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90533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仓配管理说课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被安排在两年制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是在管理学原理、统计基础、物流学基础、物流信息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学、物流成本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为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运筹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 课程定位,本课程实践定位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的高职教育理念为依据,定位于社会岗位的需求,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仓储与配送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第一部分 课程定位,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培养目标为:通过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

2、使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基本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够在物流企业中具备以下能力:(1)草拟仓储合同的能力;(2)根据仓库管理流程进行仓储作业管理能力;(3)商品养护及仓库安全管理能力;(4)库存管理能力;(5)配送中心内部规划布置能力;(6)配送线路优化能力;并能最终考取相应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并达到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2、工学结合的理念; 3、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理念; 4、注重学生积极能动性的理念; 5、培养学生专业能

3、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理念。,第三部分 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思路 1、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2、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3、适用于物流师证书培训4、适合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思维模式5、针对学生特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三部分 课程设计,(三)课程设计内容1、教学内容的设计具体示例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仓储经营实务;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配送中心运作与规划布置。 课程难点:仓储作业管理;配送中心运作与规划布置。,第三部分 课程设计,解决方法:(1)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的方式将复杂 的仓储与配送运作过程形象化的表现; (2)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室仓储教学软件,让学

4、生重点掌握商品出、入库、盘点等相关单证的填制和业务流程; (3)结合大量的案例教学、实地教学及参观形式,让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先进技术和实用技巧; (4)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学生可浏览网上课件,通过在线考试、在线答疑的方式,加深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充分发挥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对象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一)课程实施对象,08级物流管理专业 A、B班,(二)教学资源,1、师资力量 2、教材与教学资料的选取 3、教学内容的选取 4、实习实训条件,(二)教学资源,1、师资队伍 2、教材与教学资料的选取 教材:中国劳动与社会

5、保障部出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训 其它教学资料: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理论教学大纲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践教学大纲,(二)教学资源,3、教学内容的选取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采用任务导向的方法进行知识模块设计,分为3个模块,9个教学情境(1)基本技能模块:仓储概述、物流仓库设备、配送概述; (2)技术技能模块:入库过程、保管过程、出库过程;配送组织; (3)发展技能模块:仓储规划、库存管理,(二)教学资源,4、实习实训条件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三)教学方法,(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 2、电话和电子邮件答疑

6、3、网络教学4、利用物流企业的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五)考核方式,鉴于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本门课程采用阶段式“教、学、练、考”四位一体考核方法。 1、“识记+领会”阶段,即知识层面-阶段式闭卷考试,试卷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 2、“简单应用”阶段,即技能层面 -阶段式团队工作过程考试,采用现场操作考核形式,考试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3、“综合应用” 阶段,即技能层面+发展层面-贯通式团队工作过程考试,采用现场操作考核形式,考试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第五部分 课程教学特色,(一)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式本

7、课程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仓储与配送企业岗位分析研究后,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了解构和重构,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性。 (二)采用任务驱动法 本课程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以货物在仓库内的流动过程为依托,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完成任务,完成任务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 课程主要以“知识+技能”形式进行,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交叉进行,由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中学习技能,技能中提升理论。,第五部分 课程教学特色,(四)做到

8、教、学、练、考一体化 此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完再考”的模式,采用“教、学、练、考一体化”的模式,即教师对学生所完成任务进行点评后,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及现场模拟操作,学生学习到知识点后即可到实验室练习,待情景学习完毕后,即对其简单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做到了“学完就考”,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及时提升。 (五)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根据仓储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岗位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在强化课程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岗位道德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分析判断、表达沟通、系统思维、团结协作、灵活创新等多项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第六部分 课程的改革

9、方向,1、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在对物流企业调查研究基础上对课程进一步进行解构和重构,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建立学生主动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2、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适应高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开展本课程实行工学交替的试点工作。 3、改革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是按行业企业标准和实际生产岗位要求布置场地、设备,建立仿真的职业训练氛围。二是走校企合作之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具有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有万柏林物流中心、晋中田森超市等企业。,第六部分 课程的改革方向,4、教学资源建设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并建立课程网站,便于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5、教材的建设本专业教师应积极承担学术研究及教改工作,并参与生产实践,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积极开展自编教材工作。,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