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91385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与经济统计―统计指数(4)06938(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Statistic in practics 1一本原版外文专著有这样一个消息,中世纪的英国法律对凡偷窃12英镑的人将被处以极刑。然而若干年后,当一个小窃恰好犯了12英镑起点的偷窃罪后,却没有招致没顶之灾。这是为什么? 2有部挺叫座的名为离了婚就别来烦我电影,无论是题材还是演技都着实地热闹了一把。在去年元月份的一份报纸上见到了一则离了婚也要找你的社会新闻,它描述的是离婚家庭中单亲子女的抚养费纠纷问题。文中主人翁付某与常某于1986年11月离异后,孩子随母生活,被告作为孩子的父亲,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被判定每月只给孩子抚养费17元。后因价格上升和通货膨胀的暴发,原告的

2、生活发生极度困难,则先后经过1990年、1994年、1995年1996年四次诉讼,艰难地将抚养费提高到30元、50元、70元和90元。从统计的角度来看,法官在重新判定抚养费时,依据了何种统计方法?,2,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联想到今天的社会经济现实,不仅是离异夫妇抚养费,在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贪污、受贿的量刑定罪问题、社会保障补贴标准、个人收入调节税起征点确定,以及经济纠纷债权债务的清偿等很多方面都面临着一个指数化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正确理解统计指数的内涵、掌握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会用指数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3,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本

3、章重点 1、指数的概念与种类; 2、指数的编制; 3、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4、指数数列; 5、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经济指数。 本章难点 1、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原则; 2、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区别。,4,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一、指数的概念 1、指数(Index Number)的起源:1650年英国人Rice Voughan(R沃恒)首创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例 1700年 1710年 面包价格: 1便士/片 1.2便士/片 1.2/1=120% 2、广义的指数:反映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1)最初“动态变动”; (2)尔后 “空

4、间变动”; 甲地区 乙地区 人口数: 100万人 80万人 100/80=125% (3)现在 所有的相对数。,5,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3、狭义的指数: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1)复杂现象总体单位数与数量特征不可直接相加; 某商场销量: Q0(1999年) Q1(2000年) 电视机 1.2万台 1.5万台 1.5/1.2=125% 拖鞋 5万双 4万双 4/5=80% 乐百氏 20万瓶 30万瓶 30/20=150% (2)数量 指标(销售量); (3)变动:基期报告期; (4)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反映现象数量的变动方向与变动程度。,6,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二、

5、指数的分类 1、按反映的范围不同 (1)个体指数:反映单一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7,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2)总指数: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3)类指数:反映某类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8,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2、按指标性质不同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数量指标(q)变动的相对数。,(2)质量指标指数:反映质量指标(p)变动的相对数。,3、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 (1)动态指数动态相对数; (2)静态指数 其他相对数。 4、按计算方法不同,总指数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9,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第二节 综合指数 一、定义:先综合(+)、后对比( 、

6、)的方法总指数。 二、编制 (1)总变动指数; (2)数量指标指数; (3)质量指标指数; (4)综合指数体系。 例某农贸市场三种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单位:元、万斤),10,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试计算: (1)三种商品销售额的综合变动程度与变动金额; 分析一种商品销售额的变动:p0q0 p1q1; 三种商品销售额的综合变动:p0q0 p1q1;,11,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一)总变动指数,编制方法:先综合、后对比 综合指数。,12,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2)试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和影响金额。 分析商品销售额(pq)=销售量(q)销售价格(p) 三种商品销售量

7、的综合变动:q0 q1;,13,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二)数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使不同度量指标过渡到同度量指标的媒介因素。,14,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15,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文字解释尽管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变动不一,但总得来说,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上升了15.88%,使销售额增加27.75万元。 注:同度量因素不变的因素;指数化因素变动的因素。,16,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3)试计算三种商品销售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和影响金额。 分析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p0p1; 三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p0 p1;,17,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三)质量指标指数,18,第

