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689537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杀的原因及征兆察觉,大脑前额叶皮质具有 “降低冲动”的功能?,“冲动”是自杀的指征?,自杀者脑区的变异,自杀基因的新发现,大脑内一种名为Serotonin2A的感受基因一旦发生变异,患者自杀的机会便会增加。,并非基因决定一切,什么样的人容易自杀,什么样的人容易自杀,家长有自杀倾向 暴力倾向的父母 家庭的危机 抑制情绪 侵犯或冲突,什么样的人容易自杀,外控个性 低幻想力 解决困难能力较弱,什么样的人容易自杀,冲动个性 学业欠佳 有过往自杀纪录,注重自杀预防,金门大桥-自杀圣地的诱惑,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自1937年完工以后,人类又活过了接近一世纪,甚至去了月球。但是

2、面对金门大桥,许多人的共同想法还是:人类僭越了造物主,盖了不该盖的工程。自从巴别塔通天工程在神的干涉之下失败以后,人类还是继续尝试伟大工程。 已经有1200多人纵身跃下,拍打在海面上。有些人找不到了,有些人在几十海里以外浮现,内脏被强大的冲击力震得粉碎,仿佛死于内家高手的化骨绵掌。 这是全球首选的自杀圣地。在桥上,你潜藏的自杀倾向有可能还会被唤醒。有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两岁的小女孩,原本好好地走着,与一堆恶俗游客一起欣赏金门湾的风景,应该还照了一些相片;可是忽然,他把孩子扔下海,自己随即跳下。没有任何先兆,也没有任何理由。,金门大桥-自杀圣地的诱惑,还有些公众人物,会来这里死给公众看,教坏人家

3、小孩。这其中有前美国副总统戈尔的好朋友Duane Garrett;有内衣大牌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的创始人Roy Raymond, 许多自杀事件都无法解释。反自杀团体及宗教团体拼命反对旧金山的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时说出自杀者的排序,事实上也出现过在整数关口,比如冲击500、1000的时候,自杀人数会突然暴增。排序到了998时,如果桥上有两个人想争第1000位,他们就只好在上面干耗着等对方先跳,正僵持不下时,旁边却忽地跳下去三个人,这两个人恐怕会后悔死。 在和金门大桥的姊妹桥海湾大桥(Bay Bridge)的对比研究中,自杀专家们发现,在海湾大桥上自杀的人屈指可数,按照

4、常理,人都想死了,摔在哪里还不一样?当然了,不要从闹市区的高楼往下跳,那样太自私,会砸到别人的。自杀专家Richard Seiden说:许多数人认为死在金门桥下很美、很浪漫,而从海湾大桥往下跳,显得老土。而Jerome Motto则从视觉出发,找到他认定的原因:站在金门桥上,你会产生如此幻觉,跳下去将会是干净、平静、柔顺的死亡。,返回,自杀者的心态,矛盾心态,自杀者的心态,矛盾心态 偏差认知 冲动行为,自杀者的心态,矛盾心态 偏差认知 冲动行为 关系失调 死亡概念模糊,自杀想法的特征,渴望结束痛苦,自杀想法的特征,渴望结束痛苦 无助感 无望感,自杀想法的特征,渴望结束痛苦 无助感 无望感 矛盾

5、情绪,自杀想法的特征,渴望结束痛苦 无助感 无望感 矛盾情绪 孤独感,自杀的危险因素,抑郁程度重 有自杀未遂史 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 生命质量低 慢性心理压力大 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 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 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自杀前的一些线索,言语方面直接间接,自杀前的一些线索,抑郁, 悲伤 缺乏精力 睡眠习惯改变 (增多或减少) 食欲改变 (增强或降低) 学习兴趣改变 烦躁并激越 不能集中注意力 (变得厌烦及坐立不安) 既外往有自杀未遂史或他们认识的人中出现过自杀的人 总是想到死,自杀前的一些线索,将自己的东西送给他人,将自己的事物整理的井井有条。 出现增强危险的动作 (

6、如,鲁莽驾车) 经常发生意外事件(意外可导致自杀未遂) 变得不安及活动过多。 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疏远。 对兴趣,爱好, 运动,工作等丧失了兴趣。 对自己的身体,着装打扮丧失了兴趣。,自杀前的一些线索,各种状况,丧失亲人或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压力 自尊心低下 缺乏相应的资源 有法律纠纷 酒精或物质滥用,自杀的发展过程,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 矛盾冲突阶段 自杀行为选择阶段,自杀的传染性,自杀的模仿性现象及潜意识 引导确实存在,最容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 报道有以下特征,详细报道自杀方法; 对自杀而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 忽略了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 将引发自杀的原因简单化; 自杀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 使人误认为自杀会带来好处等。,避免陷入的误区,谈论自杀的人不会去自杀 自杀者非常想死 让一个人谈论他自杀的想法,会有可能引起他自杀 有过一次自杀,以后还会自杀,避免陷入的误区,自杀危机的改善意味着自杀危险的结束 自杀具有遗传倾向 所有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有精神疾病 自杀动机很容易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