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优课”》讲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88687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么做“优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怎么做“优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怎么做“优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怎么做“优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怎么做“优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么做“优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么做“优课”》讲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巡回指导培训怎么做“优课”讲稿达州市电化教育馆 邓旭辉一、活动简介一、活动简介(一)活动背景(一)活动背景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最为活跃的积极因素和源动力之一,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从环境、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向更高层次飞跃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物化、技术和方法支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这种影响是颠覆性的变革。信息技术变革了课程的表现形式。数字化的课程资源成为今后教育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借助于互联网环境,数字课程资源通过交互式多媒体等方式被推送到电脑、手机、智能终端等各种设备上。网络上各种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字内容、教

2、师开发或学习者创作的数字化作品、网络上各种学习社区等,都成为数字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教科书为主的课程组织方式,教育资源的内容极大丰富、传播更加快捷、共享更加高效。信息技术变革了课堂的教学方式。电子课本、电子白板、移动学习终端等学习工具、教学工具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组织方式向以学为主转变。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改变了由教师作为- 2 -单一的知识来源的局面,封闭的、孤立的、单向的课堂教学杯打破,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学生所获信息量更为增多,学生的探索空间更为宽广,学生可利用的学习形式更为丰富。信息技术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资

3、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学生的学习从单一项多样化转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生需要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合作讨论式的学习,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性、创造性学习。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办学模式。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出现了多媒体课件传授、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的现代远程教育,在计算机和网络、卫星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异地同步图像、声音遗迹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随时随地的学习、开放灵活的学分管理,变革了传统的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

4、途径。除此以外,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评价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教育的管理模式等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层次的影响。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是破解我国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五大主题或内容: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 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 3 -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

5、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当前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提出: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

6、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创新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交流,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性化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研究鼓励优质校本资源广泛共- 4 -享的政策,形成系统开发基础性资源、有计划开发个性化资源的新格局。实现资源建设的两大目

7、标: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了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2014 年教育部提出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5、2016、2017 年教育部办公厅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重点任务。2016 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二)活动目标(二)活动目标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

8、科各版本的生成性资源体系。推动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推进教师信息化专业成长。(三)组织单位(三)组织单位全国:教育部基教二司负责组织,中央电教馆具体实施。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省教育厅基教处、省电教馆、省教科所具体实施。- 5 -达州:市教育局组织,市教育局基教处、市电教馆、市教科所具体实施。(四)活动进展(四)活动进展全国已开展 2014-2015 年度、2015-2016 年度两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达州市两次活动数据达州市两次活动数据2017 年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已下发 20162017 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相关文件可登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9、平台、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达州教育网下载。(五)活动要求(五)活动要求20162017 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相关要求如下:1.1.版本要求版本要求“晒课”教材的版本为经教育部审定的中小学教材,以教育部公布的 2016 年度教学用书目录为准(教基二厅201612 号) 。四川 36 个学科,其中小学 9 个学科、初中 13 个学科,高中 14 个学科。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 、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10、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6 -2.2.晒课内容晒课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完整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 、课堂实录(可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课堂实录是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画面清晰,声音清楚。3.“3.“晒课晒课”方式方式登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首页,注册报名,按照要求上传“晒课”内容。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7 - 8 - 9 -4.4.传课时间传课时间为防止网络堵塞给教师传课带来不便,不同学段传课时间安排如下:高中:

11、2017 年 3 月 1 日-5 月 31 日;初中:2017 年 3 月 1 日-6 月 30 日;小学 4-6 年级:2017 年 4 月 1 日-7 月 31 日;小学 1-3 年级:2017 年 5 月 1 日-8 月 31 日。5.5.课例评审课例评审“晒课”课例符合要求,经县(市、区)推荐,市电教技装中心审查通过,获得市级“晒课”证书。市级“晒课”证书由市电教技装中心颁发。县级“优课”经县(市、区)推荐,市电教技装中心、市教科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通过,获得市级“优课”证书,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优课”征集。市级“优课”证书由市教育局颁发。市级“晒课”证书和市级“优课”证书必须符合以下要

12、求:教材版本为我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使用的中小学教材。教学设计、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 、课堂实录和评测练习缺一不可,内容完整。除民族语文、英语课程外,其他课程晒课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性质和特点的融合,注重展现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二、优课的设计与制作二、优课的设计与制作(一)主要问题(一)主要问题从全市看从全市看- 10 -教师参与度不高,不到 50%;学科分布不均衡;课堂实录少,不到 10%;传课时间安排不科学,主要集中在最后一月; “晒课”质量不高,部级、省级优课数量少,获奖等级不高。2015-2016 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

13、名师”活动:全省获部优课409 节,达州 29 节,占 7.1%;省级优课获奖为例:全省获奖课例 878 节,其中我市获奖课例 45 节,占 5.1%;全省一等奖 197 个,达州 7 个,占3.6%,小学、初中语数外三科没有一等奖。从单个课例看从单个课例看1.1.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时间少于 30 分钟,或超过 50 分钟;画面不清晰,抖动;声音不清楚,语言不规范;教学过程中,课件内容看不清楚;镜头不能反映教学行为或活动;课堂环境杂乱;没有片头,课例名称与视频内容不相符合。2.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课重复;教学观念陈旧,缺乏“新” ,没有特色;没有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学设

14、计内容不完整;教学过程不完整;媒体操作不熟练或不正确;- 11 -不上传课件和评测练习。(二)什么是(二)什么是“优课优课”“优课”指的是优质示范课例。一般包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所有环节的记录。典型的“优课”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教学视频、评测练习、教学反思等素材的整合,是分享课堂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1.“1.“优课优课”特点特点2.2.优课与微课的区别优课与微课的区别- 12 -3.3. 优课分类优课分类“优课”一般分三类(参考自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柯清超老师在教育部培训讲稿):经验分享型:此类课例通常来自于

15、教师典型或新颖的教学方法及其随后的教学改进过程,其主要价值在于记录下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实践智慧” 。此类课例主要用于供同行借鉴,推广典型优秀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资源共享、经验交流。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优课主要是指该类优质课例。自我反思型:此类课例主要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 13 -问题,在课例中将该问题真实呈现出来,并通过相应的理论、方法来解释并协助解决实践问题。其价值主要在于从真实问题入手,唤起教师对相应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此类课例主要用于促进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理论验证型:此类课例出发点是为了倡导某种教学思想或教学理

16、论,按照某种思想或理论设计和改进课堂教学,最终再用该思想或理论解释教学。其价值主要是从某个角度验证某种教学思想或理论,让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此类课例主要用于印证某种教学理论,是该教学理论的实践化。4.4.优课的意义优课的意义建设优质资源库,提供示范课例,方便教师学习和借鉴。为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提供学习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发现创新教学,优化课程质量。改变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教师教学,促进教育均衡。(三)优课的设计与制作(三)优课的设计与制作1.1.优课的基本要素优课的基本要素- 14 -2.2.制作步骤制作步骤3.3.选题选题选题(选课)可以是针对一堂课或者一个教学单元。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课,不可随意,尽量不重复。登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查看,尽量选择前两年度没有部级“优课”的节点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