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88538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实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载安全,我站年运量在1100万吨以上,发送品类为煤、焦,为使货物从装车地点安全到达目的地,落实好装车三检制确保货物装车安全尤为重要。,一、装车前,1、货运接到调车区长的送车通知后,提前半小时监装货运员到达装车地点,做好装车前的准备工作。对装载机称重装置进行试举,使用装载机装载散堆装货物必须安装称重装置,未安装称重装置的装载机不得参加铁路装车作业。在装载机出车前使用简易称重砝码逐车核查称重装置正误,并打印出磅单,做好记录。比对磅单交与外勤货运员,无比对磅单、超过规定2的误差、磅单日期时间不符的严禁进行装车作业。,2、组织召开车前会,布置装卸作业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车辆调妥后

2、,办理完停电手续会同装卸工对空车进行检查。正确选择使用车辆,遵守货车使用限制表(加规)及有关规定。检查车门作用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发现缺少车门的货车、敞车车体涨出80毫米、车体倾斜75毫米、一个小门同时缺少两个搭扣、支柱根部断裂开焊、货车端部车帮根部锈蚀严重或通长裂缝超过900毫米(含900毫米)、车底板锈蚀或破洞面积超过0.5平方米(含0.5平方米)、下门销槽缺失的,以及未经铁道部运输局公布的,技术参数不全的敞车、平车和长大货物车,严禁装车使用。装车前指导企业装车。货车送到装车地点,企业对车辆检查完毕后,车站专用线外勤货运员要向企业运输员及时了解车辆运用情况,对专用线提出的车辆修复和调换

3、要求,在第一时间内检查确认,并依据相关规定向专用线提出修复标准,同时,认真做好车辆运用记录。,3、使用敞车(无中、小门的车种除外)装载货物时,按下列要求对车门进行捆绑:(1)、敞车中门下插销应使用直径3.2mm(10号)镀锌铁线两股全部捆绑。(2)、敞车两小门搭扣完好可以完全入槽时,可捆绑一个小门搭扣,但必须保证不捆绑搭扣运输全过程不跳起;敞车两小门搭扣其中之一状态不良不能完全入槽时,必须对两个小门搭扣同时进行捆绑。捆绑小门搭扣应使用直径3.2mm(10号)镀锌铁线一股沿搭扣开启端下压捆绑。(3)、敞车两小门搭扣缺失一个或小门门带缺失,使用小头直径不小于65毫米、大头以加固后不超过货车门柱为准

4、的硬杂木杆,下部在车体丁字铁内侧或搭扣槽处,上部与货车小门门带折页座,斜式使用直径4.0mm(8号)镀锌铁线两股捆绑,且必须绞紧捆固。,(4)、对有缝隙需衬垫的,使用织袋将稻草包好进行衬垫,保证无缝隙,不洒漏。(5)、如遇敞车上门销关闭不良时,须对上门销进行捆绑。C61、C62等有锁销座的上门销应使用直径3.2mm(10号)镀锌铁线两股捆绑;C64等无锁销座的上门销应使用直径4.0mm(8号)镀锌铁线三股捆绑。 (6)、敞车中门损坏,采取以下捆绑加固措施:中门上门销损坏无法入槽或缺失,使用直径4.0mm(8号)镀锌铁线三股及其以上与中门顶梁捆绑牢固;中门下门销缺失,先使用自制丁字形钢管(不小于

5、6分)或槽钢(不小于30毫米),代替门销插入门销槽内并用直径3.2mm(10号)镀锌铁线两股捆绑牢固,露出门销槽底部不得大于200毫米;,中门压缝较少、变形、外涨、关闭不严时,应使用足够强度(承受货物压力后不破裂、变形)的内衬材料(如厚木板、荆芭片等)采取堵漏措施。以上中门损坏,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使用敞车中门加固器或直径4.0mm(8号)的镀锌铁线14股进行加固,同时分损坏部位使用直径不小于80毫米硬杂木横杆,在货车中门两对应门轴处,水平横式使用直径4.0mm(8号)镀锌铁线两股捆绑,且必须绞紧捆固。C70型或中门改造敞车,因中门构造特殊,可只使用敞车中门加固器。(7)、使用敞车中门加固器

6、,应从车门下轴销内侧穿过,不得从车门与折页焊接处穿过,并适度绕紧,按规定锁闭。单独使用敞车中门加固器时,应使用12号铁线将锁头分别与连线捆绑在一起;与加固横杆同时使用时,应于锁头处两端使用12号铁线与横杆捆绑在一起。捆绑时应将锁头交叉捆绑拧固。,(8)、使用镀锌铁线捆绑加固敞车车门时应绞紧2周以上,所留燕尾长度不得大于20毫米。(9)、捆绑加固车门前应将无效的捆绑铁线、加固材料和绳头、绳索拆除。使用加固材料、中门加固器、铁线捆绑加固车门后,任何部位不应超过机车车辆限界。 (10)、对采取以上捆绑加固措施的货车,必须在重点货物装载质量签认本装载加固情况详细栏内做详细记载,如:车辆修理部位、使用材

