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一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90192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瘫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脑瘫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脑瘫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脑瘫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脑瘫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瘫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瘫一(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脑瘫,脑瘫的定义:,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又称为获得性脑瘫(acquired cerebral palsy),约占小儿脑性瘫痪的10%。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2-2.5 (每千活产儿)。,分类:,运动障碍的性质: 痉挛型 不随意运动型 共济失调型 肌张力低下型 混合型,分类

2、:,受累的肢体分布: 单瘫 偏瘫 双瘫 三肢瘫 四肢瘫,痉挛性偏瘫(Spastic hemiplegia),最常见,为一侧肢体受累,多数上肢较下肢严重,而面部常无受累。患儿多在3月后才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患侧肢体少动、持续性握拳、握持反射不消失、前臂呈屈曲旋前状姿势、画圈步态等。部分患者受累肢体最初可能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才转为痉挛状态。此型常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癫痫发作为部分性或继发全身性发作。斜视很常见。,痉挛性双瘫 (Spastic diplegia),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为突出表现。此型多见于早产儿。患儿常在1-3月内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低下。继之为所谓肌张力不全期,患儿在立位并且足底触

3、及检查床面时将诱发双下肢强直性伸直并交叉呈剪刀状。最后进入痉挛期,髋与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旋、剪刀步态,严重者不能独立行走。上肢受累较轻,常表现为行走时上肢姿势异常,但手的功能受累不明显。此型合并癫痫较少,约占1/5。约2/3患者智力正常或临界状态。斜视很常见。,痉挛性四肢瘫 (Spastic quadriplegia),多见于严重窒息的患儿。四肢肌张力均增高,常呈角弓反张状。可伴有核上性球麻痹,表现为吞咽和构音障碍。约半数患儿伴有癫痫和智力低下。,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 CP),约占10%,缺氧性脑损伤和新生儿核黄疸为主要病因。婴儿早期多有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或

4、手足徐动等表现。患儿可有流涎、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下肢深腱反射正常或增强。可有持续性原始反射。智力大多正常或临界状态。约1/4患者伴有癫痫。由核黄疸引起者多表现为手足徐动、感觉性耳聋、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共济失调型(Ataxia CP),约占10%。婴儿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平衡障碍、运动发育落后等。至幼儿期可发现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等体征。智力低下不少见,但多不严重。,预防,加强妊娠早期保健,可以避免各种有害因素对胚胎发育的损害;进一步提高产科技术,减少产伤、窒息造成的脑缺血缺氧性损害。此外,加强新生儿护理及疾病预防 ,如新生儿低血糖、酸中毒、黄疸、严重感染等的防治。,(2)脑瘫患者 语音障

5、碍的相关临床表现,脑瘫儿童存在的语言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由于构音器官运动障碍造成的运动性构音障碍。二、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造成的语言发育迟缓,三种类型脑瘫构音障碍概述,失调型脑瘫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发音不清、含糊,重音过度或均等,语音语调差,字音常突然发出(爆发性言语),声调高低不一,间隔停顿不当(吟诗状或分节性言语)。言语速度慢,说话时舌运动差,舌抬高、交替运动差,系统音肌群的协调动作障碍所致。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发音高低、长短、快慢不一,可突然开始或中断,嗓音嘶哑紧张,言语缓慢。,痉挛型脑瘫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说话缓慢费力,字音不清,鼻音较重,缺乏音量控制,语音语调异常,舌

6、交替运动减退,说话时舌运动、唇运动差,软腭抬高减退。常伴有吞咽困难和强哭强笑等情绪控制失调现象,脑瘫儿童辅音声母构音清晰度分析,辅音声母发音的普遍趋向为 擦音塞擦音化,塞擦音C、J、Z、ZH、CH、Q都部分被塞音D 替代,也有少数被塞音B、K、G 替代 擦音塞音化,擦音F、S、X、H 均存在塞音化的情况 擦音鼻音化,擦音R 被鼻音替代;擦音边音化,擦音被边音L 替代。,脑瘫儿童的辅音声母发音障碍在发音部位和发音 方法两个维度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发音部位看,发双唇音B、P、M 时正确率最高。也就是说,这些儿童最容易发出双唇音。 从发音方法看,发鼻音时正确率最高,而发塞音、 擦音和塞擦音时正确

