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88467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e综合应用——十字轴零件的综合性实验(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制 XX-X 班 综合性实验目录目录综合性实验任务书1 一、实体建模3 1.1建立新文件3 1.2用拉伸工具建立十字轴基体3 1.3建立倒圆角特征4 1.4利用旋转工具建立凹槽5 1.5建立孔特正并对其进行螺纹修饰6 1.6利用拉伸工具轴颈并对其进行阵列7 1.7建立 8 mm 孔并对其进行阵列.8 1.8建立 6mm 孔并对其进行阵列9 1.9建立倒角特征和倒圆角特征.10 二、工艺路线分析.12 2.1确定毛坯制造形式.12 2.2制定工艺路线.12 2.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2 2.4确定切削用量.13 三、数控加工程序设计.14 3.1建立毛坯零件.14 3.2

2、建立制造文件.18 3.3导入加工模型和加工毛坯.18 3.4新建操作.19 3.5建立车削轮廓.21 3.6建立数控车削序列.22 3.7建立数控钻孔序列.25 3.8建立数控铣削序列.28 四、数控加工仿真.34 4.1 查看刀具路径.34 五、后处理.36 小结.37 附录 I: .39 部分数控加工 G 代码.39 附录 II: 40 零件三维图及工程图.40 参考文献.42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1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任务书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 十字轴 零件的综合性实验 二、设计目的二、设计目的综合性实验是开设三维 CAD 造型、机械 CAD/CAM、机械

3、制造学、数控 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系统学习 CAD/CAM 技术的基本原 理、基本方法以及机床数控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 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 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 CAD/CAM 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设计任务三、设计任务 本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三维 CAD 造型:熟悉并掌握机械 CAD/

4、CAM 软件 PRO/ENGINEER 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 进行三维 CAD 造型。 2 拟定工艺路线:根据三维几何模型,拟定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路线(需选择毛坯、 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夹具辅具量具等); 3. 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在 Pro/Engineer 软件平台下,设计数控加工程序,包括描述选 择确定数控加工的部位、加工方法、加工机床、刀具、切削用量等,根据数控机床的具体 情况选定数控系统的种类与型号,生成数控加工程序;4. 数控加工仿真:在 Pro/Engineer 软件平台下,根据前面得到的数控加工程序进行数 控加工仿真,考虑工件由毛坯成为零件过程中形状、尺寸的变化,检查刀具与被

5、切工件轮 廓的干涉情况和检查刀具、夹具、机床、工件之间的运动碰撞等,完成几何模型的计算机 仿真加工;5. 数控程序与程序传输:根据数控机床的具体情况选定数控系统的种类与型号,生成通 过了计算机仿真的合格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将数控加工程序传输给加工中心机床; 6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 纸,1 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综合性实验”字样;页脚:右下 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 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

6、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 1 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 天) 2 熟悉 PRO/ENGINEER,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 (2 天) 3 进行零件的数控程序的编制 (3 天)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24 实物加工 (1 天) 5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2 天) 6 设计结果提交及答辩。 (1 天) 六、参考资料六、参考资料 有关数控加工工艺、Pro/E 的造型及数控加工的书籍。 七、综合性实验的考核办法与内容七、综合

7、性实验的考核办法与内容根据计算机几何模型仿真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参考: 1.实验报告内容的科学性、条理性和正确性 2.实验过程的态度 3.Pro/Engineer 软件的熟悉程度 4.实验报告文挡的质量。 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绩。学生签名: 日期: 评阅意见:教师签名: 日期: 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3一、一、实体建模实体建模1.11.1 建立新文件建立新文件启动 Pro/ENGINEER Wildfire,单击工具栏中的,或者单击“文件”“新建”命 令,弹出“新建”对话框,如图 1-1 所示。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零件”,“子类型”

8、 选项组选择“实体”,并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shizizhou”,取消选择“使用 默认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模板的设置界面,如图 1-2 所示,选择 mmns_part_solid 模板,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实体设计环境。图 1-1 “新建”对话框图 1-2 “新文件选项”对话框1.21.2 用拉伸工具建立十字轴基体用拉伸工具建立十字轴基体1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或单击主菜单中“插入” “拉伸”命令)弹出“拉伸” 操控面板,选择对称拉伸方式,设置拉伸深度为“28”,如图 1-3 所示。图 1-3 “拉伸”操控面板 2激活“放置”下拉面板,单击“定义”进入“草绘”对话

9、框,如图 1-4。选择 TOP 面为草绘平面,接受系统默认的草绘方向和参照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环 境。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4图 1-4 “草绘”对话框图 1-5 拉伸截面3绘制如图 1-5 所示的拉伸截面。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完成”按钮完成截面的绘 制退出草绘环境。 4单击操控面板的“完成”按钮,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 1-6 所示。图 1-6 拉伸特征1.31.3 建立倒圆角特征建立倒圆角特征1.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倒圆角”操控面板,如图 1-7 所示。图 1-7 “倒圆角”操控面板 2.按住 Ctrl 键,选择如图 1-8 所示的四条边,设置圆角半径

