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体系图示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89976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知识体系图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哲学知识体系图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哲学知识体系图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哲学知识体系图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哲学知识体系图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知识体系图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知识体系图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辩证唯物论图示,发展,(重点把握其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唯 物 辩 证 法,(重点论),(怎样坚持发展的观点),哲学复习 专题之一 哲学中 的能动性问题 一、能动性原理,二、能动性原理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 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能动性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动性 3、意识的能动性 4、人的主观能动性 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 6、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性 7、人生价值观理想的能动性 8、实践的能动性 9、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的能动性 10、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动性,一、能动性原理,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能动性,

2、(一)原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生价值观是

3、人们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根本观点。,(二)要树立科学的“三观”,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意识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二)直接相关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4、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

4、能力与活动,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活动“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做”;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等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二)直接相关原理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受着主观因素的制约,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所以,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社会意

5、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反作用的两种表现,社会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按其性质划分,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大阻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积极作用,因为它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及变化发展规律,能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预测。能在顺利时居安思危,在困难时看到光明。,(二)直接相关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

6、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大阻碍作用。,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6、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 性质上:促进或阻碍。程度大小上有区别。,(二)直接相关原理 (1)、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相互区别:社会更为根本,更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第一,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第二,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反对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片面观点。(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

7、产生能动的影响;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7、人生价值观、理想的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精神贡献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精神贡献客观存在却是事实,它分为两类,一是精神生产的产品二先进人物在做贡献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特别高尚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理想对社会对人生的巨大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二)直接相关原理(1)人生价值的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为个人索取打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8、,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两方面的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居于首位的。(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两种形式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8、实践的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二)直接相关原理实践是有意识、有

9、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9、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的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

10、积极的能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即具有主观能动性。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尤其是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就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二)直接相关原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的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10、改造主、客观世界要发挥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二)直接相关原理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达到世界观境界。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达到人生观境界。达到这两个境界,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