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691388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氧化还原滴定分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Redox titration,6.1 绪 论,6.2 氧化还原反应,6.3 氧化还原滴定,6.4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2,6.1 绪 论,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转移。,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机理复杂 有的程度虽高但速度缓慢 有的伴有副反应而无明确计量关系,应用范围,应用广泛,可用的滴定剂较多,能够直接或间接测定有机物或无机物。,分 类,碘量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亚硝酸钠法、溴量法、铈量法,3,6.2.1 电极电位,电对的电极电位衡量氧化或还原能力的强弱 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

2、形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弱)氧化剂 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弱)还原剂,Ox1 + ne Red1Red2 Ox2 + neOx1 + Red2 Ox2 + Red1,6.2 氧化还原反应,4,一、电极电位的Nernst表示式,浓度表示式,活度表示式,5,分析浓度表示式,二、标准电极电位,影响因素:常数,仅与电对本身性质和温度有关,6,6.2.2 条件电位及影响因素,条件电位,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是1moL/L时的实际电位。,影响因素,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及能与氧化还原电对发生副反 应的物质有关。实验条件一定,条件电位一定。,离子

3、强度(盐效应) 生成沉淀 形成配合物 酸效应,7,a. 离子强度(盐效应),b. 生成沉淀,8,例,已知:,Cu2+ + e Cu+,I2 + 2e 2I-,理论上 2Cu+ + I2 2Cu2+ + 2I-,实际上 2Cu2+ + 4I- 2CuI + I2,9,3. 形成配合物,10,例,间接碘量法测Cu2+,Cu2+ + e Cu+,Fe3+ + e Fe 2+,I2 + 2e 2I-,11,4. 酸效应,H3AsO4 + 2H+ + 2e HAsO2 + 2H2O I3- + 2 e 3I-,例,12,注:根据电对的电位高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H3AsO4 + 3I+ 2H+ HA

4、sO2 + I3+ 2H2O(酸性条件),HAsO2 + I3+ 2H2O H3AsO4 +3I + 2H+ (碱性条件),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13,6.2.3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由标准电极电位K 由条件电位K(条件平衡常数),Ox1 + ne Red1Red2 Ox2 + ne,进行的程度用反应平衡常数来衡量,14,p2Ox1 + p1Red2 p1Ox2 + p2Red1,15,16,滴定反应SP时:滴定反应的完全度应 99.9%,1:1型反应,17,1:2型反应,例,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或2时,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分别至少是多少。,18,性质

5、不同,机理不同,显著影响速度1)转移电子速度快;打开共价键速度慢2)元素氧化数越高,反应越慢3)静电作用力阻碍减慢反应速度4)分步进行,整个速度受最慢一步影响,6.2.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例:Cr2O7- + 6I- +14H+ 2Cr 3+ + 3I2 + H2O,1. 氧化剂或还原剂,2. 浓度:增加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19,3. 温度,同上例:加入Mn2+催化反应,反应一开始便很快进行;否则反应先慢后快,逐渐生成的Mn2+本身起催化作用(自动催化反应),例: 2MnO4- + H2C2O4 2Mn2+ + 10CO2 + 8H2O,升温可加快碰撞,加快反应 每增高100C,速度增加

6、23倍,4. 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加快反应,5. 诱导反应,由于一个氧化还原的发生促进了另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称。,MnO4- + 5Fe2+ + 8H+ Mn2+ + 5Fe3+ + 4H2O,2MnO4- + 10Cl- + 16H+ 2Mn2+ 5Cl2 + 8H2O,诱导反应,受诱反应,例:,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什么是诱导反应。,20,6.3 氧化还原滴定,6.3.1 滴定曲线,滴定过程,可逆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计算,21,22,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除了用电位法确定终点外,还常用指示剂确定终点。,突 跃,1.26,1.06 计量点,0.86,所选指示剂的条件电势尽量与反

7、应的化学计量点电势一致,以减少终点误差。,23,可逆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计算,Ox1 + n1e Red1,Ox2 + n2e Red2,p2Ox1 + p1Red2 p1Ox2 + p2Red1,24,25,滴定突跃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条件电位判断滴定突跃范围(电位范围),26,有些滴定剂或被测物有颜色,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很浅,则滴定时无须再滴加指示剂,本身的颜色变化起着指示剂的作用,称自身指示剂。,例:,优点:无须选择指示剂,利用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紫色,无色,深棕色,无色,2.510-6mol/L粉红色,2.510-6mol/L浅黄色,有机溶剂中鲜明紫红色,自身指示剂,6.3.2 指

