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91620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物营养与施肥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作物营养与施肥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 名词 52=10 1. 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 2. 肥料利用率:也称肥料利用系数或肥料回收率,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养分元素吸 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3.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产量由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所决定,除非提高这一养分含 量否则即使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增产。 4. 基肥 :又称为底肥,是指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 5. 种肥:是播种(或定植)时施与种子或幼株附近,或与种子混播,或与幼株混施的肥料。6.追肥:是在作物生长发育

2、期间施用的肥料。 7.土壤养分依存率:是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 8.养分临界值:是指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值,作物的产量(或生长量)显著下降或 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值。 9.潜伏缺素期:生产上,把植株外部形态尚未表现缺素症状,而植株体内的某种养分浓度 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的阶段,称作作物潜伏缺素期。 10.指示器官:是某个最能反映养分的丰缺程度的组织或器官,该器官对某种元素的含量变 异最大,而且变异与产量的大小相关性最大。 11.无损伤测试:是指在不破坏植物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 监测,以了解作物的生长营养状况。 12.肥料效应函数:也叫肥料效应方程、施

3、肥模型,指表达作物产量对施肥反应的数学函数 式。 13.边际产量:是指增加(或减少)单位肥料所增加(或减少)的总产量。 14.平均增产量:是指单位量肥料的平均增产量。 15以磷增氮:在豆科作物的轮作中,优先把磷肥配给豆科作物,在改善豆科作物的同时 可以促进其生物固氮作用,当豆科作物的秸秆作为绿肥还田后,还可为后作提供氮素营养。16.旱重水轻: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即将磷肥重点施在旱 季作物上,而水稻大部分或全部利用其后效。 17.经济最佳施肥量:是指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施肥利润(总增产值与肥料总成本之差) 的施肥量。二、选择题 102=20 三、判断题 101=101

4、.玉米“白化苗”和大白菜“干烧心”是由于缺(锌、钙)(锌、钙)。2.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老叶和新叶)(老叶和新叶)。3.粘土类土壤上施用(羊粪)(羊粪)后可改善土壤温度状况。 4.通常,肥料的经济效益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减少)。 5.施用石灰可消除土壤溶液中(氢、铝、铁、锰)(氢、铝、铁、锰)离子过多的危害。 6.砂土施用化肥时应(多次少量)(多次少量),施用有机肥时应(深施且未充分腐熟)(深施且未充分腐熟)。 7.缺(硼)(硼)会引起油菜“花而不实” ,缺(锌)(锌)会引起玉米“白苗病” ,缺(钙)(钙)会引起 苹果“苦馅病” 。8.作物缺钾的症状大部分首先在(老叶)

5、(老叶)上表现出来,有限的钾肥应优先施用在(喜钾)(喜钾) 作物上,优先施用在(缺钾)(缺钾)土壤上。9.(氮)(氮)和(磷)(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两大主要因素。 10.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旱重水轻)的原则,(优先施于旱作)(优先施于旱作)。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中磷肥应优先分配给(冬小麦)(冬小麦)。 11.适合做种肥的肥料有(A)A.普钙 B.碳酸氢铵 C.尿素 D.氯化钾 12.腐熟的人粪尿只能和(B)混合。A.石灰 B. 氯化钾 C.草木灰 D.钙镁磷肥 13.硫酸钾长期施用对土壤的影响是(D) 。A.土壤酸化 B. 土壤板结 C. 无影响 D. A+B14.硝酸

6、磷肥是氮磷二元复合肥,一般多用于(旱田土壤)(旱田土壤)。 15.过磷酸钙与下列(B)肥料混施会引起水溶性磷的退化。 A.有机肥 B.石灰 C.尿素 D.硫酸铵16.按照磷肥溶解性和对作物有效性,化学磷肥一般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容性)(水溶性、弱酸溶性、难容性) 三种类型。17.土壤中氮素主要以(有机态氮)(有机态氮)形式存在,能够被作为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氮主要以 (无机氮)(无机氮)存在,土壤中的速效氮是指(铵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 18.目前常用的化学氮肥有(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尿素)(尿素)等。常用的化学钾肥有(硫酸钾)(硫酸钾)和 (氯化钾)(氯化钾)。

7、19为了增强施用微肥的针对性,可采用(根外施肥)(根外施肥)的方法,确定施用氮肥是否有效。 肥料三要素是指(N/P/K),土壤永久电荷是负电荷主要原因是同晶替代。 20.土壤的污染途径主要有(污水灌溉、不合理施肥、施用农药、工业废气、工业(污水灌溉、不合理施肥、施用农药、工业废气、工业 废渣)废渣)。 21.下列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D) ,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F) ,易挥发的是(H) A.氯化钾 B.氯化铵 C.硝铵 D.硝酸钠 E.尿素 F.硫铵 F.普钙 H.碳铵22.土壤的基本施肥方式有(基肥、种肥、追肥)(基肥、种肥、追肥)。 23.水田中不宜施用硝态氮是由于(易流失、易发生硝化损

8、失)(易流失、易发生硝化损失) 。 24.作物若吸收的氮素超过其代谢消耗时以(酰胺)(酰胺)的形式贮存于体内。 25.盐基饱和度高的土壤,保肥力强保肥力强,PH 高高。 26.我国南方常施用石灰,其施用量常根据水解性酸度水解性酸度来计算。土壤 PH 值表示的是活性活性 酸酸酸度。 边际产量反映施肥量增加引起总产量的变动率,是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的重要依据。边际产量反映施肥量增加引起总产量的变动率,是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的重要依据。 当肥料效应递增,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产量按一定的递增率增加。当肥料效应递增,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产量按一定的递增率增加。 当肥料效应递减,边际产

