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919681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及器件原理介绍(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无线网规解决方案开发部 /立体覆盖组,室内覆盖工程技术 及无源器件介绍,2,交流提纲,第一部分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 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 二、室内覆盖建设流程 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 四、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第二部分 室内覆盖无源器件介绍 一、功分器 二、耦合器 三、电桥 四、合路器 五、衰减器,3,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当完成以上四步室内覆盖相关依据的研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室内覆盖的具体设计了。,4,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 天线口功率规划 室内传播模型 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室内覆盖工程技术,5,室内覆盖指标确定,WCDMA业务覆盖区域类型,6,室内覆盖指标确定,WCDMA室内覆

2、盖指标建议值,WCDMA室内覆盖指标确定的方法?指标确定的依据?,7,室内覆盖指标确定,覆盖区与周围各小区之间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 通话效果:CS业务 BLER不高于1%;PS业务BLER不高于10%; 天馈线系统驻波比1.5; 呼叫建立成功率(各种QOS业务):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95%; 业务掉话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1%; 业务拥塞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2%; 软切换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98%; 软切换比例: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30%; 更软切换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98%; 硬切换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89%。,WCDMA室内覆盖其他相关指标要求建议值,8,一、

3、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 天线口功率规划 室内传播模型 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室内覆盖工程技术,9,最小耦合损耗(minimum coupling loss ,MCL) 定义了基站接收部分和手机的发射部分之间最小的耦合损耗。 MCL的值由2部分组成:手机到天线口的自由空间损耗和天线口到基站接收机的天馈系统损耗。,天线口功率规划,远近效应MCL取值,10,天线口功率规划,由于3GPP规范规定UE的最小发射功率为50dBm,因此,从上图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最小耦合损耗为45dB时,UE到达基站接收端的信号为95dBm,它引起了约9dB的噪声抬高(基站本底噪声为105dBm)。,11,天

4、线口功率规划,当MCL为65dB时,UE到达基站接收端的信号为115dBm,从仿真图上可以看出,由UE最小发射功率所引起的噪声抬升为0.4dB,与UE在完全功控条件下引起噪声抬升近似。因此,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时,建议MCL值高于65dB。 假定UE距离天线最近为1米,以频率2100MHz为例,则UE到天线口损耗为38dB;由于上下行频率相近,因此可认为天线口到基站接收端损耗(上行)与基站输出端到天线口损耗(下行)相同; 那么,要满足MCL =38dB+(33-天线口导频功率)65dB 则天线口导频功率6dBm 结合覆盖要求,建议天线口输出导频功率为05dBm。,室内天线口功率过高带来的影响?多少

5、就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12,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 天线口功率规划 室内传播模型 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室内覆盖工程技术,13,WCDMA室内分布系统传播模型,ITU-R P.1238室内传播模型 该模型把传播场景分为NLOS和LOS。对于NLOS,模型所用的公式为:,:距离损耗系数 :频率,单位MHz :移动台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楼层穿透损耗系数 :慢衰落余量,取值与覆盖概率要求和室内慢衰落标准差有关。,对于LOS,模型所用的公式为:,备注:由于室内覆盖通常为平层覆盖,很少穿透楼层覆盖,因此, 应修正为墙壁穿透损耗系数。,14,Keenan-Motley室内传

6、播模型,Keenan-Motley模型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墙壁的穿透损耗。,:表示频率,单位是MHz :表示移动台离发射机之间的距离,单位为km :墙壁损耗参考值 :墙壁数目 备注:该公式没有考虑室内慢衰落余量和人体损耗,当然这两项因素也可在链路预算时考虑。,WCDMA室内分布系统传播模型,15,WCDMA室内分布系统传播模型,XX室内传播模型 XX以ITU模型、 Keenan-Motley模型为参考,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总结,提出XX室内覆盖传播模型:,:频率,单位MHz; :移动台与天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 :慢衰落余量,取值与覆盖概率要求和室内慢衰落标准差有关; :P

7、i,第i面隔墙的穿透损耗;n,隔墙数量;,16,假定天线口导频功率0dBm,人体损耗6dB,则穿一面墙,距离天线10米处,PL(d)=20*log(2100)+20*log(10)-28+10+6=75dB,边缘场强为:0dBm-75dB-6dB=-81dBm。,以穿一面砖墙进行链路预算,分析边缘场强,0dBm,?dBm,6dB 10dB 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PL(d)人体损耗,WCDMA室内覆盖链路预算,17,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 天线口功率规划 室内传播模型 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室内覆盖工程技术,18,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KTV包房,大型超市,传播模型是理论分析,如何指

8、导实际工程建设呢? 需要针对各种场景进行模拟测试,然后在实际网络开通后进行验证测试! WCDMA系统开通后室内覆盖测试示意图。天线口导频功率0-5dBm。,19,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根据现网开通后测试,统计总结得到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具有很强工程指导意义!,20,交流提纲,第一部分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 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 二、室内覆盖建设流程 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 四、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第二部分 室内覆盖器件原理介绍 一、功分器 二、耦合器 三、电桥 四、合路器 五、衰减器,21,室内覆盖勘测设计流程,站点获取,站点勘测,方案设计,方案评审,工程实施,方案变更,竣工初验,项目整改,终验移交

