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1279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南阳阳市市宛宛城城区区溧溧河河乡乡中中心心学学校校关关于于开开展展农农村村留留 守守儿儿童童教教育育和和管管理理工工作作总总结结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2012年5月2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 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根据南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对全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对全乡所有中小学校进行了调研。现将本次调研的详细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溧河乡有初中 2 所,小学 10 所,6 个教学点,中学 1

2、150 人,小学 2740 人。我乡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坚持政府通知入学制度,加强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坚持一视同仁对待在我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坚持和落实农村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与“三包”制度(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 。加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生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一)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我乡现有留守儿童 91 人,占学生总数的 2.34 %,其中小学 27人,占 29.67%;初中 64 人,

3、占 70.33%。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 18 人占 19.78%,双亲外出 73 人占 80.22%。在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中,交由祖辈照看的 81 人,占 89.01%;交由亲戚照看的 10 人,占 10.99%。(二二) )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服务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服务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3我乡现有寄宿制学校三所,其中小学一所,初中两所,覆盖人口达 1620 人,基本能够解决我乡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这三所寄宿制学校中,共接纳留守儿童 69 名,占全乡留守儿童总数的 75.82%。近几年来,乡中心学校利用办公经费的 20%,统一支配,多半资金用于寄宿制学校改善

4、寄宿条件,使寄宿制学校的寄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我乡要求农村寄宿制学校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管理问题,在学校老师的监护下,学习质量有保证,生活水准有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安排好课余活动,特别是课外活动,更要统筹谋划、精密安排,做到有条不紊、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尽最大努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建立了寄宿安全系列管理制度,学校与寄宿管理人员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实行了安全目标责任管理。为保证制度严格和全面落实,各校还建立了领导值班制和定期检查制,经常对寄宿部所属的

5、食堂、学生宿舍、学生作息状况、留宿离宿情况进行检查调研,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了寄宿学生的人身安全。所有寄宿学校为学生安装了免费亲情电话,设立“倾诉信箱”,建立了 24 小时亲情联系热线,确保了学生与家长间的即时沟通。创设了良好的住宿环境和生活条件。三是专门为寄宿学生免费开辟“与家长视频聊天”服务,确保寄宿学生“静得下心、留得住人、学得了知识,学会了做人”。 在寄宿学校,加强亲情教育、理想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好课前温习、课后补习和结对帮扶。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看录像、听听新闻、下下棋类、写4写钢笔字毛笔字、背一些古诗、搞一些手抄报、组织几次各种形式的比赛等。( (三三) )教育教学管理情

6、况:教育教学管理情况:为了准确及时掌握我区“留守儿童”的所有信息,便于找准每一个“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利于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为了防止“留守儿童”辍学,我们建立了 “留守儿童”动态检测体系。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初,我们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对辖区内的所有“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绘制“留守儿童”摸底情况登记表,对没有上学的适龄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劝学责任包保制,并建立劝学包保工作台账。二是要求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家长姓名、详细地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等。三是对“留守儿童”身份发生转变的学生进行统

7、计造册,对新增的“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批注。四是要求所有信息表格及时上报。1 1、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建档和管理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建档和管理情况;我乡积极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信息体系。为全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确保留守儿童入学率达 100%,他们的受教育权真正得到了保障。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要求各学校将辖区内的留守儿童逐一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信息档案。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个人爱好特长,家长或监护人姓名、外出地点、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都要掌握全面,了如指掌。同时,要建立留守儿

8、童成长记录档案袋。5对每一位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情感取向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定时不定时地跟踪记录,及时归档、分类管理,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与管理。对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每天挤出一课时与留守儿童交流、每周走访一个留守儿童家庭、每月与他们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敦促留守儿童每学期写一封亲情信。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关怀等制度,在学校设立了配有亲情电话、专用视频的“留守儿童之家” ,对帮教老师、帮学同伴、帮扶干部进行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 2、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心理健康教育

9、、行为习惯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和自护自救等教育开展情况;和自护自救等教育开展情况;我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健康课教学和学科渗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室”,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同时接受心理咨询。三是建立心理偏常学生档案,采取正确引导、对症下药、区别对待、环境干预、循序渐进的策略进行疏导,矫正。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乡学校长期坚持的系列教育内容。为了促使“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在原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责任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思想上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我们对“留守儿童”中出现的“问题

10、学生”加强了个案分析和教育研究,要求教师对这些学生区别对待,提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策略,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6充分利用健康课这个主渠道,深入开展青春期教育。重点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宣传、青春期体征正确认识等。针对“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和关怀的缺失,我乡要求学校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热心家长好老师”主题实践活动:主动为学生解疑释难,帮助学生认识并珍爱生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护自救能力差的特点,我们采取营造氛围、强化知识、重视技能的策略有序推进。一是在校园内,广泛运用文化橱窗、校园广播站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安全知识宣传。二是利用主题班(队)会、安全知识

11、讲座等形式进行安全和自护自救教育。三是深入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应急逃生演练。有效增强了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3 3、 联系卡联系卡 、 “三包三包” 、 “一对一一对一”教育帮扶等制度落实情况。教育帮扶等制度落实情况。为了给“留守儿童”创设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让他们享受与其他孩子一样接受同等教育和共同成长的权利,教师就必须付出比教育其他孩子更多的、更艰辛的劳动。而这些付出仅仅靠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建立促进工作落实到位的相关制度。几年来,我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教学管理中,建立并落实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我乡针对各校的留守儿童情况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

12、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把爱心爸爸或者爱心妈妈以及班主任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并根据学生7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为了防止留守儿童失学,我乡实行了“三包”措施,即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以此关爱学生,让他们回到课堂。学校校长对本校的“留守儿童”能做到三个“一口清”即:人数一口

13、清、信息一口清、管理一口清;班主任能够做到“四个到位”即:信息摸底统计到位、关心学习生活到位、教育服务到位、帮教扶助到位;教师能做到“五个明确”即:包保对象明确、帮教目标明确、包保内容明确、包保过程明确、包保责任明确。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

14、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四四) )校内外结合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校内外结合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情况:1 1、构建、构建“三位一体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情况;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情况;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的实际出发,按照要求,着力打造“留守儿童”“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教育8的独特作用,适时开展家庭教育、爱心教育、伦理教育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父母远去,爱心却无处不在。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

15、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 2、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净化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净化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预防和杜绝对农村留守儿童不受侵害情况。生活环境,预防和杜绝对农村留守儿童不受侵害情况。充分认识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家庭安宁幸福的重要性,成立了关爱留

16、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效果“六落实”。要求学校为流动人员的子女打造上学的绿色通道。组织近 100 名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并实施希望工程资助贫困留守儿童。成立“爱心妈妈联盟”,为留守儿童献爱心,与学校结对帮扶贫困生,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每月对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进行清理整顿,根治“黄、赌、毒”对孩子的污染。乡文明办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为青少年营造文明、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提供优惠和免费服务。乡关工委、综治办联合在学校开展建立青少年维权投诉站活动,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三、主要问题:三、主要问题:由于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9内,外出流动人口将会进一步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将会进一步增多,这无疑会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大更多的压力,同时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从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顾孩子的一切。根据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