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88861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第一节,第十五章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16441840年),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练习与思考,重点难点,四、桂王政权始末,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五、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一、清入关初的统治政策和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1. 清入关初的政策措施,清兵入关图,多尔衮,一、清入关初的统治政策和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吴三桂,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一、清入关初的统治政策和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积极的政策措施:严明军纪,争取向附;笼络汉族官绅,扩大政治基础;减

2、赋免税,巩固社会基础;缓和社会矛盾。,清世宗福临(顺治),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一、清入关初的统治政策和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消极措施:颁布“剃发令”;强行“圈地”;强迫汉人“投充”;严申“逃人法”。,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2. 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各地反清活动势力,一、清入关初的统治政策和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清军入京后的错误政策,激起各地的广泛反抗,山东各地以鲁西南的满家洞等地的抗清斗争最为著名。山东西部榆林军;山东东部青州军;山西西部吕梁山区军;河南、河北等地抗清队伍。,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1. 弘光政权,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政权覆

3、亡。马士英、阮大钺在一干武人的支持下,拥立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宣布次年建元弘光。不久,负有众望的史可法为马士英所排挤。弘光小朝廷非常腐败,各方抗清力量间矛盾不断,清军乘机南下,攻占扬州、南京等地,俘斩了弘光帝。江阴、嘉定等地的抗清斗争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二、南明福王政权始末,江南人民的抗清斗争,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2. 抗清与屠杀,史可法领导扬州军民抗清;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湘潭屠城。,二、南明福王政权始末,江南人民的抗清斗争,史可法雕像,扬州十日,尸横遍野,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三、鲁王、唐王政权始末,东南人民的抗清斗争,1. 鲁

4、王政权,鲁王朱以海政权凭借钱塘江天险多次击败清军,阻止了清军的南进。但是终日忙于内部争斗,与隆武帝争夺皇位,无意北上,收复失地。1646年,清军趁天旱水浅强渡钱塘江,攻破绍兴,鲁政权亡。,南明政权略图,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三、鲁王、唐王政权始末,东南人民的抗清斗争,2. 隆武政权,唐王朱聿键于顺治二年(1645)在福州即位,年号隆武,史称“隆武政权”或“唐王政权”。唐王朱聿键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

5、与清军洽降,隆武帝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1. 永历政权,四、桂王政权始末,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桂王朱由榔倚仗张献忠建立的农民政权大西之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带抵抗清朝,因此维持时间较长,一度甚至收复湖南等地。孙可望与李定国发生内讧,孙兵败降清,清军向云贵地区大举进攻。,十八先生墓,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四、桂王政权始末,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政权灭亡。永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达收留。1661年,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

6、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次年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永历十六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1月,永历帝在昆明遭绞死,终年39岁。,吴三桂,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四、桂王政权始末,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末路皇帝南明永历皇帝与逼死坡,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2. 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四、桂王政权始末,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1)孙可望与李定国的抗清斗争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死于西充,余下五六万起义军由孙可望与李定国继续领导。孙可望率领大西军数千人南走,攻克遵义、贵阳,进屯云南,作为抗清根据地。顺治六年,孙可望致书南明永历政权,愿“联合恢剿”,与南明政权抗清。孙可望残暴善

7、妒,与李定国不和,定国屡建战功,孙可望恐定国威重难制,欲去其兵权。顺治十四年(1657),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李定国部,因部将倒戈归李定国,孙可望大败,率部属六百余人降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一月,病死,一说狩猎时,为清军射杀。,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四、桂王政权始末,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2)李来享、刘体纯等夔东十三家军抗清李来亨选定湖北省兴山县的毛庐山作基地,屯耕山田自给,十三家军很快扩大到几十万人,成为当时主要的抗清力量之一。顺治十五年,十三家军在李来亨、刘体纯带领下,两次围攻重庆,有力地支援了李定国大西军的抗清斗争。康熙元年(1662),清廷调集三路大军,围攻夔东

8、十三家军。李来亨等指挥将士奋勇作战,屡败清军。此时,各地抗清武装先后失败,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等先后阵亡。李来亨孤立无援,只能据守险峻的茅麓山。康熙三年八月,清军利用叛徒引路,乘雾从后山偷袭,由于力竭矢尽,李来亨举家自焚,十三家军覆没。,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1. 郑成功的抗清斗争,顺治三年(1646)劝其父降清未果, 举旗反清,相继攻克海澄、漳州等地。顺治七年(1650)郑成功夺取厦门、金门等岛屿为根据地,扩军备战。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大举北伐,兵至南京城下,后因轻敌败归。,五、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2. 收复台湾,永历年

9、间,郑成功组织力量多次北伐和南征,均以失败告终。为扭转被动局面,郑成功决意收复台湾,以为抗清之本。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队顺利登陆台湾并先后收复赤嵌城和台湾城。同年十二月,荷兰侵略者投降。郑成功又采取政治、经济措施,发展台湾。,五、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五、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剃发令、史可法、郑成功 2、简要回答: (1)清军入关后有哪些暴行? (2)说说“南明政权”。 (3)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练习与思考,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教学目标】

10、了解清军入关后的政策措施,认识各地人民坚持抗清的原因;弄清南明福王、鲁王、唐王、桂王诸政权始末;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清军入关后的暴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郑成国收复台湾。难点是清初为什么要颁布“薙发令”?南明政权抗清与各地人民抗清有何异同?,第一节,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参考文献】1、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章开沅主编清通鉴,岳麓书社,2000。 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七、八册,中华书局,196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孟森明清史讲义上、下册中华书局1981。 6、周远廉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7、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一、二册,人民出版社,1980、1984。 8、李治亭主编清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全六册,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10、萧一山清代通史全五册,中华书局,1986。 11、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2、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杨学琛清代民族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1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地图出版社, 19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