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0957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血管病研究进展,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吴渝宪,到目前为止,脑血管病仍是公认的死亡率较高的病种之一,其发病率为120180/10万,病死率为80130/10万。对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治疗和康复,一直是我们努力探求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遗传学、神经分子生物学、血管内介入治疗、新药研制等的迅猛发展,随着脑血管病治疗模式观念的转变和微创治疗的引入,使我们对脑血管病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拓展。,由于脑血管病包括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所以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内容浩瀚,但综观始末,脑血管病的研究始终是沿着一条主线在发展,即流行病学、病理损伤机制、诊断、

2、治疗以及功能康复等几大方面的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后继续探讨和研究脑血管病发展的方向。本文拟就这几方面的新进展作一阐述。,CVD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研究包括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分析、分级预防(一、二、三级预防)等诸多内容,涉及到社会学、神经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多科领域,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重要工具,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现已发展成为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加大了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防治,使他们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最近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意大利以及苏格兰等国相继开展了对脑卒中患者和危险人群的大型注册研究,并建立起相应的

3、卒中资料库,这是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对脑血管病进行的战略性研究。而我国可用于脑血管病防治的社会资料还十分匮乏,我们应积极进取,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能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因素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年龄、性别、种族、高盐、肥胖、炎症、血液流变学异常、吸烟、嗜酒、口服避孕药、精神紧张甚至TIA等都被列为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目前研究还证实,遗传因素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故有人将高血压家族史、卒中家族史也列为危险因素,已阐明,脑血管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4、。,脑血管病遗传方式的遗传学特征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有卒中症状遗传性的研究(即单基因卒中);单基因卒中在青年中多见,是由于单基因的缺陷导致心脏栓子、大动脉病变、血液学异常、线粒体异常、离子通道异常以及结缔组织异常等,从而引起卒中。,另一类是对卒中本身的遗传学特征的研究(即多基因病变)。因为引起脑血管病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其发生同样有遗传因素参与,同时另有一些基因还直接参与了脑血管病的形成,这样在脑血管病的每一步病理过程中都可能存在遗传的影响, 符合多基因遗传的特点。多基因卒中在中老年中多见。,CVD病理损伤机制,急性脑卒中后神经细胞直接遭受到出血或缺血的损害,脑组织将

5、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由于脑出血和脑缺血发病形式不同,其脑细胞发生病理变化的过程也各异,但在某些方面它们是有共性的。,脑缺血: 缺血后脑组织的供氧中断,神经细胞随即出现能量耗竭、糖酵解引发乳酸堆积、细胞内外的离子稳态遭破坏、神经介质的异常释放、一氧化氮和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以及再灌流后氧自由基对脑细胞的进一步损害。这些病理、生化改变一环扣一环倾泻而至,形成瀑布效应,对脑的损害是多环节的。,由于实验发现全脑缺血后各脑区细胞发生坏死的程度轻重不一,以及脑缺血再灌流后一周左右仍有部分脑区半暗带出现神经元死亡,近几年来有人就提出选择性神经细胞坏死和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的理论,脑缺血后的半暗带和治疗时间窗

6、更受到大家关注。缺血后是否脑梗死取决于脑血流量下降程度及缺血时间,取决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侧支循环如何,取决于是否发生在脑组织的易损区。是否在有效治疗时间窗内(实验证实治疗时间窗为36小时内)进行了救治。,最近有人又提出了细胞凋亡学说,细胞凋亡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由基因调控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是机体代谢的主动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和调控。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包括了TRPM2、CED、BCL、ICE及P53等,脑缺血后出现的能量耗竭、乳酸堆积、一氧化氮和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以及再灌流后氧自由基的增加,都是激活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不利因素,其结果是加快了细胞正常死亡的进程。,而坏死是

7、指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被动死亡过程。诸多实验已证示,脑缺血中心区多为细胞坏死,半暗带多为细胞凋亡。这对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现象作了很好的解释。,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次短促的发病过程,颅内压急剧升高,致血肿周围脑组织受压,使病灶区血流量明显降低,血氧含量明显减少,实验观察到出血后30分钟血肿周围脑实质即出现海绵样变,由于红细胞侵润,6小时左右脑组织即出现坏死。,血肿对脑组织的机械挤压,使周边脑组织同样存在缺血缺氧,造成微循环障碍。脑缺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化改变在血肿周围脑组织中都有发生,如只注重脱水治疗,不注意及时补液,则必将使血液进一步浓缩,导致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

8、、纤维蛋白原进一步增高,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更加重出血灶周围组织微循环的障碍。,所以有人提出在脑出血恢复期,可酌情使用活血化瘀治疗。由于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是导致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所以对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最近发现,脑水肿形成机制主要有几个方面:,(1)脑出血后早期,由于血肿中蛋白和一些大分子物质渗入血肿周围脑组织,使局部渗透压升高,致使血液中水份向脑组织渗透,导致细胞间水肿,即物理性水肿。另外由于出血肿时伴大量凝血酶的释放 ,引起神经元去极化,细胞内外离子稳态失衡,血脑屏障遭破坏,导致细胞内水肿。早期的这种变化发生在脑出血后几小时48小时之间,(2)脑出血的后期

