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市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89481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城市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南昌城市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南昌城市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南昌城市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南昌城市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城市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城市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城市研究,第一章 城市介绍,地理位置 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北部,为中部地区最接近沿海发达区域的省会城市。 南昌市我国唯一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州相毗邻的省会城市,具有紧连粤闽浙,深延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交通条件,320国道,西连湖南、贵州,东接杭州、上海,浙赣线铁路,福州至南昌高速公路,316国道,南至福建省,南浔线铁路,新昌高速公路,连接广州、香港,105向北穿过湖北江苏至河南、山东, 向南达广州,终点为澳门,温厚高速公路 北联武汉合肥,东接杭州,温州,京九铁路,南昌交通发达,拥有水陆空立体化交通体系。南昌为京九线上唯一省会城市,浙赣、湘赣、南浔等铁路主干线贯穿而过。 水路沿赣江

2、、抚河、锦江和鄱阳湖可到达长江各口岸。 南昌新机场 开通30多个城市航线,且为中部唯一开通国际航线的机场。 公路通过105、320、316、新昌高速、温厚高速等,方便连接浙、苏、沪、湘、鄂、闽、粤、皖等省市。 从南昌驱车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的距离全部在5小时左右,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中心的“5小时经济圈”。,中部唯一能够同时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洲三大沿海经济圈的省份,连接东部、南部与中部的交通枢纽地带。,上海,湖南,湖北,河南,接受沿海发达经济区域辐射,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直接目的地, 沿海和国外资本向内地辐射的中转中心。,人口及行政区划,200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

3、50.77万人,市区人口181万,男女比为1:1.1。 市境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市区617平方公里,建成区120平方公里,辖四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五区(青山湖、湾里、东湖、西湖、青云谱),34个街道办事处,27个建制镇,73个乡,1197个村民委员会,812个居民委员会。 在市区中,青山湖区面积和总体经济规模最大。,2010年发展目标市区人口达到300万,市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第二章 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发展情况近两年来南昌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3年GDP为64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人均GDP达1724美元。 2003年协议利用外资7.52亿

4、美元,增长41.2%;实际利用外资5.84亿美元,增长58.8%。在中部区域,南昌市吸收外资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处在领先位置。 固定投资步伐加快,2003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比上年增长67.9%,增幅比上年提高26.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6.65亿元,增长78.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2%。,经济发展、城市投资步伐加快, 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善。,产业结构,南昌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2003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2.82亿元 、324.16亿元 和264.04 ,比重分别为8.24%、50.57%和41.19%。 工业中轻重工业比为46:54,工

5、业发展中以农产品为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比重过高,总体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偏低。 南昌市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轻工业型工业城市。,南昌市工业门类齐全,形成了汽车、机电、轻纺、化工、医药、建材等30多个行业,150多个种类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洪都航空集团、江铃汽车集团、江西纸业集团等一批骨一干企业和江西五十铃汽车、全顺汽车、齐洛瓦冰柜、草珊瑚牙膏等一批拳头产品。 第三产业形成以旅游、物流等为主导的服务业产业格局。 开发区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南昌迅速形成,目前已经建设有10个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产业及发展特点,南昌优势产业体现不明显,规模和企业竞争力缺乏。,南昌市要素禀赋特征,要素禀赋优

6、势直接体现的比较优势产业。,根据钱纳里、库兹涅茨、霍夫曼等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理论,按照指标体系应与新型工业化的任务、特征相符,突出企业竞争力的原则,我们采取人均GDP、第二产业结构、工农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核心指标和竞争力指标来判断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与南昌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以对南昌工业化进程作出判断:,南昌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从人均GDP看,南昌市工业化处于中级阶段。 从产业结构看,南昌市工业化处于中级阶段。 从工农业增加值结构看,南昌市工业化处于高级阶段。 从从业人员分布来看,南昌市工业化处于中级阶段。 从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看,南昌市处于准工业化阶段。,综合以上指标,南昌市

7、工业化处于中级阶段。,注:南昌数据取自2002年,对南昌城市地位的判断,1.与中部比较,从中部看,南昌城市发展总体规模和水平虽处于较低位次,但发展速度处于前列,临近长三角和珠三角,中部崛起中南昌的城市区位优势明显。,2.与东部(包括广东)比较 东部为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其发展总体特征是:制造业体系完整,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竞争能力强,劳动生产率较高,研发创新氛围浓厚,区域形象力和龙头功能强大,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地位显赫。总体看,东部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的扩散效应开始体现。 南昌与东部省市(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要素禀赋优势和优势产业差别明显。 东部

