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动画片的节奏,,一、关于节奏二、节奏处理的方法三、动画片的节奏表现,动画的核心是运动,动画以运动之宗旨为中流砥柱,动必有节,所以节奏乃运动之灵魂有人说:“节奏是事物运动和生命的表现形式当艺术表现中表现动作的节奏控制与人们心中的生活积淀发生同构时,传情效果就实现了,节奏也就具有了传达情感的功能音乐因为节奏才动听,舞蹈因为节奏才动人,而运动因为节奏才优美节奏在动画片中相当重要,通过一帧帧的画面配合声音才得以表达呈现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节奏定义的了解,进而认识到节奏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节奏各方面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掌握节奏奠定了基础 学习重点:节奏的概念及表现;画面节奏和声音节奏的 处理方法;分析动画片中节奏表现的方式一、关于节奏,(一)节奏的定义,,节奏,作为一种有机的运动,是各门艺术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之一节奏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通过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生活中某一种特定的规律,也可以被称为节奏。
节奏在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感触,很难用确凿的文字来解释这个名词二)动画中的节奏我们知道,动画影片的播放原理就是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动画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运动,一系列静态画面连贯在一起播放,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节奏就是在遵循匀速转动的原则下加快或者减慢这种运动速度,再通过合理的剪辑,造成视觉上和听觉上的跌宕起伏这就是动画的节奏三)节奏的美感,,1. 动画中声音节奏的美感“节奏”这个词最早出现于音乐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经典之作,留传至今久演不衰,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音乐也是人类最直观的节奏感受,所以音乐中的节奏理论成为画面节奏把握的基础,电影的发展将是在运用音乐节奏规律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突破2. 动画片中画面节奏的美感在实际运用中这两者密不可分,迪斯尼非常注重音乐与动画的相互结合,音乐的节奏快慢对剧情跌宕起伏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幻想曲2000》中影片将古典音乐与动画结合,使得动画片的走向更加多元化影片故事情节由音乐推动,通过一系列动画对古典音乐中的杰作进行解读(如图6-1)图6-1 选自动画片 《幻想曲2000》,二、节奏处理的方法,(一)节奏处理的依据,,节奏在形式上有三个形式特征,是我们在进行节奏处理的时候要考虑到的。
节奏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重复性;节奏在时间间隔上具有相等性;轻重音调具有交迭性这三个特征很吻合声画配合的视听艺术的节奏手段根据这三个特征,再结合动画片的一些特点,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动画节奏的处理方法情节的发展是构成动画片节奏的基础和依据,大致有三个方面:物体的运动速度,摄影机的运动速度,声画元素的相互对比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动画片里面,有时会有一大段激烈的场面,追逐戏、打斗戏等等,往往在经过快速剪辑之后,会有一段情节是比较轻松舒缓的,这种有起伏的画面其实就是一种节奏可以舒缓观众的情绪,也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关系,加强作品的艺术性和可看性(如图6-2)图6-2 选自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注:尼莫父亲的慢速度与他身边的鱼的快速度的对比形成了节奏关系二)镜头节奏的处理方法,一部动画片中,全片中的节奏是不一致的,每个镜头的节奏也不一样,每个镜头中的每个元素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需有张有弛处理每个元素的节奏,也就是处理在此镜头中的人物和背景的节奏问题摄影机镜头的运动与节奏的处理中,我们要考虑到摄影机的运动不能光有快没有慢,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慢比如我们在表现一座高山的时候,当把镜头推近这座山的时候,可以采用先快后慢的方法。
先快速地推到山前,然后镜头缓缓地环绕拍摄山的近景(如图6-3)图6-3 选自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利用对比的方法也可以进行节奏上的处理(如图6-4)图6-4 选自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另外,有秩序的重复可以体现一定的节奏感(如图6-5)图6-5 选自动画片 《海底总动员》,(三)角色动画的表演与节奏处理,,绘制运动图画的数量确定了动作花费时间的总数早期的动画师关心的事是如何使图画简单、清楚、富有表现力以及故事点是否能被观众快速地接受那些动画的节奏主要局限在运动的快慢和需要特别处理的口型运动上随着角色运动个性定义的发展,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出现,当我们改变那些动作的速度就会确定角色是否是昏睡的、兴奋的、紧张的还是随意的没有表演,没有姿势,那就不可能非常密切地关注到影片对节奏给予的描写虽然次要动作和重叠运动带来的复杂关系要求动画制作更加精致,但是我们仍然要注重在最基本的运动中表现出节奏假如有两幅头部的图画,第一幅描绘头部向右肩倾斜,第二幅描绘头部运动到左边的结束位置,并且下巴稍微地抬起我们必须完全依赖节奏的运用来表达动画中传达的大量的想法在两个“极端位置”中间的每一幅中间画都给动作赋予了新的内涵。
