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护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88782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新生儿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新生儿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新生儿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新生儿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的护理(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的护理,概 述,新生儿(newborn,neonate):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早期新生儿 新生儿死亡率:每1000个活产新生儿中在新生儿期内的死亡数。 围生(产)期:从 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的一段时期。 围产期死亡率:每1000个围产儿中发生死胎、死产和死亡新生儿的总数。,新生儿分类:,( 一)根据胎龄分类 1 .足月儿:胎龄满37足周至未满42足周(260-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足周(196-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胎龄超过42周(294天)以上的新生儿。,(二)根据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3999g的新生儿

2、。2.低出生体重儿LBW: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者。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或微小儿。 3.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者,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三)根据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1.适于胎龄儿A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2.小于胎龄儿S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婴儿称足月小样儿 3.大于胎龄儿L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四)高危儿,高危儿: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需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异常妊娠史 异常

3、分娩史 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 兄弟姐妹新生儿期死亡,Apgar评分标准,1皮肤颜色:评估新生儿肺部血氧交换的情况。全身皮肤呈粉红色为2分,手脚末梢呈青紫色为1分,全身呈青紫色为0分。 2心搏速率:评估新生儿心脏跳动的强度和节律性。心搏有力大于100次/分钟为2分,心搏微弱小于100次/分钟为1分,听不到心音为0分。 3呼吸:评估新生儿中枢和肺脏的成熟度。呼吸规律为2分,呼吸节律不齐(如浅而不规则或急促费力)为1分,没有呼吸为0分。 4肌张力及运动:评估新生儿中枢反射及肌肉强健度。肌张力正常为2分,肌张力异常亢进或低下为1分,肌张力松弛为0分。 5反射:评估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对弹足底或其

4、他刺激大声啼哭为2分,低声抽泣或皱眉为1分,毫无反应为0分。 以这五项体征为依据,8-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正常足月新生儿:胎龄满37-42W,体重25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新生儿期特点:逐渐适应宫外环境,各器官系统功能形态发生着有利于生存的变化,但又容易发生不适应的现象。,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 外观:皮肤红润,胎毛少,有胎脂,头发可多可少,耳廓软骨发育良好,乳晕清楚,有乳房结节,肌肉有一定张力,四肢屈曲,指(趾)甲长到或超过指(趾)尖,足跖纹理遍及足底,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完全覆盖

5、小阴唇。,少,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呼吸:较浅快,不规则,频率为40-45次分 左右。腹式呼吸 循环: 由胎儿循环转为生后循环;血流分布躯干、内脏多,四肢少;心率快,心率波动较大,平均100150次分,可有心脏杂音。BP 70/50mmHg,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消化:贲门括约肌发育不良(溢奶);消化能力差(黄疸);肠壁较薄,通透性高(中毒);胎粪:12H内排出. 呈墨绿色过渡便(1-2D):黄绿色奶便:母乳:较稀,金黄,酸,次数多人工:硬,淡黄,臭,次数少,新生儿的生理特点,血液系统: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以胎儿血红蛋白(HbF)为主。 泌尿:一般生后24h排尿,浓缩能力较差,排磷功能差(低钙血

6、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神经: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 具有先天反射:拥抱、握持、觅食、吸吮、吞咽 锥体束发育不完善:新生儿巴氏征、克氏征、佛斯特征阳性属正常现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免疫:皮肤、粘膜屏障作用差,胃酸分泌少,WBC吞噬能力低,对真菌的杀灭能力也较低,血清补体少,细胞免疫功能不完善。易发生感染。,握持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踏步反射,吸吮反射,巴氏征,克氏征,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 体温不升 “脱水热” 正常:36.4-37.2 适中温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能量和体液代谢: 能量:100-120 kcal/kg/D 液体:第一天:60-100