7、料等和需要记载的其它情况,以便备查。,二、装车时:,1、监装货运员应做到检查企业装车。对修复的车辆要再次确认达到相关修复标准后再行装车,并抽查企业运输员的监装质量,应做到均衡装载货物,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严格按允许增载货车车型、货物品类及允许增载重量装载。做到不偏载、偏重、超载,不亏吨,确保货物不洒漏。2、装载机司机在装车过程中必须按以下要求作业:装载机铲起货物后,须在原地选择平坦地面,在装载机静止状态下将铲斗上举至测定高度,确认计量后,方准移动装载机进行装车。,3、装车时首先从货车中心(车辆纵横中心线交叉点)上开装,装车过程中沿货车纵中线装至一定高度后,再填充货车两侧、四角,达到四角饱满、顶

8、面平整。4、依据现行规定,敞车装载煤炭在局管内运输,到站为局管内的车站时,可起脊装载,但起脊高度应保证货物不会造成自然洒落。5、装载机称重装置称重时必须执行 “五禁止” 操作规程,即:禁止装载机称重装置未预热15分钟以上便置零操作、禁止不在平坦地面静态称重、禁止举斗过程中进行其他操作、禁止过载作业和禁止装载机在左右倾斜时完成称量。6、外勤货运员每批装车作业必须跟机全过程核检23车,检查作业全过程司机操作是否规范、每铲斗重量是否称重、每铲斗称重电子屏显示是否正常、装载机称重装置是否异常等,将抽查情况及每铲斗重量填写在“装载机称重装置装车作业抽查登记簿”内,发现装载机称重装置异常必须立即停止其装车

9、作业。,7、装载机在装车作业过程中,为防止超载,根据货车的允许装载重量,每车在接近目标值2-3吨时,对空铲进行试举,出现负数时,根据所出现的负数与所装斗数进行减吨装载。8、 使用装载机装载焦炭时,在焦炭装到一定高度时,将竹板围挡沿车辆端侧墙内侧一周安插在端侧墙与焦炭之间,筋板朝内,其超出车辆端侧墙的高度不得超过围挡总高度的1/2。9、使用超出车厢600、700mm的竹围挡时,用8号铁线1股在围挡顶部第一道横筋处,分别相对均匀设置4、6道腰线。 10、货车装载的货物重量不得超过其容许载重量。货车容许载重量是指:货车标记载重+允许增载量;涂打限增标记的货车按限制的品名、增载量确定允许增载量;涂打禁

10、增标记的货车禁止增载。,三、装车后,1、装车作业完毕后,监装货运员应会同企业运输员、装车队长对所装车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门关闭、衬垫捆绑加固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装车单位须及时清理货车上的残货和杂物,尤其是对车体外部、车钩、手闸台等部位的清理,挂运前车站应进一步检查,防止残留的货物或杂物高速运行时飞起(散落)打伤人和设备,危及客车安全。 2、装车后要及时清理道沿、整理货位,保证道沿及货位安全距离符合规定。,3、焦炭装载检查重点 (1) 焦炭的装载重量不得超过车辆的允许载重量。 (2) 装载后的焦炭边沿须低于竹围挡100mm,起脊部分最高不得超过围挡200mm,且要均衡整齐。 (3) 焦炭装

11、载所需焦炭网相关标准仍按照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执行,焦炭网在车辆侧部应拴接在敞车下门挂钩上(中门处无挂钩时,应使用铁线将焦炭网捆绑在中门上门销拉杆适当位置),端部除交叉拴接在丁字铁上,还应使用12号镀锌铁线与竹板围挡第一道竹板横筋捆固两处。焦炭网须在沿车辆两侧侧墙围筋上各栓挂标识一枚,以利于车站检查。粒度小于40mm的焦炭苫盖粒焦专用焦炭网。 (4) 竹板围挡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每个搭接部分使用直径3.2mm(10号)的镀锌铁线2股上下均匀拧固4处,将围挡连成一体。端部围挡为两块时,搭接部分不少于200mm。端部围挡与侧部围挡连接方法同上。,(5) 禁止使用腐朽竹板、锈蚀圆钢钉或无帽

12、气钉制作竹板围挡。 (6) 竹板围挡、焦炭网不得重复使用。 4、装载机秤单签认、保管要求:(1)、装车后对装载机司机打印出的秤单,装卸、货运、专用线运输员当场按批逐项进行审核,发现装载机称重装置秤单有异常要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原因不清、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一律停止该装载机的装车(2)、装车后签认:专用线装车的由专用线货运员、专用线运输员、装车司机签认;站内装车的由外勤货运员、货运值班员、装车司机签认。签认时应加盖统一戳记,按要求签认:“抽查章”加盖在跟机作业的货车对应装车秤单正面。,“秤单章”加盖在装载机秤单背面,“日期时间”填写装车完毕的日期/时间;“装载机司机”、“货运员”栏由装车司机和监装货运员签字;“总车数”栏记明本批秤单的总车数;“备注”栏有特殊情况需说明时填写。,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