9、,Y,Y,N,客户提供目标楼宇, 给出覆盖范围和目标、要求,楼宇概况(建筑环境和 电磁环境),客户要求等,综合考虑容量、覆盖、干扰、 成本、施工可行性等因素, 输出文档、图纸、报价等材料,联合评审,根据材料清单发货,派设施工 督导,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 工,遇到问题及时通报,事前定义简单变更,简单变 更由现场直接处理;变更较大 由设计单位重新勘测;方案 变更后及时书面通报和备注,覆盖测试及安装工艺验收; 输出测试报告和竣工文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整改,在网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DT、 CQT测试,各方签字确认验收,22,明确室内覆盖的范围: 明确是全楼覆盖,还是局部覆盖;明确电梯、停车场、裙楼、

10、标准层等那些需要覆盖,那些不用覆盖。,明确覆盖验收指标: 需要给出覆盖指标要求;网络KPI指标要求。,不同建筑物类型、同一建筑物的不同楼层覆盖目标有所不同。,明确覆盖目标的业务需求: 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不同的业务需求的室内覆盖指标和容量设计不同。,站点获取,23,交流提纲,第一部分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 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 二、室内覆盖建设流程 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 四、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第二部分 室内覆盖器件原理介绍 一、功分器 二、耦合器 三、电桥 四、合路器 五、衰减器,24,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勘测目的 工程勘测 电磁环境勘测 模拟测试,25,室内覆盖勘测目的,勘

11、测工作目的: 调查了解目标覆盖点的建筑结构、电磁环境、物业要求等情况,从而确定室内分布系统具体设计方案。,勘测前准备工作,所需工具及文件,26,室内覆盖勘测目的,勘测前准备工作,确认勘测是否得到运营商和业主的许可;,了解勘测点周围基站分布情况、位置情况;,向用户、业主索取被测建筑的平面图以及相关地形、结构资料,如业主最终无法提供,勘测人员必须绘制详尽的平面图或立面图,或者用相机拍摄建筑物的消防走线图;,现场勘测前,要仔细研究被测建筑物图纸,尽量从图纸上搞清建筑结构;,了解勘测点的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27,室内覆盖勘测目的,GSM测试手机(带SIM卡),手提电脑(带WCDMA和G

12、SM测试软件),GPS(带指南针),卷尺或红外测距仪,模拟测试吸顶天线,勘测记录表,建筑物平面图,数码相机,模拟发射机,GSM,WCDMA,WCDMA宽带信号源,WCDMA接收机,WCDMA测试手机,室内勘测需要工具及文件,28,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勘测目的 工程勘测 电磁环境勘测 模拟测试,29,工程勘测,要求提供建筑设计平面图,覆盖站点的地理位置,建筑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对建筑物进行功能结构分割和描述,需要覆盖区域面积描述,站点描述,30,工程勘测,31,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勘测目的 工程勘测 电磁环境勘测 模拟测试,32,利用路测软件进行测

13、试,了解当前站点的覆盖现状,结合客户要求,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GSM电磁环境勘测内容: 覆盖区主要BCCH的接收电平值、BSIC、LAC、CI、C1及C2参数、及通话等级; 统计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情况、电磁干扰区域等; 乒乓效应区域及BCCH的最大电平值; 相邻小区载频号、电平值; 盲区范围; 漫游信号区域及BCCH的最大电平值; 是否开跳频、跳频方式和基站小区名等; 根据现有无线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各运营商系统之间的干扰。,GSM电磁环境勘测,33,WCDMA电磁环境主要勘测参数: 扰码SC值、Ec、Ec/Io、TX_POWER、BLER、切换成功率、掉话率等。,数据分析需提供以下信息: 覆

14、盖目标的当前无线网络情况(明确盲区范围、导频污染区域;明确室外基站进入室内信号强度、数量,以及可能对室内分布系统构成干扰的区域;统计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情况等); 需要提供室外基站小区入侵信号Ec、Ec/Io、TX的轨迹图; 需要提供扰码SC、Ec、Ec/Io、Tx、BLER列表及百分比统计值; 分楼层叙述,需特殊说明情况应反映在分析报告中;,WCDMA电磁环境勘测,34,沿楼宇外边缘,沿楼层中部走廊,楼梯、电梯口,根据大楼实际分割可能的弱信号区,无线环境测试路由选择,电磁环境勘测,35,无线环境测试注意事项: 手机距地面1.5米左右; 对建筑结构不同层每层必测,必须给出路测图轨迹。所选楼层一

15、定要全部扫频测试,各楼层一样的要说明,确信脱网的区域(如电梯停车场等)不用扫频测试。 非标准楼层必测,标准层每5-8层间隔测一层。在设计文件中要给出路测分析结果和测试的记录文件,提供各种参数的统计柱状图;,电磁环境勘测,36,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室内覆盖工程技术,勘测目的 工程勘测 电磁环境勘测 模拟测试,37,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注意事项: 选择典型楼层进行模拟测试; 选择典型位置进行测试(走廊、门后、房中间、靠窗位置); 测试方法及数据统计方法。,38,交流提纲,第一部分 室内覆盖工程技术 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 二、室内覆盖建设流程 三、室内覆盖勘测规范 四、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第二部分 室

16、内覆盖器件介绍 一、功分器 二、耦合器 三、电桥 四、合路器 五、衰减器,39,四、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 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 覆盖分区考虑 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天线布放 电梯覆盖考虑 走线问题 功率分配 系统切换设计 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 设计举例,室内覆盖工程技术,40,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小功率、多天线” 滴灌覆盖原则,“先局部、后整体” “先平层、后主干”,主干线尽量采用 7/8馈线, 平层小于30米采用1/2馈线,主干线上主要用耦合器, 平层主要用功分器,41,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步骤,信源和分布系统选取,覆盖分区,当勘测完成后,可以进行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步骤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