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915781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所谓专业技术人才,通常指通过学习接受过某方面技术知识,具备该专业技术能力并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1 年 7 月,我顺利完成了学业,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城市给水排水专业毕业,并于同年分配到原 市 局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 与管理工作, 年 8 月,我取得了助理工程师的资格,并于同月被聘用至今。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这 8 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本人于 年 7 月正式参加工作,当时我被分配至原 市 局 室从事 工作

2、。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 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较复杂的 等日常事务工作。二、政治思想方面在政治上,我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位置,把 的事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3、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科研管理的一般理论同科研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为本系统制订符合实际的科研发展目标和科研发展措施献计献策。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在 事业发展与改革中较好地发挥了一个干部应有的表率作用。三、组织协调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注意学习现代科研管理知识,较好地掌握了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一般规律。作为一名兼职的 管理工作者,能协助

4、部门负责人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在工作中既充分相信、放手使用分管的科级干部,又注意对他们进行培养,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四、业务能力方面从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根据 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通过多年的努力,本人的专业技术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全市 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五、继续教育学习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

5、时。我十分注重继续再教育学习,多次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 年 6 月,我参加了 市首期高级秘书职业培训,并取得高级秘书专业资格证书。参加工作以来,我积极承担 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做到兢兢业业,圆满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从不为自己的私事影响正常工作,能够积极的参加机关组织的各项活动,由于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局领导的肯定。六、专业科技成果方面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积极参与本系统的 市 管理“十五”计划的编纂工作,先后在黑龙江环境通报 中国国土资源报 安徽日报 安徽土地 报等多家专业论文、信息稿件 20 余篇次,其中 现状及其对策论文已被收录于大型文献发展之路文集 ,并荣获论文评比二等奖

6、,为做好 管理的宣传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七、存在的问题 管理工作的力作、亮点不多,开拓创新不够,在科研上投入不够,科研管理的决策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重大成果较少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努力探索 保护工作的基本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 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21996 年 3 月,我技校毕业,同年分配到 16 车间钳工组工作至今,在一线钳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 18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不间断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钳工,出色地完成各项新机试修、各类工装夹具制造和装配工作。现仅就

7、年20 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掌握的本工种技术理论及应用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手上功夫要求比较高,虽说机床加工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工序,但仍有部分工作需要手工操作,所以锉削钻孔刮削研磨等操作仍是钳工必须的基本功。我锉削可以达到平面度(面积 50100),如果加刮削与研磨工序面积可以达到 500500。配套件间隙可以控制在以内。钻孔位置精度可以达到,攻丝精度可把握在 h6,针对不同的材料,这需要对丝锥的前角后角进行修磨,同时选用对应的润滑液。工装夹具的制造是 车间钳工一大特色。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保证工装夹具的形位公差和技术要求是一个优秀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这方面正是我的特长。工装夹具

8、的装配不是简单垒积木,装起来就完事,必须完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要全面检查各零件,是否达到应有的制造精度?组装后能否完成工装夹具的功能?为此我经常与设计者、工艺员沟通,了解设计意图,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公差修配尺寸。为满足设计要求,有时到主修车间借来产品试装试用,直到完全满足工装夹具的修理功能。经我装配的工装夹具基本没有返工的。在其他精密修理方面也是我的特长,有此类问题调度都习惯性的来找我解决。二、技术培训情况本人特别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经常学习机械工人常用计算 、 金属加工冷加工 、 CAD/CAM 与制造业信息化, 夹具设计与制造 ,甚至简单的机械英语,因为 工装夹具有原版英文图样,

9、需要对英语有所了解。凡是工厂有业务方面的培训我都积极参加。平时工作过程中,经常与同事、技术员交流甚至争论,互相学习,相互吸取长处。三、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至 20 年完成定额工时万多小时。完成飞机发动机各类工装夹具任务共约 2100 多项。接收临时急难任务 130多项,很好的保障了工厂生产进度的持续进行。四、解决生产(工作)难题、技术革新等情况(一)自制夹具挽救一批即将报废的涡轮锁片。去年上工序不慎将一批(600 件)半成品钩头锁片的垂直度加工超差,图样要求垂直度小于,按图样检验,理应报废。技术员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办法解决。经过两天琢磨和试验,我终于设计制作出一套小夹具,用来矫正锁片垂直度,可以把

10、钩头锁片的垂直度调校至的范围内。最终以报废 5 件的结果挽救了这批锁片,为车间挽回经济损失达 30多万。(二)巧去断螺栓 车间在修的 在分解装配过程中经常遇到螺栓折断问题,主修车间委托我们车间取出,车间指定我来处理此类问题。我观察发现螺栓折断的主要原因是锈死,螺栓与螺丝孔锈在一起,拆卸时大力反旋将螺栓折断,也会遇到装配时,不按规定扭矩旋紧螺栓,因扭力过大造成螺栓折断,偶见使用不正确的工具造成折断。新型发动机的备件工厂是没有的,所以必须要去除出来,同样给我的工作时间是按小时计算的。遇到的此类问题多了慢慢就累积些经验。对于锈蚀螺栓我经常使用以下方法去除1.按常规去除方法,在锈螺栓、螺母、螺柱等滴上

11、煤油,待煤油渗透一会儿后便可拧松。2.采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行时,可将米醋(或醋精、老陈醋)倒进容器内放在火上煮沸,然后用铁勺浇在生锈的螺栓上,稍等片刻,用榔头轻轻敲击,便可将生锈的螺栓、螺母或螺柱拆出。3.还可用稀盐酸涂抹在锈螺栓上,拆卸会更方便。以上这三种方法能起到去除锈蚀严重的螺栓的效果,取出断螺栓后要修整损坏的孔螺纹达标。对于不是因为锈蚀原因折断的螺栓,首先用小手锤子和样冲配合反复震敲、松一点、回一点直至去除下来。如果不行就先钻掉,再回孔螺纹。也可采用电火花打掉断螺栓再回螺纹的方法。去除断螺栓是我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多写了一下。(三)改进阳极化夹具固定架的焊接工装多年前我制作的焊接工装,在

12、使用过程中存在焊接完成后取出组焊件不宜的缺陷。取出时需用螺丝刀撬取。分析原因是我在制作时只考虑了个零件的位置安排,未注意焊接变形导致。去年我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套焊接工装,改变原卧式设计为立式,并减少了焊接工装结构件数量,立式设计优点是组焊件可以两面对称焊接,减少了固定架焊成以后的变形量。经多批次使用,效果很理想。工作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实践提升自己技能的过程。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继续提升个人职业技能。社会在发展,技术在革新,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在工作中将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时刻关心技术和维修工艺的变化和发展,使自己的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今后,不但要积极参与技术革新活动,而且应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我将知难而进、扎实工作,胜任更高的工作职责,为工厂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