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91956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6.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救护知识与技术_-心肺复苏(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院 单季先,现场心肺复苏,北京:在猝死病人中,有88%发生在家中,而且病人的年龄以60岁以上的居多。 美国:每年大约有90万人死于心脏类疾病的急性发作,其中有2/3以上的病人因为发病很急而来不及抢救,死在医院之外的家中、途中,或是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挽救这些生命所需要的 仅仅是一双手。,最美丽的女记者,2006年7月10日,黄河郑州段一名13岁的女孩落水。在现场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放弃报道,对小女孩实施急救。 人们称赞她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第二章 心肺复苏,.对心肺复苏的认识 .人体正常呼吸和循环 .呼吸复苏 .心脏复苏 .心脏除颤 .气道梗塞急

2、救法,1.对心肺复苏(CPR)的认识,1.1复苏 从广义上来讲,一切为了挽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都属于复苏的范畴。 复苏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心肺复苏(CPR)就是对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采用的最初急救措施,是对病人进行的基础生命支持(BLS)的技术。,1.2 心肺复苏 CPR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措施,即以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方法代替自主呼吸和自主心跳,即为CPR。 CPR是复苏的主要任务。 CPR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技术。是“救命技术”。,1.3 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1)意外事故,如车祸、塌方等意外所致的严重创伤、溺水、电击、呼吸道梗阻、窒息等。 (2

3、)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及脑出血、脑梗塞等。 (3)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血钾过低或过高,严重酸中毒等。 (4)麻醉意外,麻醉深浅不当、强烈的手术刺激、术中牵拉内脏等均可成为触发心跳骤停的因素。 (5)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如洋地黄中毒,局麻药过量、青霉素过敏所致休克等。,1.4 猝死的诊断 (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 猝死发生后,能否获得急救成功,最重要的是时间问题,所以如果能及时迅速地判断心脏停搏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稍一大意,则可失去病人获救的时机与希望。 临 床 统 计 1内进行CPR 复苏成功率 89% 4内进行CPR 复苏成

4、功率 46% 6内进行CPR 复苏成功率 10% 15以上进行CPR 几乎无存活的可能,诊断依据 1、意识突然丧失 (10-20秒) 2、呼吸停止 (60秒) 3、大动脉搏动消失 (30-45秒) (以上三条是诊断猝死的主要依据) 4、瞳孔散大并固定,对光反射不存在 5、手术切口不出血 6、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以上三条是诊断猝死的次要依据) 7、心电图呈直线,1.5 CPR的产生和发展,1958年被世人称为CPR的泰斗的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 吸法,经实验室证明此法简单易行,可产生较大的潮气量,被称为呼吸复苏的首选 方法。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

5、owen),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挤压术的文章,被称 为CPR的里程碑。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Peter Safar, M.D.,-The Father of CPR,国际CPR与ECC指南2000 2000年2月在美国达拉斯定稿,2000年8月15日,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颁布。,2005年1月对国际CPR与ECC指南2000作了修订,称为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 ,并于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上以100页的篇幅面世。该指南凝集了全球110个国家、地区医学专家的心血。,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

6、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1. 现场心肺复苏优点,方法简单、易学、实用、有效; 无创,0器械,二手一口; 可一人操作,随时随地可应用; 心、肺复苏可同进行。,.人体正常呼吸和循环,2.1 呼吸的生理过程 2.1.1 呼吸系统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分支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肺: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膈:重要的呼吸肌。,呼吸系统,2.1.2 呼吸机理,呼吸是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空气被吸入肺内,是由于肺扩张,肺内压低于大气压;而气体呼出体外,则是由于肺

7、缩小,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所致。 呼吸的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2.2 血液循环,循环系统 循环包括血液循环、组织液循环、淋巴液循环和脑脊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组成: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组成。 2.2.1 心脏 心脏的外形和位置,心脏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周围裹以心包。,心的体表投影,心肌特性:心肌组织具有兴奋性、自率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心脏似一个“动力泵”,保证心脏血液的定向流动。 心脏左半通过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心脏右半通过的是颜色暗红的静脉血。,2.2.2 血管,心脏是血液的动力泵,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动脉:分为大、中、小三种,管壁由收缩性较强的平滑肌纤

8、维组成。协调心脏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网。 静脉:分为大、中、小三种,收集全身毛细血管网的血液,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处于动脉、静脉之间,管壁最薄,遍布全身,是血液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2.2.3 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占自身体重的7-8%。 血液的主要功能: 1.运输功能 血液将肌体代谢所需要的氧、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将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排出体外。 2.调节功能 调节体温、酸碱平衡。 3.防御和保护功能 白细胞能吞噬细菌和毒素、产生抗体。血小板的凝血止血的作用。,2.2.4 血 液 循 环,3.心脏复苏,3.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

9、 在心跳骤停的过程中,正确执行胸外心脏按压,能产生60-80mmHg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很低。胸外心脏按压的心输出量可能是正常心输出量的/或/。,3.胸外心脏按压术,连续的有节律的用力按压胸骨下部1/3,可通过增加胸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流。血液循环到肺,伴人工通气,把氧气输送大脑和其他生命器官,直到完成除颤/复律。CPR中,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100次,可得最满意的前向血流。不管单人或双人复苏,按压:呼吸之比均为30:2。,判断心跳及触摸颈动脉,用一手示指和中指置于病人颈中部(喉结)旁开二横指凹陷处,稍加力度触模颈动脉搏动。 注意:不可用力压迫,不可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胸外心脏按压定位,胸

