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91901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讲义(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产出数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快慢一般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发展是指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广义上看,是一个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以及观念习俗文化等的变化过程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能带来经济发展,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增长方式,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经济体制、结构变动等) 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经济增长被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 主

2、要依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高带来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的表现,三、古典增长理论的代表哈罗德多马 模型,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公式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既用于生产,又用于消费 (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二者的投入比例固定不变 (3)规模报酬不变,即单位成本不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不存在技术进步 G=s/V 式中, G是经济增长率; s是储蓄率;V是资本-产量比。 三种增长率:第一种是实际增长率,即G = G t,是实际储蓄率除以实际资本-产量比。 第二种是合意增长率,或有保证的增长率,即: G w =s w /V

3、 w 第三种是自然增长率,它与人口增长有关,其含义是经济增长要受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影响,若社会上人口的增长率为n,而经济增长率也能保持在n的水平上,则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便可以实现。公式为: G n =s 0 /V n,三、古典增长理论的代表哈罗德多马 模型,模型的中心结论: (1)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即国家每一时期的储蓄应全部转化为投资 (2)增长率取决于储蓄比率与资本生产率,可以通过改变这两个比率来调整增长率 (3)补充了凯恩斯理论的不足,说明投资既可以刺激总需求,又可以增加供给能力 (4)均衡增长率w不等于实际增长率,因为储蓄与投资并不能够总是相等,三、古典增长理论的代

4、表哈罗德多马 模型,模型的不足点: (1)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使得增量的资本产出比率和平均的资本产出比率相等,这并不符合现实情况,一般是增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平均的资本产出比率 (2)强调资本价值论,资本扩张是以劳动力供给充足为前提 (3)没有分析技术变化的作用 (4)均衡增长的条件非常脆弱,犹如“刃锋上的均衡”,四、新古典增长理论之索洛模型,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公式:(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劳动比率和资本产出比率可以调整,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前提假设不同(3)规模收益不变,边际生产率递减,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前提假设不同(4)存在着完全竞争,因而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

5、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5)存在着技术进步,但它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公式为 /K/K/KWL/L/Lr/r式中/、K/K、L/L和r/r分别表示收入、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的增长比率K/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 WL/表示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四、新古典增长理论之索洛模型(续),模型的中心结论: (1)通过改变投入中生产要素的组合,调整资本产出比率(k),以实现均衡增长,避免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刃锋上的尴尬” (2)把资本、劳动、技术都引入了分析,较全面 模型的不足点: (1)模型中资本和劳动可以按任何比例相互替代的假设与事实不符 (2)对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完全均衡的假设与事实不符,五、新

6、古典增长理论的共性特征,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定均衡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基本前提 2.产生增长的趋同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会趋同 3.除非有正的人口增长率或外生给定的技术变化,否则一国经济会陷入零增长 4.提高利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5.主张扩大投资,加速技术进步,尽量增加利润;反对提高工资和增加社会福利要求;主张降低利润税,提高间接税,六、新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新增长理论的“新”是相对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的,它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又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修正和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

7、(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和研究、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七、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1.新增长理论的出现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直接反映 2.实证研究的数据直接推动了新增长理论的产生麦迪逊: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赫斯顿和萨默斯130个国家19501985年间的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一组新的国际比较,提出以下四点疑问 (1)生产率或人均GNP的增长率为什么长期是递增而非递减 (2)增长趋同的现象为什么没有发生 (3)储蓄率与增长率之间为什么存在相关性 (4)资本为什么没有从富国流向穷国,七、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及其

8、理论基础,3.有关知识外溢、边干边学和人力资本的理论化和动态化研究,为新增长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4.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使得有关知识进步与市场联系的讨论更为规范,为新增长理论的出现做了准备,八、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和发展 这一修正和发展带来了一幅全新的增长图景: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单方面递增。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投资率和资本收益率可以递增而不是递减 不同国家的人均产出水平不必趋同,有些国家的增长可能持续缓慢甚至无增长,有些国家则增长迅

9、速 新增长理论赋予了技术一个完全内生化的解释,技术不再是外生的、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它是人类出于自利而进行投资的产物,九、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知识外溢和边干边学内生增长思路 1986年,罗默在题为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一文中,对阿罗一谢辛斯基的“边干边学”模式作了重大修正和扩展,提出了一个由外在效应、产出生产中的收益递增和新知识生产中的收益递减三个要素共同构成的竞争性均衡模式,开拓了知识外溢和边干边学的内生增长思路的研究。随后,卢卡斯、斯多克和阿温杨相继扩展和完善了这一研究思路。 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知识和人力资本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投入要素:一方面,它是投资的副产品,每一

10、厂商的资本存量的增加会导致其知识存量的相应提高;另一方面,知识和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效应”,即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人或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九、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内生技术变化增长思路 1990年罗默在内生技术变化一文中开拓了关于内生技术变化增长思路的研究,此后格罗斯曼、赫尔普曼、阿格辛、霍维特以及史格斯罗姆等人从不同的侧面推进了这一研究思路。 这一研究思路的特点是,强调发展研究是经济刺激的产物,由这一研究与开发产生的知识必定具有某种程度的排他性,因此新思想的开发者拥有某种程度的市场力量。 确立专门生产思想的研究部门,研究部门把技术投资加诸于当前的知识存量,产生新

11、的知识,新知识会提高生产率,并以零边际成本供给其他使用者。,九、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线性技术内生增长思路 这一研究思路是由赖贝罗在其论文长期政策分析和长期增长中开拓的,它是对新古典增长模式的继承和扩展。 在这一思路中,具有显著特点的是生产函数的线性技术,即产出是资本存量的函数。这一研究思路的另一突出贡献是对政府政策的分析。在这一思路中,政府的作用是解释持久而广泛的人均收入和经济增长率跨国差异的根源。,九、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开放经济中的内生增长思路 20世纪80年代初,狄克西特等人先后发表一系列关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国际贸易的论文,提出了一组通常被称为“新贸易理论

12、”的观点,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贸易理论的最基本观点是非比较优势贸易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新贸易理论的激发,一批新增长理论家如罗默、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史格斯罗姆和克鲁格曼等人,把内生创新的模式扩张到包括商品、资本和思想的国际流动,提出了一个更富于预见性且与可观测现象更为一致的新理论框架:开放性内生增长研究。,九、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内生增长思路 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和经济增长理论重新激起人们对分工理论的极大兴趣,许多经济学家再次认识到古典分工思想的启示意义。 艾林杨1928年发表的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指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

13、的思想具有根本的意义。这个思路成为启发当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重要的思想来源。 受艾林杨思想的激发,在美国经济学家罗森的组织推动下,政治经济学杂志从1988年起,逐年发表了鲍姆加勒、洛凯、基姆、杨小凯、博兰德以及贝克尔和墨菲等人的论文,形成了一条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增长思路。,十、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建议,1.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增长模式,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他要素投入获益,从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增加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 2.突出技术的内生性,认为一个国家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发展

14、中国家的政府必须采取研发鼓励政策和适当的制度机制,确保创新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十、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建议,3.指出了边干边学以及知识外溢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整个世界的现有知识存量,达成“赶超效应”。高度评价对外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 4.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增长的重要影响。支持教育、刺激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和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大的扭曲等。,主要参考资料:,1.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上海三联书店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 3.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