7、率最低。 脑瘫儿童辅音声母发音的普遍趋向是塞音塞擦音化。,痉挛型脑瘫患者辅音发音特点,统计结果来源和方法: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测法中的构音检测部分作为检测量表, 对存在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28 人) 进行检测, 同时使用Cool edit Pro录音软件进行录音。由暨南大学中文系语音实验室语言专家组成的听音小组进行专家辨音, 参照实验语音学语音判断标准,Praat 语音分析软件分析患者的发音情况, 计算21 个辅音的各类错误发音的错误率, 分析错误发音方式的构成比, 总结错误发音特点。,1 不同发音部位辅音错误的统计分析按照发音部位, 计算21 个辅音中六类辅音(唇音、舌尖前

8、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的错误率,。计算公式如下, 错误率按高低排序, 总结错误发音特点。错误率= 某类辅音错误个数某类辅音采集总数某类辅音采集总数= 病例数x 某类辅音中辅音个数 2 不同错误方式的统计分析 计算21 个声母中三类错误方式(置换、省略和歪曲) 的构成。计算式如下, 总结错误发音特点。构成比= 某类辅音错误个数辅音错误总数,不同发音部位的辅音错误率,按照实验设计, 应用Cool Edit Pro 录音软件在隔音室内分别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8 例痉挛型脑瘫患者语音资料进行采集。 按照发音部位,28 例患者六类辅音(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9、)六类辅音错误率分别为:唇音20.54%、舌尖前音71.43%、舌尖中音52.68%、舌尖后音71.43%、舌面音53.47%、舌根音35.71%。 脑瘫构音障碍患者在发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时错误率最高, 而唇音和舌根音错误率最低, 舌尖中音和舌面音的错误率居中。,按照发音方法分类,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错误发音的类型及其错误率分别为: 边音64 2 9% , 塞擦音63 .7 0% , 擦音58 3 3 % , 塞音36 .9 1% , 鼻音21.4 2 % , 送气音57 .4 7 % , 不送气音42.85 %。 按照发音方法分类, 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错误率以边音、送气音两

10、个类型最高。,按照错误方式分类,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错误发音有替代、省略、歪曲三类, 错误辅音构成比分别为67 .6 8%、2 2.2 2 %和10.10 %. 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错误方式的构成比以替代错误最高。,(3)脑瘫儿童构音能力评估,什么是构音功能的评估?,构音功能的评估是指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及其对形成清晰的、有意义言语声的能力的评估,由主观评估和客观测量两部分组成。,评估方式,主观评估构音器官构成与运动功能构音能力 客观测量下颌距舌距舌域图唇距口腔轮替运动速率,主观评估,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主观评估,定义:是构音功能主观评估的主要手段,包括对唇部、牙齿、舌部、硬

11、腭、悬雍垂、咽腔、鼻腔、下颌的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作用:言语治疗师通过它来描述构音器官的结构和基本运动功能的正常与异常,从而为言语矫治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主观评估举例,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主观评估表,说明:若结构和功能正常,则在相应的栏目中打上记号();若存在异常现象,应及时地进行详尽的描述记录。,构音能力的主观评估,主要考查患者掌握每一个音位的言语构音能力。 目的:1.为诊断构音障碍的病因和制定矫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2.考察患者整体构音清晰度,汉语构音功能测试,汉语构音功能测试(即构音能力主观评估)主要用于测试儿童清晰发音的能力,可测量21个声母及37个最小语音对的构

12、音情况。测试材料包含50个单音节词,每一个词都有配套的图片。测验中要求儿童每个音发三遍。整个音节的发音时间及音节之间的间隔都约为1秒。为引导出自发语音,主试可用提问、提示或模仿的形式,要求儿童说出该图片所表达的词。,评估过程,获得患者语音资料并通过录音设备记录方式:提问提示模仿(看口型后重复) 分析语音评估者听觉感知音位对比构音清晰度,评估材料,汉语构音能力测试(词表)汉语构音能力测试(听觉感知分析记录表)汉语构音能力测试(音位对比分析表)汉语构音能力测试(构音清晰度分析表),汉语构音能力测试(词表)举例,音位对比举例,1.语音对序号1中,/b/和/p/若同时正确,则记 为 1分,若有一个错误