8、示剂,27,特殊指示剂,特点:反应可逆,应用于直接或间接碘量法,例: 淀粉 + I3深兰色配合物 (5.010-6mol/L显著蓝色),有些物质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可以同氧化还原电对形成有色配合物,因而可以指示终点。,28,氧化还原指示剂,In(Ox) + ne In(Red),讨论,具氧化或还原性,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不同,氧化还原滴定中由于电位的改变而发生颜色改变,从而指示终点。,29,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指示剂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指示剂的条件电位尽量与化学计量点电位相一致,30,6.3.3 氧化还原的预处理,对预处理剂要求: 反应定量、完全、快速 过量的预处理剂易

9、除去 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选择性,分类:预氧化处理,预还原处理,31,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建立的滴定分析方法。,注:pH 9 时,不受酸度影响,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电对反应 I2 + 2e 2I-,I2 + I - I3- (助溶),I3- + 2e 3 I-,6.4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6.4.1 碘量法,32,直接碘量法,测定物:具有还原性物质,酸度要求: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pH小于9) 强酸性介质:I-发生氧化;淀粉水解成糊精导致终点不敏锐 强碱性介质:I2发生歧化反应,3I2 + 6OH- 5I- + IO3- + 3H2O(歧化反应),4I-+O2 + 4H+ 2I2

10、+ 2H2O(氧化反应),利用I2的弱氧化性质滴定还原物质。,可测:S2-,Sn(),S2O32-,SO32-,33,间接碘量法,测定物:具有氧化性物质,酸度要求:中性或弱酸性 强酸性介质: S2O32-发生分解;I-发生氧化导致终点拖后 碱性介质: I2与S2O32-发生副反应,无计量关系,S2O32- + 2H+ SO2 + S+ H2O(分解),4 I2 + S2O32- + 10 OH- 8I- + 2SO42-+5H2O,利用I-的中等强度还原性滴定氧化性物质。,可测:MnO4-,Cr2O72-,CrO4-,AsO43-,BrO3-,IO3-,H2O2,ClO-,Cu2+,34,碘量

11、法误差的主要来源,预防:1)过量加入KI助溶,防止挥发;增大浓度,提高速度2)溶液温度勿高3)碘量瓶中进行反应(磨口塞,封水)4)滴定中勿过分振摇,预防: 1)控制溶液酸度(勿高) 2)避免光照(暗处放置) 3)I2完全析出后立即滴定 4)除去催化性杂质(NO3-,NO,Cu2+),碘的挥发,碘离子的氧化(酸性条件下),35,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Na2S2O3溶液,A配制: 不稳定原因a水中溶解的CO2易使Na2S2O3分解S2O32- + CO2 + H2O HSO3- + HCO3-+ Sb空气氧化:2S2O32-+ O2 SO42- + Sc水中微生物作用: S2O32- Na2SO3

12、 + S配制方法:煮沸过冷却水,加入NaCO3使 pH=910,放置78天,过滤,36,B标定,Cr2O72-+ 6I- (过量)+ 14H+ 2Cr3+ 3I2 + 7H2O (酸度高) I2 + 2S2O32- 2I-+ S4O62- (加水稀释弱酸性),I2 + 2S2O32- 2I-+ S4O62- (加水稀释弱酸性),I2标液标定法,K2Cr2O7基准物标定法,37,碘标准溶液,NaS2O3标液标定,As2O3 + 6OH - 2AsO33- + 3H2O AsO33- + I2 + 2H2O H3AsO4 + 2 I - + H+,A配制: 避光,防止I-I2(注:不可用分析天平称

13、),B标定:,As2O3基准物质标定法,38,淀粉指示剂,要求:室温;弱酸性;新鲜配制 加入时间:直接碘量法滴定前加入(终点:无色深蓝色) 间接碘量法近终点加入(终点:深蓝色消失) 变色原理:,注: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过早加入,强烈吸附I2,造成终点拖后,I2(过量)+ I- I3-(与淀粉形成深蓝色配合物),39,应用与示例,指示剂加入时间:滴定前加入 终点:无色深蓝色 例:Vc的测定,指示剂加入时间:近终点加入 终点:深蓝色消失1)剩余碘量法(返滴定法) 例:葡萄糖的测定 2)置换碘量法 例:CuSO4的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40,剩余碘量法测葡萄糖的含量,注:无须知道CI2,葡萄糖 + I2(定过量) 葡萄糖酸盐I2(剩余)+ 2Na2S2O3 2 NaI + Na2S4O6,例,41,置换碘量法测定CuSO4的含量,注: CuI易水解,故以HAc为介质 CuI强烈吸附I2,造成终点提前,滴定时应用力振摇或加入KSCN转化CuI沉淀为CuSCN,同时释放I2,2Cu2+ + 4I- (过量) 2CuI + I2 I2 + 2S2O32- 2I- + S4O62-,例,例,1. 配制I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其作用是 2.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KI起的作用为,42,原理,MnO4- + 5e + 8H+ Mn2+ + 4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