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与经济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92258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稀缺性与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稀缺性与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稀缺性与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稀缺性与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稀缺性与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稀缺性与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稀缺性与经济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课程性质及前修课程,1.课程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前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的前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教材及学习要求,教材: 高鸿叶编著西方经济学 第3版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考核方式及成

2、绩评定方法 平时占20%: 课堂表现 作业评定 平时测验 出勤情况 其它 期末考试占80%(考试科目),学习任何课前的3个思考,什么是?,为什么学?,怎样学?,第1章 引言:稀缺性与经济学,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内容,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分支 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1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而对这

3、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例:台海”倒扁”案,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第2次农业普查的意义? 有助于你更精明的参与经济早工作还是上大学? 有助于你更加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 ,第2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汽车和经济学 1、汽车简史 2、美国汽车工业的再生 小结:汽车发展的简短介绍涉及经济学许多方面: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一辆汽车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几乎全部内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众所周知的主题,我们可以学习到经济学的思考方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

4、看到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被如何利用。,二、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举例: 坦克与面包的生产组合 坦克 面包 方式 万辆 万吨A 0 15 B 1 14C 2 12D 3 9E 4 5F 5 0,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坦克与面包的例子可引出四个问题:,1、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坦克与面包是有限的? 2、生产的坦克与面包该怎么组合? 3、有时生产的坦克与面包只能在H点上? 4

5、、如何使生产的坦克与面包达到G点上?,1、所能生产的坦克与面包是有限的,资源稀缺(有限) Scarcity。,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 因此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1)什么是资源,资源是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广义资源与狭义资源:传统要素与现代要素传统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现代要素:人力资本、技术

6、、制度、信息 资源(物品)包括两类: 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无限性,无代价获取 经济资源或物品(economic goods):有限性,有代价获取,(1)什么是资源(续),生产四要素 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 智力- 企业家才能 E (管理),经济学讲述中用到的四要素,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2)资源是稀缺的,经济资源或物品的稀缺性: 一方面,经济资源或物品和生产物品的资源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和需要却又是无止境的,因此产生了稀缺性,稀缺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稀缺性要求有

7、效配置资源,即如何将资源配置到最佳用途,为此,人们必须作出选择 经济学正是产生于稀缺性。没有稀缺性,也就没有经济学,2、生产的坦克与面包该怎么组合,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各种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稀缺性存在不得不选择;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供选择。,选择的原则是:目标最优化。是否最优化,机会成本提供一种判断。,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选择包括: 生产什么?(产品) what 生产多少?(数量) how many 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何时生产?(时间) when,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

8、y Costs,机会成本: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9,12,ABCDEF各点的组合怎样?,从理论上说,机会成本是某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3、有时生产坦克与面包只能在H点上?,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4、如何使生产的坦克与面包 达到G点上?,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5、西方经济学定义,为什么生产的坦克与面包是有限的?资源稀缺 生

9、产的坦克与面包该怎么组合?资源配置 有时生产的坦克与面包只能在H点上?资源利用 如何使生产的坦克与面包达到G点上?经济制度,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市场)、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第3节 经济学分支,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对象: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生产者或企业、单个市场) 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止境; ()理性经济人; ()完全竞争:众多买者和卖者、完全信息、同质产品、资源自由流动; (4)零交易费用; (5)市场和企业制度给定:即经济组织给定; (6)技术外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价格的决定: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 ()供给分析:生产与成本理论; ()市场理论:市场类型对价格和产量决定的影响。 ()要素价格的决定:分配理论; (6)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7)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

11、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研究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变量。 解决问题: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采用总量分析法,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在以下几方面不起作用:市场存在垄断、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外部性、收入分配公平。这为政府调控经济提供了理论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的局部均衡;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经济增长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微观

12、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相补充: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构成对经济体系的完整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总量是个量之和,但微观个量与宏观总量之间并不一定满足1+1=2的物质数量关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但并不排斥规范分析。,4.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学由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组成,是两者的结合。经济理论是解释并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一般规律或原理,经济政策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对策或措施。 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应用。 实践中并不一定先有理论而后有政策。有时其路径是:实践理论政策。例如我国农业的制度变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创新等,第

13、4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实证分析过程,1、定义:对所分析的变量规定出明确的含义。(变量是一些可以测量的变化的量,如价格、成交量等,包括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2、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3、假说:在一定假设下利用定义去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未经证明的理论。通常是对某些现象的经验性概括

14、或总结。,4、预测:根据假说提出对经济现象未来发展的看法。意义在于理论的应用或检验。,2.经济学的其他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1)均衡亦平衡,指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量作用时而处于静止状态。均衡用于经济分析指一种状态:经济决策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稳定性结果。(2)非均衡分析:非均衡即资源配置的非最优状态,经济主体若重新配置资源可获得更大效用而使自己的状况变好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却不论及实现均衡的过程。(2)动态分析:论述均衡调整变化的实际过程,通常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考察有关经

15、济变量在相继续起的各个期间的变化,即引如时间变量,3、经济模型,经济模型:用来描述同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假定条件:经济模型是在一些假定的前提下建立的。经济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假定是合乎理性人的假定和具有完全知识或信息的假定。,经济模型的建立 要作出假定,采用抽象法,舍弃那些次要的、非本质的、外在的因素或变量,抓住主要的、本质的、内在的因素或变量,使研究的经济问题简单、明了。 考察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因素或变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经济模型。 通过经济模型可以得出有关经济现象的简单的、一般的、带有本质性的结论。,经济模型的表示 经济模型可以用叙述法、代数法和几何法

16、来表示。 叙述法比较浅显,几何法比较直观,代数法比较精确。,第5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 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复兴,1.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产生了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古代经济思想和阿奎等人的中世纪经济思想,但它们与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混杂一起,作为它们的部分或附属 重商主义(1517世纪中):(1)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曼(英)、柯尔培(法),代表作:托马斯.曼的;(2)主要观点: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主张国家干预以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确立时期,其观点和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发展经济的需要 仅限于流通领域的研究,只有一些简单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尚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重农主义:产生于18世纪中叶;代表人物:佛朗斯瓦.魁奈(法),基本观点:农业是收入与财富的唯一来源;与重商主义相反,只注重生产领域的研究,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放任,倡导“自然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