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0304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端正根本态度 密切官兵关系 做个让战士服气的带兵人去年来,支队党委在全市消防部队持续开展了以弘扬和培育“五种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警魂教育, “五种精神”激励着林城消防官兵积极投入到“走前列、树旗帜,争当龙头支队”的实践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全市消防部队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健康轨道。细细分析基层部队发展现状, “不和谐的官兵关系”问题成为影响部分基层单位更好更快发展的绊脚石。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跟大家进行交流。一、和谐官兵关系对于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部队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官兵关系。军队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官兵关系,与部队的战斗力、凝聚力息息相关。能否搞好官兵关系,关键在军

2、官。三国时期一声怒喝便能吓破敌胆的“猛张飞” ,没有倒在两军对垒中,而被自己的士兵所杀,主要原因就是他把士兵当成附属品,随意大骂羞辱士兵。这方面的教训真是枚不胜举。在美军侵越战争中,美国军队约有 5600 名军官阵亡,其中有 1013 名军官是被所属士兵打黑枪而亡的,占死亡军官数的 18%,几乎每一次战斗,都发生过类似的凶杀2案。就连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们也都深刻地认识到军队要搞好官兵关系的重要性,试图缓解这种矛盾。二战时期的风云任务、常胜将军、 “血胆英雄”巴顿,只因求胜心切打了一名怯战士兵一记耳光,差点送交军事法庭,后来不得不为自己的过失向几万名士兵赔礼道歉和引咎自责。我军自建军以来,

3、就极为注重良好官兵关系的确立和巩固。官兵时间生死与共、和谐一致,形成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坚不可摧的战斗力,是我军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新的历史时期为我军树立良好的官兵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予以解决。二、目前我市基层部队官兵关系的主要不良表现一是官僚作风,忘兵舍源。一是官僚作风,忘兵舍源。有的干部对“军队的基础在于士兵”缺乏应有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官僚作风。深入士兵、体察士兵疾苦少;有的只看到硬件基础投入,忽视士兵的具体困难,漠视士兵的合理需求。 “公差勤务抓兵 ,任务完成甩兵 ,出了事故怨兵 ,遇到难题躲兵 。 ”这些现象严重地挫伤了战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二是情趣相远,亲疏有别。二是情趣相远,亲疏有别。有的基层干部自恃经过院校培养,看不起战士,与战士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与战士谈不拢、玩不来,业余时间很少和战士接触;有的劳动训练很少与战士同甘共苦;有的不愿意3和战士住在一起;有的亲疏有别,对性格相投、爱好相近的乐意接近,遇事多有“照顾” ,而对另一些自己认为“不顺眼”的战士多有冷落;有的以地域“划界” 、以老乡“找圈” ,在处理关系战士切身利益的事物时不能一碗水端平。这些现象多了,导致官兵之间情感疏远,使官兵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三是以罚代教,言行粗俗。三是以罚代教,言行粗俗。有的基层干部以官压人、以罚代教,简单粗暴,往往以命令式、

5、家长式的做法管理战士,以“我是官你是兵,我说你就得听”来“压”战士,以给处分、中途退役、关禁闭来“唬”战士;有的虽然也感到打战士不对,但总感到在训练场上对战士动动手脚,骂两句脏话算不了什么大问题,常以脏话侮辱人格,以拳脚“纠正”动作。这些现象必然引起战士反感,造成战士对干部不服气。三、存在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干部对士兵的根本态度不正确不能端正根本态度,不能摆正自己位置。不能端正根本态度,不能摆正自己位置。四、密切官兵关系应注意和把握的两个问题搞好官兵团结,密切内部关系,必须以端正对待士兵的根本态度、树立强烈的爱兵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干部的管理素质为重点,以力戒庸俗交往、搞好官兵关系为突破口。4(一

6、)搞好官兵关系,首先要端正对士兵的态度,树立强烈的爱兵观念。当前部队官兵关系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单纯从方法上找出路,首要的是要解决态度问题。一是对士兵感情深不深,取决于态度正不正。这就是说,从内心感到战士可爱,真诚关心、爱护、尊重他们,就会对他们产生深厚的感情;反之,如果看战士这也不顺眼,那也讨人嫌,也就不可能对战士倾注真诚的爱。在全军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带兵人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战士只有先进后进之分,没有好坏之别,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不会管理的干部。有了这样的思想态度,才能做到爱兵动真情,带兵用真功。二是带兵方法千万条,真诚爱兵是关键。的确,带兵要讲究带兵方法和艺术,这是不容忽视的。通过

7、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带兵经验,但基本的经验就是爱兵。只有爱兵才能有对待士兵的正确态度。有了这一条,其他的方式方法也就有了基本立足点。正如有的同志所讲的,千方法万方法,真诚爱兵是第一法。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以与之俱死。 ”这从一个侧面阐明了爱兵与带兵的关系。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带兵很注意感情的运用。据史书记载,他作战时能和士兵一起进餐,晚上睡眠和士兵一起5“横陈而卧” ,行军时还亲自为士兵背负干粮和辎重。有一次有一位士兵身上长了脓疮,痛苦不堪。吴起看到这种状况,不顾自己大将的身份,跪下为他吸取浓汁。他的这种做法收到了“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