8、传统产业向内陆省份扩散,在南昌形成汇集,未来的产业转移在南昌乃至江西将形成巨大的发展势头。 南昌引进内资占全部利用外来资金中的比重达到七成以上,而来自浙江、上海、福建、广东的资金占到全部内资的70%。,南昌城市优劣势分析,优势 (1)区位优势。南昌市南昌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唯一一个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这三个最具活力、最富饶的核心区同时相连的省会城市;从交通条件看,京九、浙赣、皖赣线纵贯城区,昌九、昌樟、赣粤三条高速公路交汇南昌。水路较为发达,民航事业迅速发展。以南昌为中心辐射4.5亿人口,拥有12万亿元工业品消费市场的3到6小时经济圈正趋形成。南昌位于联结东、中、西三大地带

9、的中国中部腹地,有着承东启西、接北进南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可持续发展优势。南昌生态环境优越,自然生态条件较好,区域生态水平、环境水平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环境污染程度轻,空气质量较好,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工业“三废”较少,全市工业废气排放经过净化处理的占60,工业废水中达标排放量占60.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占83.6,水质较好,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1.67。,(3)低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低。2001年南昌市制造行业人均工资为8207元,相当于上海三分之一,广州二分之一,杭州五分之三,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五,分别较合肥、郑州、长沙、太原低1927、157

10、7、1517、159元。原材料成本低。南昌市自然资源丰富,初级农产品产量高,建筑材料如黄沙、水泥等价格,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中部地区也具有比较价格优势。基建费用低优势。南昌市工业用水、用地价格,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最低,工业电价格仅高于太原,位居第五。2001年全市竣工房屋每平方米造价766元,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最低。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加上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来南昌投资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价格优势,同一种产品在南昌生产要比在沿海生产降低1/3成本,比国外生产降低1/2以上成本。,(4)经济环境优势。为了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南昌市政府通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改善城市硬件和软件

11、环境,非经济的低成本优势凸现。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理顺管理体制,采取多项优惠政策等,发展环境优势迅速体现。当前,海内外投资者看好南昌,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果喜人,200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9倍的基础上,今年110月份,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6,实际利用内资125.74亿元,增长1.3倍,其中省外内资122.77亿元,增长1.6倍,,劣势,(1)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目前南昌市非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城市化率高达93.6%,而郊县城市化率只有20.7%。2002年市区人口密度高达9454人/平方公里,而郊县人口密度仅为4

12、38人/平方公里。同时我市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002年南昌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值为67.8%,而城市化率与该比值之比仅为0.62,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1.42.5,南昌城市化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60年代初的水平。 (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传统产业改造步伐维艰,影响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南昌产业结构层次仍显偏低,重工业比重较低。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比重过高,占到54.3 ;重工业中一般加工工业比重偏大,2001年加工工业产业比重达到66.69%。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为58.65亿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4.0。,(3)科技进步

13、相对缓慢,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制约工业发展后劲。 一般工业化国家标准认为,如果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的比重为1时,企业很难生存,2%方可维持生存,3%表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良性循环,5% 才有竞争力。2002年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7.78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5.51亿元,内部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3.5。R&D经费支出3.09亿元,占销售收入经费支出的1.96。有52.8的企业没有科技活动。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全市平均为2.53,仅仅是企业维持生存的水平。,结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洲与中部的枢纽,难以形成区域性经济

14、中心,但是基于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后发优势突出。工业依托东、南部发达省市的产业辐射,形成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接收基地。物流、贸易成为连接东、中部的枢纽,实现二次集中和扩散的中心。,根据南昌的区位和要素禀赋特点,南昌最具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包括: 1.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 2.物流、运输产业 3.专业市场交易 4.建材加工,对南昌未来产业发展突破口的预测,商贸发展,2003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289个,全年成交额2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其中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47.63亿元,增长27.0%。超亿元市场全年达到28家,其中:十亿元以上市场5家,实现成交额180.6亿元

15、,增长12.2%。商品购进总额541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商品销售总额532亿元,增长41.5%,其中批发销售361亿元,增长42.1%。,2002年交易额过十亿商贸市场,居民收入水平分析,2003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7793.16元,比上年增长1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2808.1元,增长5.4%。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10502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914元,增长18.6。 2003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2.8亿元,当年新增81.77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422.20亿元,新增71.2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6亿元,新增 10.57亿元。,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增长缓慢,整体财富水平和购买力比较弱化。,第三章 城市建设,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2004年上半年南昌住宅均价在2400元/平方米,商品房均价在3030元/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