9、量按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总产量按递减率增加。当肥料效应递减,边际产量按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总产量按递减率增加。 当边际产量递减为零,总产量达到最高。当边际产量递减为零,总产量达到最高。 1.当总产量曲线为一直线时,平均增产量曲线为当总产量曲线为一直线时,平均增产量曲线为 x 轴的平行线。轴的平行线。 2.当肥料效应递增时,平均增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当肥料效应递增时,平均增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 3.当肥料效应递减时,平均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当肥料效应递减时,平均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 4.当肥料效应由报酬递增变为报酬递减时,平均增产量由起初递增,到达最高点后,当肥料

10、效应由报酬递增变为报酬递减时,平均增产量由起初递增,到达最高点后, 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 四、简答题:65=30 2. 计算肥料利用率有哪两种方法? 示踪法和田间(地力)差减法示踪法和田间(地力)差减法 3. 地力差减法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计算施肥量的公式各是什么?二者本质的区别何在? 地力差减法的计算公式: 施肥量施肥量=( 目标产量目标产量基础产量)基础产量)100100kg 经济产量所需养分经济产量所需养分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含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计算公式: 施肥量(施肥量(kg/hm2)=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土测值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土测值2.2

11、55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含量 施肥量(施肥量(kg/mu)=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土测值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土测值0.15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含量 4. 如何计算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1) 设置田间试验:设置田间试验: 2) 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和植物养分含量: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和植物养分含量: 3 )确定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按本段开始所述的算式计算出每一块地的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确定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按本段开始所述的算式计算出每一块地的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 数。数。 4 )进行回归统计:进行回归统计: 5 )编制

12、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换算表:编制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换算表: 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无肥区每公顷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无肥区每公顷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100%100%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2.25 5. 土壤养分依存率与肥料利用率二者有什么关系? 肥料利用率:作物当季从所施的肥料中吸收的养分数量占肥料中该元素总量的百分数。肥料利用率:作物当季从所施的肥料中吸收的养分数量占肥料中该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土壤养分依存率:是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土壤养分依存率:是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 土壤养分依存率越高则肥料利用率越低;相反,土壤养分依存率越低肥料利用率越高。土壤养分

13、依存率越高则肥料利用率越低;相反,土壤养分依存率越低肥料利用率越高。 6. 基肥、种肥、追肥在具体施用时分别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相对应都有哪些具体的使用方 法 基肥施用原则基肥施用原则:数量要大,防止损失;肥效持久;肥土、肥苗、土肥相融;要有一定的深度,数量要大,防止损失;肥效持久;肥土、肥苗、土肥相融;要有一定的深度, 养分要完全,有机无机相结合。养分要完全,有机无机相结合。 (方法: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方法: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 种肥施用原则:数量小,技术要求高;适用贫瘠土壤;考虑肥料品种本身特性。种肥施用原则:数量小,技术要求高;适用贫瘠土壤;考虑肥料品种本身特性。 (方法:

14、条(方法:条 施、穴施)施、穴施) 追肥施用原则:肥效要迅速,水费要结合;根部施与页面施相结合和需肥关键时期施;根追肥施用原则:肥效要迅速,水费要结合;根部施与页面施相结合和需肥关键时期施;根 据作物营养需求特性制定不同阶段追肥比例;要与作物营养事实与土壤肥力状况相协调。据作物营养需求特性制定不同阶段追肥比例;要与作物营养事实与土壤肥力状况相协调。 (方法:撒施、条施、随水施肥、叶面喷肥、环状和放射状施肥)(方法:撒施、条施、随水施肥、叶面喷肥、环状和放射状施肥) 7. 什么是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 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采用叶片化学分析技术采用叶片化学分析技术, 综合考虑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状

15、况,以作物丰产时营养元素的质综合考虑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状况,以作物丰产时营养元素的质 量分数间最适比例为基础量分数间最适比例为基础, 诊断营养元素丰缺,从而确定施肥次序的一种作物营养诊断方诊断营养元素丰缺,从而确定施肥次序的一种作物营养诊断方 法。法。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rgrated System 8. DRIS 诊断施肥综合法有哪些关键步骤? (1)首先应通过调查,采集、分析或文献查阅建立各地关于)首先应通过调查,采集、分析或文献查阅建立各地关于叶片养分分析结果和产量叶片养分分析结果和产量以及以及 其他有关情况的数据库,通

16、常至少要几千个数据,其中至少有其他有关情况的数据库,通常至少要几千个数据,其中至少有 10是高产植物的数据。是高产植物的数据。 (2)将全部数据(通常是叶片分析)分为两级,即高产植株组和低产植株组)将全部数据(通常是叶片分析)分为两级,即高产植株组和低产植株组(高产和低产(高产和低产 群体)群体) 。所谓高产和低产植株,既包括根据产量的区分,也可以包括根据产品品质和生长旺所谓高产和低产植株,既包括根据产量的区分,也可以包括根据产品品质和生长旺 盛程度的区分。盛程度的区分。 (3) 每点都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分析所有必需元素,并记录其他可能直接或间接与产每点都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分析所有必需元素,并记录其他可能直接或间接与产 量有关的参数。此外,详细的土壤处理(肥料、除草剂等)量有关的参数。此外,详细的土壤处理(肥料、除草剂等) 、气候条件(降雨等)、气候条件(降雨等) 、耕种措、耕种措 施和任何其他有关的信息都要记录并储存在计算机中备用。施和任何其他有关的信息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