10、为 12。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53.单击操控面板上的按钮,完成倒圆角的创建,如图 1-9 所示。图 1-8 倒圆角特征的设置图 1-9 倒圆角特征1.41.4 利用旋转工具建立凹槽利用旋转工具建立凹槽1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旋转”按钮,弹出如图 1-10 所示的“旋转”操控面板。图 1-10 “旋转”操控面板 2. 激活“放置”下滑面板,单击“定义”进入“草绘”对话框,选择 RIGHT 面为草 绘平面,接受系统默认的视图方向和参照平面,单击按钮,进入草绘状态。单击主菜 单“草绘”“参照”命令,弹出“参照”对话框,选择拉伸特征 1 的上端面为参照,单 击按钮进入草绘界面,绘制如图

11、 1-11 所示的旋转截面(注意应包括一个封闭的曲线 和一条几何中心线)。单击草绘工具栏的按钮完成截面的绘制退出草绘环境。图 1-11 倒圆角特征的设置图 1-12 倒圆角特征3.按下“旋转”操控面板上的“减材料”按钮,然后单击“旋转”操控面板上的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6“完成”按钮,完成旋转特征的创建,如图 1-12 所示。1.51.5 建立孔特正并对其进行螺纹修饰建立孔特正并对其进行螺纹修饰1. 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孔”按钮,弹出如图 1-13 所示的“孔”操控面板。图 1-13 “孔”操控面板 2.激活“放置”下滑面板,选择上一步得到的凹槽底面为放置表面,选择类型为“直

12、径”,按住 Ctrl 键选择如图 1-14 所示的轴和面为偏移参照,并设置偏移参数。图 1-14 放置孔特征 3.激活“形状”下滑面板,设置孔的形状如图 1-15 所示。单击操控面板上的“完成” 按钮,完成孔特征的创建,如图 1-16 所示。图 1-15 “形状”下滑面板图 1-16 孔特征4.单击主菜单“插入” “修饰” “螺纹”命令,弹出如图 1-17 所示的“修饰: 螺纹”对话框。选择刚创建的孔为“螺纹曲面”,选择凹槽底面为“起始曲面”,方向指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7向实体内部,螺纹长度选择盲孔的方式,输入长度为 8,主直径为 8。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螺纹修饰,结果如

13、图 1-18 所示。图 1-17 “修饰:螺纹”对话框图 1-18 螺纹修饰1.61.6 利用拉伸工具轴颈并对其进行阵列利用拉伸工具轴颈并对其进行阵列1.与 1.2 相似新建一个拉伸特征,选择如图 1-19 所示的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 1- 20 所示的拉伸截面。图 1-19 设置草绘平面图 1-20 草绘截面2.选择盲孔拉伸方式,设置拉伸长度为 30,如图 1-21 所示。单击操控面板上的“完成”按钮,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图 1-21 拉伸预览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83.选中刚创建的拉伸特征,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中的“阵列”按钮,弹出如图 1-22 所示的“阵列”操控面板。图

14、 1-22 “阵列”操控面板 4设置阵列方式为“轴”,选择 A-2 轴为阵列中心基准轴,第一方向阵列成员数为 4,成员间的夹角为 90,生成如图 1-23 所示的预览。单击操控面板上的“完成”按钮, 完成阵列特征的创建,结果如图 1-24。图 1-23 阵列预览图 1-24 阵列特征1.71.7 建立建立 88 mmmm 孔并对其进行阵列孔并对其进行阵列1.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孔”按钮,弹出 “孔”操控面板。 2.激活“放置”下滑面板,选择上一步得到的轴颈端面,选择类型为“直径”,按住 Ctrl 键选择如图 1-25 所示的轴和面为偏移参照,并设置偏移参数。图 1-25 放置孔特征 3.激活“

15、形状”下滑面板,设置孔的形状如图 1-26 所示。单击操控面板上的“完成”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9按钮,完成孔特征的创建,如图 1-27 所示。图 1-26 “形状”下滑面板图 1-27 孔特征4.用于 1.6 形同的方法对此孔特征进行阵列,参数与 1.6 中阵列相同。阵列后的结果 如图 1-28 所示。图 1-28 阵列结果1.81.8 建立建立 6mm6mm 孔并对其进行阵列孔并对其进行阵列步骤与 1.7 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放置参数如图 1-29 所示(放置平面为上一步创建 的 8mm 孔底面),形状如图 1-30 所示。 阵列后的结果如图 1-31 所示。机制 XX-X 班 XXX 综合性实验10图 1-29 放置孔特征图 1-30 “形状”下滑面板图 1-31 孔阵列结果1.91.9 建立倒角特征和倒圆角特征建立倒角特征和倒圆角特征1.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倒角”操控面板,如图 1-32 所示,倒角样式 与标注形式均选取默认形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