10、骨中、下1/2交界处,操作方法,一手掌跟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指指交叉,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向下用力按压,要求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100次/分。,心脏按压,注意事项,1.按压时胸骨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 2.放松后,手掌不要离开胸壁; 3.按压速度,为每分钟至少100次; 4.按压与呼吸之比30:2。 5.确定病者无意识、无咳嗽、无运动、无脉搏,开始胸外心脏挤压; 6.挤按压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 7.每次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回到正常位置; 8.按压和放松所需时间相等;按压节律、频率不可忽快、忽慢;在整个每次按压循环中,保持正确的按压位置。,按

11、压姿势示意图,错误1 肘部弯曲,错误2 手掌交叉,胸外心脏按压要领,有力、连续、快速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2交界处 按压深度 至少5厘米 按压频率 每分钟至少100次 按压姿势 按压方式,4. 呼吸复苏,4.1人工呼吸的基本知识 用人工的方法使不能自主呼吸、呼吸机能不正常或呼吸困难的伤病员得到被动式呼吸。 人工呼吸常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水及触电等患者的急救。,人工呼吸的基本原理,依靠外力作用,使肺内压与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负压吸气式(压胸法) 正压吸气式(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4.1.1 人工呼吸法的种类,(1) 人工吹气法 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

12、罩等 经常使用,是快速有效提供氧气的方法。 (2)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专业人员使用) (3) 仰卧牵臂法 (4) 仰卧压背法 (5) 俯卧压胸法,4.1.2 人工呼吸氧气量的提供,吹入的气体中大约含有16-18的氧气,能提供机体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气浓度。且每次能吹入700-1000毫升的气体,可使处于半萎陷状态的肺扩张。少量的二氧化碳还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4.1 人工呼吸法,4.1.1 畅通气道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围巾、清除口鼻污泥、土块、分泌物、呕吐物、假牙、异物等。,4.1.2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是人工呼吸前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维持呼吸道畅通,保障气体顺利出入。 头部后仰的程度为:

13、 成人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垂直地面; 儿童为60度; 婴儿为30度。,仰头举颏法,救护人用一手的小鱼际部置于病人的前额并稍加用力使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病人颏下将下颌骨上提。 注意:救护人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4.1.3 口对口吹气,气道开足,深吸气后口唇包紧,鼻翼捏紧。 缓慢吹气二次,持续1秒以上。 二次吹气间歇,放开病人鼻翼。,成人、儿童、婴儿人工呼吸法,4.2 注意事项 1 人工呼吸要始终保持在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进行。 2 每次吹入气量不要过大,超过1200ml,吹入的气体进入胃内,可引起胃扩张。 3 肺气肿、胸廓畸形者效果差。 4 传染病者不宜应用。 5 颈椎损伤

14、、喉头水肿者,不能采用上述人工呼吸的办法。,人工呼吸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在医院,如有条件应使用有防护装置的通气,以防疾病相互传播 口对面罩呼吸:双手把面罩紧贴患者面部,急救者对着面罩孔将气吹入患者肺内,此法闭合性好 透明有单向阀门的面罩通气效果好,如面罩有氧气接口,在行人工呼吸时应接上氧气,便于呼吸时同时供给氧气 吹气时间:缓慢吹气 1秒(默读1001、1002) 缓慢吹气,扩张蒌缩的肺,减小胃膨胀,防止食物反流误吸,人工呼吸球囊面罩装置(简易呼吸器),单人操作 双人操作,心肺复苏有效的表现,救护员实施CPR救护方法正确, 又有以下征兆时,表明CPR有效。 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恢

15、复可探知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伤病员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意识恢复等。,下列情况可以终止CPR:,有效的自主循环和通气恢复; 有专业医务人员的接替; 有可靠指征提示存在不可逆死亡或医生到场确定伤病员死亡; 救护者因疲惫,周围的环境危险, 持续复苏可造成其他人员危险而不得不终止; 向救护者提供有效终止CPR的遗嘱。,现场心肺复苏步骤2005 1.判断意识 5.判断呼吸 2.紧急呼叫 6.B人工呼吸 3.救护体位 7.判断循环 4.A开放气道 8.C心脏按压,现场心肺复苏步骤,1. 判断意识 5. C心脏按压 2. 紧急呼叫 6. A开放气道 3. 救护体位

16、 7. 判断呼吸 4. 判断循环 8. B人工呼吸,单人心肺复苏的C、A、B:,C人工循环(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 A保持气道通畅(Airway) B人工呼吸(Breathing):口对口(鼻)呼吸,C人工循环(Circulation),确定按压部位 胸外心脏按压,沿肋弓轻轻上滑,触及两肋弓交界处,在交界处两横指的上方即为按压点,按压方法: 双手重叠,指指交叉,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垂直,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向下有节律的用力按压。,A保持气道通畅(Airway),意识丧失病人气道阻塞最常见的部位在咽下部,舌根和会厌不能抬离咽后壁。,头后仰、托下颌打开气道,以保持气道畅通(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救治者位于被复苏者一侧,一手闭合被复苏者双鼻孔,一手托起下颌,深吸气后,救护者的嘴紧贴被复苏者的嘴,缓慢吹气,一次吹气115秒,吹气时暂停胸外按压,可见胸部抬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