9、,大量红细胞溶解所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催化了各种氧化和过氧化反应,其分解产物氯化血红素和铁离子也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进一步导致延迟性脑水肿的发生。另外,凝血酶、游离血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聚集的白细胞所产生的自由基和各种蛋白水解酶也是加速神经细胞凋亡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血肿除损害脑本身出现偏身运动、感觉障碍外,还要引起一系列脑源性内脏疾病,如影响到体温调节中枢可有体温的异常改变;影响到糖代谢中枢可使糖代谢紊乱;影响到植物神经中枢则可发生胃肠道应激性溃疡及脑源性肺水肿,所以及时清除血肿是治疗最关键的一步。,脑血管病的诊断及监测,随着TCD、CT、MRI、MRA等的广泛临床运用,脑血管病的诊断技术已

10、十分成熟,但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预测的过程中,仍需要对一些生化指标进行动态观察,以便指导临床治疗。,目前临床能检测的一些生化指标有: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抗心磷脂抗体、蛋白C(PC)、蛋白S(PS)、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肽、PGI2、TXA2、同型半胱氨酸(HCY)、N乙酰神经氨酸(NANA)、D二聚体、tPA、PAI、核因子(NF)、NO、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各种血小板活化因子(如血小板42b、62p等)以及白介素各种成分(IL-n)等。,最近的研究还发现:溶血磷脂酸在脑血管病的诊断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溶血磷脂酸的释

11、放特点,它有可能作为一个分子标记物,标示血小板等细胞的活化程度,预警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在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除常规的TCD、CT、MRI、MRA及DSA应用外,又有一些新的影像学技术问世。如磁共振谱(MRS)能对1H、13P、13C、23Na等原子核进行频谱分析,以提供体内重要的生化物质代谢信息。功能性磁共振(MRF)能对各脑区的生理功能进行测定。弥散张量共振成像(DTI)能对神经轴突是否变性进行测定。超声灌注成像(UPI)能超早期检测缺血脑组织病灶范围。,ECT是现代影像核医学重要的诊断技术,可分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12、PET)。常规脑血流量检查依赖SPECT,各种负荷多次反复的脑血流量测定和微量物质代谢依赖PET。激光多普勒(LDF)是一种无创性快速组织血流测定方法,可连续、实时检测脑皮质微循环情况。,这些功能影像诊断技术和分子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更深入了解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成为可能,也有利于我们的临床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脑血管病的治疗,脑血管病的治疗是研究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脑出血和缺血的治疗不尽相同,但两者在治疗的总原则上是一致的,即都需要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原则,都强调早期治疗、联合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的原则。,脑缺血治疗: 脑梗死患者入院后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

13、平衡、调整血压、监测心肾功能等的一般性处理外,临床上还应用多种药物血塞通、丹参液、灯盏花、水蛭素(脉血康)、三七(活血通脉片)等 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治疗,以改善微循环。降纤治疗仍然有效,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小板聚集率、有效降低血黏度,对高纤维蛋白原患者更适用,常用降纤药物有蝮蛇降纤酶、纤溶酶、巴曲酶等。,抗凝治疗的效果,临床仍有争议,目前使用药物有法华令、低分子肝素钠(LMWHS)、藻酸双酯钠(PSS)等,适应于有心脏疾病或进展性卒中患者,治疗应在大型医院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溶栓治疗仍受到临床关注,它是疏通血管、缩小梗死灶、减轻脑水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溶栓治疗重要的一

14、点是严格掌握好治疗时间窗(发病6小时以内),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即CT片上无低密度灶和出血灶(UPI最适合)、患者无出血倾向、无手术、抗凝和血凝异常的病史。,目前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有以下几种: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甲氧苯甲酰化纤维蛋白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scuPA)。,脑保护剂治疗一直是脑血管病治疗的研究热点,治疗目的主要是干预半暗带发生的病理生化级联反应,由于脑保护剂的药效是在分子水平起作用,故不同药物能阻断不同的病理损害途径,,目前使用的脑保护剂主要有以下几

15、大类: (1)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 Selfotel(CGS19755)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Aptiganel、右美沙芬、Remacemide(FPL12495)、 MK801、地佐西平、Cerestat(CNS1102),甘氨酸位点拮抗剂 Gavestinel(GV150526A)和多胺位点拮抗剂Eliprodil(依利罗地)。谷氨酸释放抑制剂有罗吡唑、苯妥英、丙戊茶碱及拉莫三嗪等。,(2)钙离子拮抗剂: 此类药物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达罗地平和伊拉地平等,对在病理情况下阻止大量钙离子流入细胞内起到保护作用。 (3)自由基清除剂: 由于缺血后再

16、灌注,细胞脂质过氧化增强,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加重了神经元的进一步损害。故临床上常使用自由基清除剂进行治疗,常用的有维生素E、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松果体激素、雌激素、铁络合剂、依达拉奉、U101033E、依布硒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等。,(4)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现在试用的药物有7硝基吲哚、氨基胍。(5)神经营养因子:这类药物是指能参与神经组织发育、成熟及功能的蛋白质多肽物质。主要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节苷脂(GM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TGF) 等。,(6)其他:临床上还常使用脑复康、活脑舒、胞磷胆碱、血小板活化因子、纳洛酮、1,6二磷酸果糖以及非药物性措施如亚低温的脑保护性治疗。,值得提出的是,脑保护剂治疗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中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以至于循证医学将一部分脑保护剂药物列为基本无效(如钙离子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等)。我们认为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因可能与某些因素有关,如动物的高均质性和各患者的异质性差异问题、样本量大小及标准化控制问题以及治疗时间窗的掌握问题等。尽管如此,脑保护剂在脑卒中治疗方面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延迟脑细胞的死亡,使我们赢得治疗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