四)构图与节奏处理方法,,构图是画面的精髓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因素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为了表达自身的主题,对画面中的所有的造型因素进行一种合理的配置(如图6-6)图6-6 选自动画片《埃及王子》,要讲色彩,首先要知道色彩对于人的心理有一种基本的效应简单地说,在高兴、喜庆等好的倾向时,色彩效应就该是明快、亮丽的;而在悲伤、忧虑的时候,色彩效应多是沉闷、阴暗的当设计者根据文学故事情节来定色调,冷暖色调的对比是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最佳方法(如图6-7)五)色彩的节奏处理方法,图6-7 选自美 国动画片 《狮子王》,三、动画片的节奏表现,(一)视听节奏的构成因素,,视听节奏的构成因素有6点首先,是影片叙事节奏其次,是拍摄对象(人物、其他生物、移动物体等)的运动速度和强度变化再次,摄影机位置的变化(正拍、反拍、侧拍、俯拍、仰拍等)及摄影机的运动(推、拉、摇、移、跟、带、甩等)的方向和速度、景别的大小、远近变化、升降格镜头和空镜头第四,声音(音响、音乐、对白、独白、旁白等的节奏,表现动画节奏处理的方法白、旁白等无声片则只有音乐伴奏)的有机运动。
第五,以24格/秒的速率依次呈现在银幕上的各种造型因素的对比例如黑白的对比、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等等第六,镜头的蒙太奇剪辑它以前面五个方面的内容为前提基础,创造出银幕叙事节奏的总谱来二)案例分析,在动画电影中,叙事对节奏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叙事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对节奏的直接作用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情节结构、不同的环境,分别导致不同的节奏形态二)案例分析,,人物性格节奏表现在两个方面: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外部节奏是由影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外在形式的节奏,即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两个方面而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幅度和频率化、张弛对比,则必然地产生相应的节奏内部节奏是指人物内心的变化所产生的节奏就现在电影而言,内部节奏相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人物内心的变化是要体现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演上才能传达给观众在迪斯尼的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善良与邪恶是清晰的,善良的人永远善良,邪恶的人会将邪恶进行到底,最终善良战胜邪恶相对来说,宫崎骏的影片把持着一种传统佛教的色彩,进入人类情感世界,成为一个精神的王国,为跌入困境意志不坚的人们找寻回归的勇气在宫崎骏的每部动画中,都可以发现恶人并非恶人,他们都本性善良,淳朴善良的主人公拯救的并不是世界,而是人心。
1.《花木兰》分析本片总体节奏紧凑,在容易减缓情节的部分,如训练、行军、木兰心理描写等,都采用歌曲带过在叙事部分,人为制造多处紧张情节,使全片保持快节奏感如木兰的奶奶闭目过街,木兰军中洗澡等悬念插入是美式动画常用手法,可以在紧张节奏处进一步制造高潮,或将幽默因素加入到严肃段落中2.《千与千寻》分析环境的设计与变化在叙事节奏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千与千寻》中描绘的是一个神隐的异世界,当千寻穿过教堂来到这个神隐世界的时候是在白天,这时面前是一片草原,夜幕来临草原变成大河,大河阻隔了千寻返回人间的道路汤屋的设计是以日本传统建筑为依据,但特别之处在于,汤屋建立在一片夜晚露出地面,白天变成海洋的环境中这种空间与时间上独特的设计,才是这个灵异世界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如图6-9)节奏是人类知觉感受的一部分,在了解了情绪的产生和叙事节奏的构成后,剧作的节奏把握是影片其他节奏表现的前提,特别是限于动画影片制作过程复杂程度,在前期把握好吸引观众的有利武器——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故事版的制作是动画叙事节奏设计的一部分,在分镜头的基础上故事版使故事情节的节奏变化清晰地呈现出来,动画的制作不允许大量地删减修改过程,只有在前期叙事节奏设计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刻画的部分,做到详略得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6-8 选自动画片《花木兰》,图6-9 选自动画片《千与千寻》,思考题 1. 试举例分析声音(音乐)在动画节奏中的作用 2. 在一部动画片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此影片整体节奏进行把握? 3. 试用一部或者几部影片对片中的节奏表现的方法进行讨论 4. 通过本章的学习,论述在一部动画片中你是怎样理 解它的节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