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90323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pptx教学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修1 经济生活,考点考向概览,名师点睛 一个关系: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一个治本之策: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三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种手段: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及其运用,高考复习策略,1、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考点一、市场与计划,(1)资源-拓展知识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基本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包括技术、信息、人才、文化、环境、信用等资源。其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是重要

2、的资源,环境是稀缺的公共资源。,(2)资源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内容,方式,一是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二是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必要性,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人类社会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合理的安排,考点一、市场与计划,考点一、市场与计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B、充分利

3、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三种发展动力。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C、正确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生产环节,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在分配环节,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在交换环节,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规、扩大进出口贸易等;在消费环节,通过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引导合理消费等,都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考点一、市场与计划,2、资源配置的方式(手段):计划和市场。,【特别提示】 A、市场是资

4、源配置的基础,计划只是辅助手段。 B、不能将国家的计划调节和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割裂开来,国家的计划调节是建立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之上的,同时双弥补了市场调节的弊端,二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C、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也就是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考点一、市场与计划,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和竞争,考点二、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缩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退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进行的。 (1)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

5、资源配置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减少供给,刺激需求。 (2)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 (3)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在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 市场机制就是在上述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如何实现的?,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考点二、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市场配置资源优点,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

6、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3.市场经济的缺陷和不足,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不正当经济行为,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事后调节,时间差,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资源浪费,经济波动,资源浪费,经济波动,考点二、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2012高考江苏卷)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7、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解析】电脑制造行为没有人规定和指挥,体现的是价值规律的指挥棒作用,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本身说法是片面的;B不能说明“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与题意无关;D本身说法错误,不选。,C,牛刀小试,(2011高考广东卷26)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的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社会收益为1.0

8、亿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 【解析】企业投入0.2亿,避免罚款0.4亿,产生社会收益11.0亿,体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符合题意;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市场,A错误;污染是市场市场自发性调节下,企业追求自身利益造成的,需要企业承担责任,B错误;D本身说法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不选。,C,牛刀小试,(2012吉林模拟)2010年腾讯和360之间挑起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牵扯面最广的一场“战争”。腾讯与360之争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了绑架用户当筹码的地步,社会

9、影响极坏,实际上这两家企业都是为了各自的商业利益。这说明( )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引发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 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带来资源的浪费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应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A B C D 【解析】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利益而牺牲消费者的利益,属于市场自发性的体现,故正确。同时也凸显了对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故正确。盲目性主要指企业盲目生产,排除。滞后性主要指市场对经济信息反应滞后,此题无体现,排除。,牛刀小试,D,考点三、规范市场秩序,1.市场作用、市场秩序、市场规则之间的关系,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

10、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而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三者关系如下图:,维护市场秩序的意义,(1)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与主要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必须遵循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考点三、规范市场秩序,内容,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必要性,重要性,原因,考点三、规范市场秩序,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生存竞争具有至

11、关重要的作用。,内 容,建立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考点三、规范市场秩序,国家,参与者,要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尽快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任务),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规则,措施,如何维护市场秩序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

12、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如何维护市场秩序,国家,企业,消费者,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 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规则,措施,(2012郑州质检)面对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政府必须(

13、 ) A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B发挥宏观调控在市场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D树立诚信观念,遵守社会公德 【解析】解答此题强调行为主体:政府。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故答案为A。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排除B。C属于企业的行为。D属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行为。,牛刀小试,A,(2012珠海考前质检)2012年初,我国有关食品安全专家进行了一次网上投票,选出2011年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在评选出的十大事件中,60%是由于企业违法乱纪、不诚信造成的,20%属于食品标准有问题,20%属于食品安全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下列建议

14、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和引导 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要通过市场规则和宏观调控来制约 C.要加强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 D.要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牛刀小试,A,(2012武汉市5月训练)以生产l万粒药用胶囊为单位,使用质量好的明胶原料生产的胶囊价格在150元上下,而使用不合格工业明胶生产的价格仅六七十元,这些劣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为了降低成本,多家知名制药公司使用不合格胶囊。对这些企业上述行为合理解释是 这种行为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能够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15、使用劣质材料降低成本是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不完善,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企业违法行为 企业经营者诚信素养缺乏,不注重树立和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 A B C D,D,(2012福建龙岩5月检测)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但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我们发现,道德“病”了,雷锋精神缺失。在生活中,地沟油、毒胶囊等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全社会道德问题的大讨论。但道德风尚的转变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持久营造。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全社会如何共同建设、持久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1)应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16、,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考点五、宏观调控,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必要性),(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2、宏观调控的涵义、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