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9910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名言及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的名言及解释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 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 要到来。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 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 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

2、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 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 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 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 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 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7、朽木不可雕也。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

3、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 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 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 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 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 “文”字作为他的谥号。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解释:他的聪明可以

4、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 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 的话也是善良的。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 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5、静,知者乐,仁者寿。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 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 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 为疑惑而更加危险。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 君子吗?22、道听

6、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 能不使人高兴吗?2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 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25、见得思义。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 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7、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 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 不担心是否贫穷2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 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

8、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 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 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3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 世乱识忠臣。“3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 讨论真理。35、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

9、思是指“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3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 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38、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39、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 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 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4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释:过去的

10、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 快乐的人。4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4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4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 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4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47、小不忍,则乱大谋。解

11、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 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 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5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5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5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

12、释: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54、听其言而观其行。(经典语录)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5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56、名不正,则言不顺。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57、割鸡焉用牛刀?解释: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5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 过的正确的话。59、有教无类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61、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解释: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 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