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0857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懂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让供给侧攻坚扬起市场风帆,2016年两会审议“十三五”规划的关键点,在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经济建设领域,一项紧迫任务是在未来五年优化供给侧、提升市场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对于供给侧改革,现在有各种解读。,从国情出发,我们可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

2、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自2015年我国就已经开始了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公式,如果放在民生的视角看一点都不复杂,不过就是为民众的幸福度、获得感打造更可靠、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通俗地讲,有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与“僵尸企业”,生产出来太多的东西没人要、实际也卖不掉,那就毫不犹豫坚决处置。而有些群众急需、企业又难以提供的产品与

3、服务,那就给予必要的政策激励,不能再靠海淘、代购、境外抢购来满足失衡的需求了。,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比如,如果产

4、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听取代表意见,并发表重要讲话。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习总书记结合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等许多新论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如何打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5、革这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再次就这一重要发展战略提出了新思路、新论断,并要求把握好这“五对关系”。他还指出,要“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习近平要求把握好“五对关系”,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提到的把握好这五对关系各有侧重,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具体的思路。 1.把握好“加法”和“减法”,主要指的是如何调整结构,进行创新,淘汰落后产能;2.把握好当前和长远,主要谈“供需”,一般需求管理更强调近期,而供给管理更强调长远;3

6、.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主要围绕改革的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指出我们推进改革不能操之过急;4.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指的是改革的着力点,当前主要矛盾是调结构,结构调整好了,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5,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主要针对的是政府简政放权,供给是企业供给,不是政府供给,政府应该促进微观主体的活力。,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

7、,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

8、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的外资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

9、”,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做好“加减乘除”。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五大重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非常多,但病根都是体制问题。无论是处置

10、“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升有效供给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的根本办法都得依靠改革创新。 比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必须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必须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才能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 同时要看到,完成这些重点任务,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有人担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冲击,社会能否承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

11、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拿“僵尸企业”来说,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显然,必须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推进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比如,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12、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要避免投机取巧。我们只有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下定决心,硬碰硬地干下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从目前情况看,对这个大逻辑的认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是好的。 第二种是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流于口号化。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 第三种是很不适应,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排除干扰,心无旁骛,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研究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产力能否解放好、发展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 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