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90674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行残疾人辅助器具(ppt)(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行辅助器具学习班,学习内容:,董理权中残联辅助器具中心 残疾人辅助器具技术理念 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现状和发展 刘建宇中康 肢体残疾运动功能残疾障碍及评定方法 脊髓损伤的辅助器具应用,学习内容:,王蕴平中残联辅具中心 辅助器具基本概念 助行器的应用技术 轮椅的使用 戴东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 偏瘫残疾人辅助器具适应技术 脑瘫残疾人辅助器具适应技术,个人小结,理念 技术,理念,什么是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的作用什么? 什么是辅助器具服务? 辅助器具是不是只为残疾人服务?,残疾人辅助器具定义:,凡是能够有效地弥补或代偿人体因残疾而减弱或丧失的那部分功能的器具。,什么是辅助器具服务?,辅

2、助技术服务是指能直接帮助残疾人在选择、获得或应用辅助技术装置方面的服务 (1)帮助残疾人配置适宜的辅助器具。一是个人的康复目标和需求,二是辅具的评估和选配。 (2)辅助技术选择要有利于残疾人的残余功能得到利用和改善,而不是损伤和使其丧失现有的功能。 (3)提出辅助器具的需求。 (4)宣传普及知识,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辅助器具的作用:,预防 补偿减弱 替代失去 改善 自理生活的依靠 全面康复的工具 回归社会的桥梁,辅助器具是不是只为残疾人服务?,障碍面前每人都平等! 残疾人辅助器具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手段 健康人辅助器具给生活带来方便!,通用设计,是指对于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是

3、尽最大可能而向所有的使用一种创造设计活动,又名全民设计、全方位设计或是通用设计。 无须改良或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的产品、环境及通讯 用品用具 辅助器具 辅助技术 辅助产品,技术,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分类 各类残疾的适配技术,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分类,个人医疗的辅助用具 04 技能训练辅助器具 05 矫形器和假肢 06 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 09 个人移动辅助器具 12 家务管理辅助器具 15 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 18 通讯、信息和讯号辅助器具 21 产品和物品管理辅助器具 24 用于环境改善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 27 休闲娱乐辅助器具 30,众多规格产品,743支类,13

4、5次类,11主类,技能训练辅助器具,矫形器和假肢,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家务管理辅助器具,产品和物品管理辅助器具,用于环境改善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休闲娱乐辅助器具,辅助器具适配原则:,强调舒适不是固定 选的合适、灵活使用、安全使用 省力原则 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能-不能-还能 潜能-意愿,助行器功能 助行器的选择要素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 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助行器,助行器功能,助行器具的功能: 支撑体重 提高肌肉力量 保持站立平衡 辅助行走训练 补偿和提高行走能力,使用人群 偏瘫、骨科术后、截肢、儿麻及行走困难的老年人,助行器的选择要素,承重能力 站立能力 平衡能力

5、 上肢控制能力,双臂操作的助行器,特点: 支撑点多,支撑面积大,支撑力和稳定性强 减轻下肢负重,保持身体平衡 行进速度慢,上下楼梯较困难 适用于下肢有支撑能力和迈步能力,肌力弱、平衡和协调能力较差者。,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四角框式助行器 稳定性高 需要抬起助行 主要上肢功能健全,下肢平衡能力较差,如下肢骨折的,双臂操作的助行器,阶梯框式助行器 具有体位支撑扶手 可借助低位支撑扶手从坐位到站位,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差动框式助行器 装有铰链 能交替进行,速度比普通框式助行器快,稳定性差些 用于上肢肌力较差,有一定平衡能力者,双臂操作的助行器,两轮助行器 前面有固定脚轮,后面的支撑垫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和防

6、滑性能。 较易推进,具有很好的方向性,使用者可以靠推动助行架前移。 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无法将助行器提起的使用,如老年人。,双臂操作的助行器,框式两轮助行器 呈框式结构的两轮助行器。 使用中身体重心更靠近助行器,稳定性能优于两轮助行器,可用脊髓损伤步行训练。,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四轮助行器 四个轮子的助行器 移动更加灵活,行动速度较快,一般装有制动装置和休息座椅 适用于室外使用 其稳定性较低,具有较好平衡能力,双臂操作的助行器,框式四轮助行器 四轮助行器 重心更靠近助行器,稳定性较四轮助行器好 适用于室内和训练,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前臂支撑台式助行器 前面支撑台 不需要抓握,将手部置于平台 用于关

