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89050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范例_最全的(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专业 汽修 1114 班 设 计 者: 指导老师:石传龙 岳东鹏 时 间: 2014 年 01 月 10 日 2 设 计 任 务 书 设计题目:设计一用于机械产品成品的带式输送机的二级圆柱斜齿减速器 设计要求:工作机轴输入转矩 T=850Nm,运输带工作速度 v=1.45m/s,滚筒直 径 D=410mm,两班制,连续单相运转,空载起动,载荷轻微冲击;工 作限 10 年 (每年 300 天计) ;环境最高温 35;小批量生产。 3 设 计 说 明 书 一、 电动机的选择:确定传动装置所需的功率 P 确定传动装置的效率

2、由表 910 查得:普通 V 带传动的效率:96 . 0 1 一对滚动轴承的效率:(球轴承,稀油润滑)99. 02 闭式传动齿轮传动的效率:(8 级)97 . 0 3 弹性联轴器的效率:99. 04 一对滑动轴承的效率:97 . 0 5 故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0.8420.970.990.970.9996 . 0 23 54 2 3 3 21 选择电动机 电动机所需最小名义功率 kW138 . 7 842 . 0 01 . 6 0 P P 电动机所需的额定功率 kW279. 93 . 1 0e PP 由表 177 选用 Y160M-4 电动机,KW ,r/min11 e P1460ne 2 .

3、 22 . 2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堵转转矩 所选电动机的主要参数列于下表: 34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计算及传动比初步分配 总传动比的计算 605.21 578.67 1460 n n i 578.67 410 1.45100060 D 1000v60 n w e w 总传动比 滚筒的转速 传动比初步分配 按 分配。初步分配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如下: 32 i4 . 12 . 1i)( 05 . 0 0069 . 0 45 . 1 4499 . 1 45 . 1 v传传传传传传传传 4499. 1 100060 nD v传传传传传传 5769.67 605.21 1460 iii n n传

4、传传传传传传 08 . 3 i传传传传 传传传传传传传 01 . 4 i传传传 传传传传传传传传 75 . 1 i传传传传传传传V传传 0 0 w 321 e w 3 2 1 v vv 初步计算传动装置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电动机轴输出参数 kWP11 e r/min1460ne WTk952.71 1460 11 9550 e 高速轴参数 35 r P T r i n n WPP 879.120 286.834 56.10 9550 n 9550 min/286.834 75 . 1 1460 k56.1096 . 0 11 2 1 1 1 e 1 1e1 中间轴参数 m747.1376 54

5、9.67 738 . 9 9550 n 9550 r/min549.67 08. 3 051.208 i n n 738. 997 . 0 99 . 0 141.10 m494.465 051.208 141.10 9550 n 9550 r/min051.208 01. 4 286.834 i n n 141.1097. 099. 056.10 3 3 3 3 2 3 3223 2 2 2 2 1 2 3212 N P T kWPP N P T kWPP 低速轴参数 滚筒轴参数: mN n P T r PP w w w 885.1308 549.67 258 . 9 95509550 min

6、/549.67nn 9.258kW0.990.970.99738 . 9 3w 4323w 初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列于表 8-2. 2 普通 V 带传动设计 普通 V 带的型号 查表 11-3 得2 . 1 A K 计算功率kWPKP A 2 . 13112 . 1 cc 由图 11-11 选用 B 型普通 V 带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21dd dd 、 查表 13-5,普通 V 带 B 型带轮最小基准直径mm5 .12ddmin 选取主动带轮直径 mm140dd1 取带的滑动率 02 . 0 则从动带轮直径 mm 1 . 24002 . 0 114075 . 1 1did d11d2 )(

7、)( 由表 13-5 选取从动带轮基准直径标准值 dmm250dd2 普通 V 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7857. 1 140 250 d d i d1 d2 1 验算带速 v m/s702.10 100060 1460140 100060 n1 d1 d v V 在 525m/s 范围内。 确定带的长度和中心距 d La 初定中心距按照 0 a mm600 )250140(2)250140(7 . 0 )(2)7 . 0 0 0 21021 a a ddadd dddd 即 ( 计算所需带长 0 L mm a dd ddaL dd dd 1818 4 )( )( 2 2 0 2 12 2100

8、查表 11-10,选取 V 带的标准基准长度=1800mm,标注为 B1800 GB/T11544-1997 0 L 确定实际中心距 mm LL aa d 591 2 18181800 600 2 0 0 2 安装中心距 645180003 . 0 59103 . 0 5641800015 . 0 591015 . 0 max min d d Laa Laa 验算小带轮的包角 12034.169 3 . 57180 12 a dd dd 确定普通型带的根数 z 查表 11-6 (插入法) ;kWP832 . 2 0 kWP4 . 0 查表 11-11 95. 0 L K 查表 11.10 98