13、则记为 0分。 2.注意:符号“*”代表常见问题。,客观测量,构音功能的客观测量,定义:通过言语声学分析对构音器官的运动能力以及各构音器官相互之间的协调运动能力进行定量的测量。 目的:1.分析构音异常的原因2.为制定构音异常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监控治疗的效果,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起导向作用,流程,下颌距,下颌距的定量测量反映了产生言语过程中下颌的运动能力。下颌的开合运动直接影响咽腔的大小。下颌张开度,咽腔的体积;下颌张开度,咽腔的体积。第一共振峰F1是反映咽腔大小和咽腔共鸣状态的一个声学参数,它主要揭示下颌的开合运动情况。F1值,说明咽腔的体积,下颌张开度;F1,说明咽腔的体积,下颌张开度。,

14、在汉语普通话中,核心韵母/a/是最低位元音,发此音时下颌张开度最大,咽腔的体积最小,F1值最大;核心韵母/i/是最高位闭元音,发此音时下颌张开度最小,咽腔体积最大,F1值最小。对其余韵母运动以及左右声韵组合的运动,下颌的运动的范围都在/a/和/i/之间。所以,用F1(a)和F1(i)两者的差值来反映下颌的开合情况,用公式表示为F1= F1(a)-F1(i),单位为Hz。,根据测量结果来分析下颌开合运动是否正常。如果F1值小于相应年龄段的参考标准,说明下颌运动受限;如果F1值大于相应年龄段的参考标准,说明下颌运动过度;如果F1值的标准差偏大,说明下颌运动有急动现象,下颌的自主控制能力差。将测得的

15、下颌距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同时结合下颌运动主观评估的结果,可确定下颌运动异常的性质与程度。,舌距,舌距的定量测量反映言语中舌的运动能力。舌是最重要的构音器官。舌的前后运动能改变声道的形状和共振峰频率,是影响言语清晰度最重要的因素。第二共振峰F2反映口腔的大小和口腔共鸣状态,主要揭示舌前后运动的情况。舌向前运动时,口腔的体积 ,F2值 ;舌向后运动时,口腔的体积 ,F2值 。,在汉语普通话中,核心韵母/i/是最高位闭元音,发此音时舌位最靠前,口腔的体积最小,F2值最大;核心韵母/u/是最高位舌后音,发此音时舌位最靠后,口腔的体积最大,F2值最小。所以,用F2(i)和F2(u)两者的差值来反映舌运

16、动能力,用公式表示为F2= F2(i)-F2(u),单位为Hz。,根据测量结果来分析下颌开合运动是否正常。如果F2值小于相应年龄段的常模,说明舌运动受限;如果F2值大于相应年龄段的常模,说明舌运动过度;如果F2值的标准差偏大,说明舌运动有急动现象,舌的自主控制能力差。将测得的舌距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同时结合舌运动主观评估的结果,可确定舌运动异常的性质与程度。,舌域图,舌域图的定量测量反应下颌和舌的协调运动能力。通过连续发三个核心韵母,即最上位的舌前音/i/、最下位的舌中音/a/、最后位的舌后音/u/,舌与下颌协调运动所构成的面积作为舌域图的测量指标,单位为Hz。如果发这三个音时的面积小于对应年龄段的参考标准,则下颌和舌的协调运动能力低下;如面积大于相应年龄段的参考标准,则下颌和舌的协调运动能力过度。 将测得的舌域图与同年龄、同性别的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同时结合下颌和舌的组合运动主观评估的结果,可确定下颌和舌组合运动异常的性质与程度。,唇距,唇距的定量测量反应唇的展唇和圆唇的运动能力。圆唇时唇腔体积,展唇时体积。第三共振峰F3反映唇腔的大小和唇腔共鸣状态,主要解释唇的展唇和圆唇能力。唇腔,F3值,反之亦然。圆唇时唇腔体积,F3值;展唇时唇腔体积,F3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