7、节炎,手部握力不足者,高龄者,双臂操作的助行器,稳定性比较:小到大 差动狂死 四轮 两轮 折叠框式 固定框式 助行器高度的确定方法,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单臂操作 设计原理为减少下肢承重 支撑点少,支撑面积小,承重和稳定性都较助行器差 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便于携带 适用于平衡能力较好者 使用广泛,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单臂手杖 轻、巧 适用于步行不稳、轻度肢体功能障碍者 S型手杖具有助起功能 座椅手杖座椅面积小,底部不够稳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单臂助行架 比四脚手杖宽大的支持面积,在单臂操作的助行器中稳定性能最高 用于站立和行走需要稳定支撑者,单臂操作的助行器,三足手

8、杖 适用于平衡能力稍欠佳、使用单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四足手杖 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单臂操作的助行器,肘杖 减轻患肢负重的40-50% 较腋杖轻便、灵活、使用方便 不会对腋窝内臂丛神经损伤 前臂支撑拐 关节炎、骨折、挛缩,无法用腕关节承重者,可将前臂固定于支撑架,单臂操作的助行器,腋杖 可减轻下肢负重的70-80% 提高身体平衡性侧向稳定性 使用者要有足够的握力 使用者着力点是腕关节,腋托是把握方向,如受压易造成腋窝的挫伤及血管和臂丛神经的损伤,单臂操作的助行器,稳定性越小,速度越快,所需的站立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要求则越大

9、持杖高度,轮椅,轮椅应用技术的要素 了解 人谁用 了解 轮椅构造功能应用 了解和掌握轮椅选择、评估适配的方法和技能 人应用适合的轮椅,轮椅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安全性 稳定性 功能性 舒适性 尺寸,姿势,轮椅设计于选择的要素,移位,驱动,轮椅的结构于部件,基本结构 驱动系统 制动系统 支撑系统 姿势支撑系统,轮椅的结构于部件,基本结构 驱动系统 制动系统 支撑系统 轮椅支架,轮椅的结构于部件,轮椅支架 材料-钢制、铝合金、轻金属 结构-固定、折叠,轮椅的结构于部件,轮椅大轮 轮胎 充气、实心橡胶、空心橡胶,轮椅的结构于部件,驱动系统-轮椅脚轮 材料:多为实心 尺寸:5-20cm 直径大:减震舒适,

10、越障碍物能力强,降低滚动阻力,适合室外使用 直径小:转弯半径小,易于快速转弯,减震差,适合室内和运动,轮椅的结构于部件,制动系统-制动器 驻车制动器 将轮椅锁住无法转动 行驶制动器 用于护理者,防止轮椅向后滑动或减速,轮椅的结构于部件,制动系统-制动器 注意要点: 驻车制动器必须安全可靠,移入或移出轮椅时需将双侧大轮制动 地面脚滑,轮胎压力低,轮椅仍可能移动 制动器移动后手柄的高度超过座面,影响侧向移位,轮椅的结构于部件,支撑系统-扶手 扶手过低:躯干前倾、疲劳增加、呼吸受影响 扶手过高:起不到支撑作用身体下滑、肩胛骨抬高造成不良姿势、影响驱动,轮椅的结构于部件,支撑系统-座椅 过深:前缘会挤

11、压膝盖后部,骶骨受压 过短:大腿支撑不足,末端后部大腿压力过大,向前滑动 过寛:驱动困难,不良姿势,轮椅的结构于部件,支撑系统-靠背 靠背高度:基于坐姿稳定性需求和活动需求 一般位于肩胛骨下方,腋下10cm 低靠背躯干支撑少,有助于驱动,会引起疼痛、躯干变形等,靠背要保证腰椎支撑 高靠背位于肩峰平面,轮椅分类,驱动需求 驱动轮位置于驱动 标准:轴心位于靠背杆的正下方,兼顾操作和稳定性 后置:轴心位于靠背杆的后下方,强调稳定性,轮距增大,不利于操作 前置:轴心位于靠背杆的前下方,转向灵活,易于抬起,过阶差,稳定性差,轮椅分类,驱动方式 自行驱动 双手驱动 单手驱动 足驱动 他人驱动 有把手 轮子小 无手圈 摇杆推进(电动的),轮椅分类,使用人群基本结构的分类 标准结构轮椅需要髋关节弯曲90度 偏瘫者轮椅座椅距地面近,以便进行足部推进 轻型轮椅有较好的驱动性能和速度,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姿势稳定性,如低位的脊髓损伤 截肢型驱动轮椅装防翻轮 单手驱动轮椅使偏瘫患者使用同侧的两个手圈驱动轮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