9、 . 0 a K 故需 V 带根数z=698 . 5 )( 00 La c KKPP P z 计算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力 0 FNqv Kazv P F89.1781 5 . 2 2 1000 2 c 0 计算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力 Q F 801.2136 2 169 sin89.17862 2 sin2 0 a zFFQ 带轮结构设计 查表 13-6 可知,主动带轮为实心式带轮,孔径=42mm(与电动机伸出端配合) ;键槽为 A 型, k a bh=12m8m3.3mm;轮槽角=34。从动带轮为四孔板式带轮,辐板厚度 s=18mm, 3 t 控净油高速轴设计是确定;键槽为 A 型,bh=10m8

10、m3.3mm;轮槽mmdk35 1 t 角=38。两带轮的基准宽度;基准线上槽深;基mmbd014mmha5 . 3 min 准线下槽宽;槽间距 e=(190.4)mm;槽边距,mmhf 0 . 14 min mmf5 .11 min 最小轮缘厚。mm5 . 7 min 2 带轮宽度为 mmezfB11819) 16( 5 . 112) 1(2 带轮材料选用 HT250. 其余尺寸及两带轮结构草图略。 齿轮传动设计 高速机齿轮的设计 重新计算减速器高速轴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用于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与事先所分配的传动比有变化,故减速器各轴的转速和所受到的扭矩也 随之发生变化。为使设计更为精确,故

11、必须重新计算参数,结果如下: mN n P T kWP r d d n i n n d d ee 346.123 600.817 56.10 95509550 56.10 min/600.817 1 1 1 1 1 2 1 1 选择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由表 10-9 小齿轮选用 45 钢调质处理(d100mm) ,229286HBS 大齿轮选用 45 钢调质处理(d=301500mm) ,197255HBS 确定齿轮材料许用接触应力 试验齿轮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由图 13-5 MPaMPa HH 540620 lim21lim ;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最小安全系数 1 . 1 H S 齿轮基础疲劳强度

12、寿命系数 应力循环次数 89 2 1 2 9 1 1086 . 5 01 . 4 /1035. 2 1035 . 2 1030016600.817160600 i N N N ant 由图 9.59 86 . 0 ;88 . 0 21 NN ZZ 由于齿轮工作面为软齿面组合, 1 w Z 2 齿轮材料许用接触应力 MPaZZ S MPaZZ S Nw H H H Nw H H H 49011 1 . 1 540 56311 1 . 1 620 2 2lim 2 1 1lim 1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齿轮传动 作用在高速轴上的扭矩 mNT121570 1 载荷系数 由图 9-44 齿宽系数 K=1

13、.05 因是减速器 4 . 0 a 齿轮材料弹性系数 由表 13-39 MPaZE8 .189 节点区域系数 因是斜齿圆柱齿轮传动45 . 2 H Z 初选齿数和齿数比 12531.1243104 . 4 31 212 1 zizz z 取 齿数比 032 . 4 31 125 1 2 z z u 选齿轮分度援助螺旋角 10944 . 8 34068 解除疲劳强度重合度系数 计算当量齿数 828.128 01944 . 8 cos 125 cos 95.31 01944 . 8 cos 31 cos 33 2 2 33 1 1 z z z z v v ; 端面重合度 由图 13-11 74 .

14、 1 93 . 0 81 . 0 93 . 0 ;81 . 0 21 21 ttt tt 齿宽系数 0064 . 1 ) 1032 . 4 ( 2 4 . 0 ) 1( 2 u a d 轴面重合度 2 412 . 1 10944. 8tan310064 . 1 318. 0tan318 . 0 1 z d 查图 9-49 得接触疲劳强度重合度系数 752 . 0 Z 查图得接触疲劳强度螺旋角系数 99 . 0 Z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064.54 032 . 4 032. 5 0064 . 1 1570.1205. 12 ) 490 99. 0752. 045 . 2 8 .189 ( 12 2 3 1 2 1 u uKT ZZZZ d dH HE 确定传动的主要参数 确定模数mmm z d m nn 2,724 . 1 31 10944 . 8 cos064.54cos 1 1 取 确定中心距 mmzz m a a 579.157)12531( 10944. 8cos2 2 cos2 21 其他主要尺寸 028.696028.6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