和喻体组成。 通过一定的语言格式联系起来。 语言格式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多变化。,什么是比喻,比喻的定义是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美)乔纳森卡勒,什么是比喻,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比拟、借喻、象征 (注:比拟是喻体不出现的比喻,有拟物、拟人之分;而象征却是一种篇章的表现手法;其它还有藏喻、博喻、约喻、倒喻、缩喻等),2.形成比喻的必要条件,由比喻的定义我们可知,比喻是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方式。但在通常认识过程中,一种事物只能被看作它自己,看成别的事物就违反了思维的基本逻辑,可见,理解和构造一个比喻不能循规

5、蹈矩,它需要的是创新和创造。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观点,创造性活动在思维上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点,而这也正是形成一个优秀比喻的必要条件。,形成比喻的必要条件,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与摆脱思维定势:特点改变思维方向、不受思维定势束缚、触类旁通、随机应变。,形成比喻的必要条件,思维的流畅性与发散性:特点思维活动灵敏、迅速、开阔、畅通无阻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量的观念、思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比喻的必要条件,思维的敏感性:特点能敏锐地问题的存在和解决问题的症结。(主要表现在对类比关系的敏锐觉察上。),形成比喻的必要条件,思维的独特性与遥远联想:特点能从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角度去反映事物,表

6、现出超乎寻常的见解,具有独一无二性。,3.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不好归属于哪一学科,更不好独立存在。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依托任何学科而进行,语文课自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展研究性学习,1.选择“比喻”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由:比喻现象较小较集中,便于掌握。形态复杂但内部规律比较齐整,内容丰富。思考和解决问题不需要高深的专门知识。横跨多门学科,综合性强。集中了创造性才能的全部要素,涉及到人 的思维、想象、认知等诸多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2. 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确定专题(比喻)收集材料(现象、理论)合作探究交流评价,学习活动,4.有创意地表达,运用比喻

7、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可进行仿句练习,也可进行片段作文。,三、 如何教(如何引导学),一、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二、必须树立的几个意识1.人本意识2.文本意识3.问题意识4.过程意识,如何教,三、与必修课区别开来1.淡化功利意识2.少梳辫子、少排队3.适当取舍,四、 教学案例,运用比喻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学习目标按要求进行片段作文。 学习过程一、导入 导语学习了比喻之后,我们也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借助新颖奇特的比喻,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比喻描绘一下冬天大雪纷飞的场景。,教学案例,二、想象、描摹提示要引导学生还原生活,想象场景,同时将场景分解成物象(像是电影分镜头),再借助比喻将其表现出来。 三、学习成果展示提示要让学生互评作文片段,然后筛选出最有创意的表达展示给大家,学习成果展示,优秀片段原本开阔的天空一下子变得逼仄起来,整个天空好像变成了一块带有斑点的毛玻璃;路旁规则的球状冬青的造型,顷刻间像败阵的斗鸡的尾巴,翎毛稀疏且动倒西歪;行人的衣着完全变成了一种色彩;而昔日威风的小轿车一个个变成了笨拙的北极熊,艰难地在马路上爬行。,学习成果展示,四、反馈评价评价这段文字的创意性。提示习作者的观察和体验细致入微。用了比较新颖奇特的比喻。 通篇没出现一个“雪”字但通篇都在言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