8、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的激励效果。关心、体贴士兵,端正对士兵的态度,把战士当亲人,把爱兵当天职,就没有带不好的兵。武警部队一位教导员赵守昌为治好一名战士的尿床症,连续 80 天深夜两点叫醒那位战士,终于调整了他的睡眠习惯,每到夜里两点能准时起来解手,使这个战士解除了痛苦。许多优秀带兵人对战士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不遗余力地排忧解难,甚至做了父母兄长都不易做到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战士们才给干部以更深情的回报,更加爱干部、爱本职工作,官兵情同手足。这正如彭德怀元帅讲的:“一个酷爱士兵的指挥官,总能喝到祝捷的宴酒。 ”由此看来,只有端正对士兵的态度,真诚地关心、爱护士兵,密切官兵关系才有了

9、保证。(二)搞好官兵关系,重点是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干部带兵用兵的能力。健康和谐的官兵关系并非是静态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和谐的官兵关系并不是意味着没有矛盾,而是如何能够完好的调节矛盾,控制矛盾,使之朝着平衡缓和的方向发展,6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官兵关系。基层带兵人要知兵爱兵,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走出单靠行政权力带兵的误区,以形象感召人,以行动感动人,以人格感化人,构建和谐警营。这才是我们每个带兵人努力的方向。现在基层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凡是带兵者人格魅力较大威信较高的,战士对他就是既服从又服气,官兵关系也比较融洽;相反,凡是干部自身形象不佳,战士对他的尊重就要打折扣,官兵关系一般不理

10、想。带兵者平时的一举一动表面上也许无足轻重,但实际上在思想上对战士的潜移默化起着很重要的内在影响。因此,让战士服气应该成为带兵人的努力方向。作为新时期的带兵人,对战士必须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面对士兵中的“弱势群体”,做为带兵人更要耐心地去引导、说服、教育,不能一意孤行,方法简单,冷落士兵。带兵,就要爱兵,爱兵,就要爱兵的整体,不单爱兵的优点,也要爱兵的缺点。在部队这个大舞台上,士兵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训练尖子、文艺骨干、专业能手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基层带兵人不仅要挖掘战士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巧妙地从战士切身存在的劣势入手,做好劣势向优势的转化

11、工作。用自己的爱心和恒心做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军队是必须要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的大集体。在这个集体7中,战士尊重干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但问题是基层干部如何让战士服从?如何让战士尊重?仅仅靠权力的影响这种外在的力量也可以使战士服从,但这种服从往往是勉强的、被动的,或者说是表面的;而通过非权力影响使战士服气而达到服从,则是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的,有其积极而又良好的意义的。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只要自己手中有了行政权力,就可以发号施令,“我是官你是兵,我说什么你都得听”,他们只想加大使战士服从的压力,没想加大使战士服从的动力;总希望增加让战士服从的条条框框,却不愿增加让战士服气

12、的个人魅力与个人素质。结果,个别战士由不服气发展到不服从、不服管、管不住,其最终结果就直接导致官兵关系紧张,更坏的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服从服从,服气了就更愿服从。服气,说到底是对他人从内心产生的由衷信服。战士一旦服气某个干部,就会在内心深处把他当作自己的榜样,言行举止以他为标杆;就会对他产生充分的信任,他说的话爱听,他讲的理愿信;就会从他身上汲取动力,不折不扣甚至创造性的完成他交给的任务。而干部如果能让本单位的战士服气,那么,他的言行也就更有影响力、号召力,这个单位也就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即使单位的官兵之间产生了一些摩擦、矛盾,也很容易通过沟通来得到解决。官兵关系是影响部队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部

13、队出战斗力8的重要保证。作为基层带兵人,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去爱兵,如何去密切关系,保证部队安全稳定。切莫自视过高, “必须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中” ,带兵人要努力与兵“缩短距离” ,身教重于言教是你的本职,要求士兵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切不可“官小架子大” ,常给士兵一个自然而真诚的微笑,心离士兵有多近,爱兵就能爱多深,摈弃乡土观念,对你所属的士兵一视同仁一样亲,不要因为学历比士兵高而恃才傲物,尽快消除与士兵的感情隔膜,同甘共苦是官兵关系的粘合剂,在“五同”中追求“零距离” ,在落实“七个一”中履行好自身职责。我们的感情是互为作用的,是带好兵的基础,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增强爱兵观念,做到以情

14、带兵。古往今来,凡带兵者,无一不是强调以情带兵。特别是当今的战士,入伍前,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厚爱和老师的关怀下,缺乏艰苦生活的体验。入伍后,处在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渴望得到领导的关怀、体贴和帮助,感情需求较之以往更为迫切。尊重士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必须坚持的。现在我们有的基层单位却只强调“尊干” ,忽视了“爱兵” 。有的干部把自己放在了“管人”和“教人”的位置上,强调“我讲你听” , “我说你干” , “我管你服” 。如果这种态度不纠正,就谈不上感情,没有感情也就不可能热爱士兵、尊重士兵和信任士兵。二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交往气9氛。带兵是带人,带人更要带心。为什么有些带兵人不能让战士服气?原因不一而足,但主要是带兵管理者自己造成的。比如,自身素质不高,训练时不敢说“看我的” ,平时不敢说“照我做” ,关键时刻不敢喊“跟我上” ,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台上讲的明白台下做的糊涂,人前装的挺像,背后做的走样;处事不公,搞你亲我疏,划小圈子小团体。战士对干部的服气,是建立在干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表率作用基础上的,带兵者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默默教育、感染战士,使战士感动、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