7、ml/kg/D 以后每天增加:30 ml/kg/D 直到:150-180 ml/kg/D NA:1-2mmol/kg/D K:1-2 (10天后)mmol/kg/D,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1)生理性体重下降 (2)生理性黄疸 (3)假月经 (4)乳腺肿大 (5)口腔内改变: 马牙,螳螂嘴 (6)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马牙,假月经,A=X+Y+Z。A代表成就,X代表劳动,Y代表休息和活动,Z代表少说废话。,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护理评估新生儿及家族的健康状况妊娠及分娩过程中母婴状况新生儿出生后的一般状况,护理诊断,(一)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 (二)有窒息的危险:与易溢奶和呕吐

8、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有关。 (四)有营养失调的危险:,护理措施,1. 维持新生儿体温正常 (1)中性温度:指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即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达55%65%。 (2)测体温:每日2次,体温稳定在3637。,2保持呼吸道通畅,(1)在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迅速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 (2) 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3) 保持新生儿适宜的体位,一般取右侧卧位 (4) 避免随意将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3.预防感染,(1)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个人卫生、无菌操作;护理操作轻、快 (2)脐部的处理 分娩后1-2分钟内

9、结扎,遵守无菌操作。消毒脐部:3%H2O-NS-2%碘酊-75%酒精肉芽:10%ANO烧灼后用NS洗净。尿布在脐部以下,保持干燥 (3). 皮肤的护理 每天沐浴1次。臀部护理:温水清洗。用柔软尿布,及时更换。尿布皮炎,4. 预防接种 1)卡介苗: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日内 接种。 2)乙肝疫苗: 出生后24小时、1个月、6个月接种。,5.合理喂养 (1)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添加任何食物(包括糖水)。其措施有: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2)人工喂养(3)混合喂养,6健康教育,(1)提倡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鼓励父亲参 与日常护理,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2)指导家长学习日常

10、护理知识及技能。(3)新生儿访视、预防接种。,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人格,1.父母像仆人一样代劳孩子一切;子女人格:无法担责、不抗压。 2.父母有绝对权威;子女人格:服从、依赖、叛逆、敌意。 3.父母是孩子的好朋友;子女人格:独立、有主见、谦和、善解人意。 4.暴力型专制父母,子女人格:自卑,懦弱; 5.陌生少言的父母;子女性格:冷漠、消极。,早产儿特点,1. 呼吸:呼吸不规则,频率快,常发生呼吸暂停和暂时性青紫。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2循环:发绀、出血、水肿3消化:吸吮、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易溢乳、呕吐、反流;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消化能力差,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缺乏。,早产儿特点,消化

11、: 早产儿肝脏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 间长,易引起核黄疸。 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出血; 储存糖不足 低血糖、体温低; Fe和脂溶性维生素储存不足,吸收不良,生长发育速度快贫血和佝偻病;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好,血浆蛋白低水肿。,4 血液:易贫血, 出血 5泌尿: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6神经 反射差,肌张力差;大脑皮层常处于抑制状态;易发生缺氧,颅内出血。 7. 体温 体温不稳定。调节中枢不成熟,棕色脂肪少,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易致体温过低。,早产儿特点,8免疫:抵抗力低,感染不易局限,病情重败血症。9代谢: 糖, 蛋白质代谢,电解质紊乱,常见护理诊断,(一)体温过低:与体

12、温调节功能差,产热贮备力不足有关。 (二)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及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四) 有感染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有关,护理措施,早产儿室条件 应与足月儿分开,配备各 种设备。 (一)维持体温稳定 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测体温q4h。体重小于2000g者,入温箱。,护理措施,(二)维持有效呼吸动脉氧气压50mmHg,经皮氧饱和度85% 间断低流量给氧,持续吸氧不超过3天,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预防氧疗并发症。,护理措施,(三)合理喂养 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胃管喂养和补充静脉高营养液。记录出入量、磅体重。,护理措施,(四)预防感染 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观察:脐部、眼、皮肤、大小便、VS、呼吸道症状,护理措施,(五)密切观察病情 呼吸,面色,反应,饮食及大小便(六)健康教育,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