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88984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的稳态》课件4 (苏教版必修3)(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稳态 第1课时,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 都被小草固定了吗?,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 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 吗?,同化,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暂未利用,暂未利用,暂未利用,残枝败叶等,残骸,残骸,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生 产者,初级 消费者,次级 消费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残枝败叶等,残骸,残骸,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暂未利用,暂未利用,暂未利用,初级 消费者,生 产者,次级 消费者,残枝败叶等,残骸,残骸,散失(分解者),散失(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输入,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传递,传递,初级 消费者,

2、生 产者,次级 消费者,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热能散失,生命活动);,食物链和食物网,散失(呼吸作用),散失(分解者),传递,传递,能量流动的过程,输入,起点:,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即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去向:,分解者所利用,;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渠道:,初级 消费者,生 产者,次级 消费者,肉食性动物 12.6,植食性动物 62.8,生产者 464.6,能量金字塔,1960年,科学家在密执安荒地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 荒地接受的太阳辐射量:6.31010卡/顷年;植物固定的能量:59.3106卡/顷年;田鼠吃植物获得的能量为:176103卡/顷年;鼬同化的

3、能量为:55.6103卡/顷年。,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类的劳作对能量流动有什么影响?,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调整能流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假如给你一个池塘,你会怎样经营,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能量流动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 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 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年),A、B、C、D分别代表哪个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

4、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分解者,请计算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请比较此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和输出的总能量,0.915.95.7%,输入: 870.7 输出: 785.5,一、概念:,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生物圈,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往复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非物质的单纯移动,二、 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包括N、C、O等元素的循环,沉积型循环

5、:包括磷、钙、钾、钠、镁、铁、 碘、铜等物质的循环,特点:,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 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 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 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水循环:,(一)碳循环,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50,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遗体,A,B,B,光合作用,含碳有机物,D,D,D,D,呼吸作用,粪便,遗体,含碳有机物,(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

6、体的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食物链;,生物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无机环境 CO2,生物群落 (有机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氮循环,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大气中的N2,氮素化肥,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以生物 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 吸收和利用,进一步被动物利用。,硝化细菌,O2,O2不足时

7、,NO2-,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三)硫循环,1、SO2对植物伤害的主要器官是_,2、 SO2造成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是_,3、图中表示产生SO2的主要途径是序号_,芽、叶,形成酸雨,(四)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生物固氮、工业固氮 闪电固氮,绿色植物吸收,绿色植物及其它自养型生物,固氮微生物,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火山爆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所有生物,分解者、固氮微生物、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绿色植物 分解者,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 数据等称作信息

8、。,案例1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案例2 ,凤眼莲根部的分泌物 可以明显地抑制由于水体 富营养化而大量繁殖的藻 类的生长。,化学信息,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案例3 ,行为信息,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小结:,生态系统中 信息的种类,生态系统中的光、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动物的能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的行为特征,?,你还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料分析,资料1,资料2,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

9、开信息的作用。,资料3,资料分析,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作用:,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资料4,作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 哪些?,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特点范围联系,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 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具全球

10、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1.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 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课堂练习:,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生态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C,3.(多选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D,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A.10克 B.100克 C.1000克 D.10000克,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