8、四章 统计指数,STAT,价格:人们侧重关心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1今年、0 去年。,19,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质量指标指数编制原则:采用派氏指数编制。 文字解释:尽管三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不一,但总得来说,三种 商品的价格综合下降了16.05%,使销售额减少了32.5万元。,20,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四)综合指数体系 1、指数体系: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整体。 A、经济上的联系 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 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出厂价格 (pq)农作物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 (p q) B、数量上的对等关系,21,第四章

9、统计指数,STAT,2、因素分析,步骤:先右后左,先相对数后绝对数。 (1)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综合上升了15.88%,使销售额增加了27.75万元因素分析; (2)三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报告期比基期综合下降了16.05%,使销售额减少了32.5万元因素分析; (3)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2.72%,减少销售额4.75万元 总变动分析。,22,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3、指数体系的作用 (1)因素分析; (2)同度量因素时期的确定(数拉基、质派报);,23,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3)未知指数的推算 例某厂报告期比基期职工人数增2%,工业总产值增20%

10、,问全员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动? 解:找出指标之间联系 工业总产值=职工人数全员劳动生产率 符号化: pq = q p,24,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 一、综合指数的缺陷 1、资料获取:p1q1和p0q0较易,p0q1 极难; 2、计算及资料搜集工作量:当需反映相当多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时 非常巨大。 二、平均数指数的概念 1、定义: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计算总指数。 2、种类 (1)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数指数; (2)独立形式的平均数指数。,25,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 一、综合指数的缺陷,1、资料获取:p1q1和p0q0较易,p0q1 极难;

11、2、计算及资料搜集工作量:当需反映相当多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时 非常巨大。 二、平均数指数的概念 1、定义: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计算总指数。 2、种类 (1)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数指数; (2)独立形式的平均数指数。,26,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三、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数,1、销售额总指数(总变动指数),27,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2、销售量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28,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3、销售价格总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29,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4、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数指数体系,30,第四

12、章 统计指数,STAT,第四节 平均指标指数 一、定义:两个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得的相对数。,31,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因素分析,32,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二、平均指标指数的种类 1、可变构成指数(总变动指数的变形),33,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分析由于月平均工资与人数结构的共同变动,使总平均工资下降了1.72%,平均每人减少10元,该厂减少工资支出10000元。,34,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2、固定构成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变形),35,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分析排除工人结构的变动,纯粹由于月平均工资的影响,使总平均工资上升9.62%,平均每人增加50元

13、,使该厂增加工资性支出50000元。,36,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3、结构影响指数(数量指标指数的变形),37,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分析排除工人月平均工资的变动,纯粹由于工人结构的影响,使总平均工资下降10.34%,人均减少60元,该厂少工资性支付60000元。,38,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4、平均指标指数体系,39,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分析排除工人月平均工资的变动,纯粹由于工人结构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下降10.34%,人均减少60元; 排除工人结构的变动,纯粹由于月平均工资的影响,使总平均工资上升9.62%,人均增加50元。 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平均工资下

14、降1.72%,人均减少10元。,40,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第五节 多因素指数体系 一、概念 利税额=销售额利税率 =销售量销售价格利税率 总产值=职工人数全员劳动生产率 =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所占比重工人劳动生产率 qmp = q m p 二、编制原则 1、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 2、相邻两个指标的乘积需有实际的经济意义; 3、分析某一因素的影响时,后面诸因素固定在基期水平,前面诸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水平。,41,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例总产值=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所占比重工人劳动生产率 qmp = q m p,42,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第六节 现实中的几种经济指数 问题的提出

15、 1、综合指数与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数指数,在编制中需搜集全面的资料,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2、改进的思路,43,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一、零售物价指数 1 。定义:零售物价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2。零售物价指数编制的步骤 (1)调查地区和调查点的选择; (2)代表商品和代表规格品的选择; 选择原则:销售数量(金额)大市场供应保持稳定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所选的代表规格品之间差异大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3)价格调查方式 (4)权数的确定,44,第四章 统计指数,STAT,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1、定义:反映居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消费品和获取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的指数。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零售物价指数的类似,不同的是它包括消费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两个部分,其权数的确定是根据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构成确定的。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除了反映居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消费品和获取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1)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