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88146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由花季少年到蓬勃青年的过渡时期;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由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的过渡时期;在这一阶段,人的知识量、信息量猛增,是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的大好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我们对事物的甄别能力还比较弱,所以这也是一段比较危险的时期。同学们带着父母的重托、老师的期望,来到这所豫南名校学习深造快一年时间了。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自己的行为行为是否规范,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今天,我特地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习惯成就未来。好的习惯如大海中的航标,牵引着人冲破险滩恶浪,为人的理想和事业推波助澜;坏的习惯

2、则有如洪水猛兽,吞食人的生命,把人扼杀在成功的摇蓝。因此,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个高中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一、文明礼貌的习惯一、文明礼貌的习惯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这种美德在个别人身上却变得可有可无,甚至荡然无存。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 、 “禁止吸烟” 、 “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

3、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 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有 60 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 9 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也与在日本举办世界杯足球容纳 6万人开幕式会后全场没有一张纸屑形成明显的对比。想必每个同学对此都会感到无比的气愤。然而,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不文明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和果皮,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

4、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教室、走廊、寝室到处可以看到鞋印,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却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一所学校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文明礼

5、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做文明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踩踏墙壁。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

6、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二、懂得感恩的习惯二、懂得感恩的习惯我们都是社会人,同住地球村。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世界只有充满爱,社会才会和谐发展,人类才会更加文明、进步。因此,感恩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应当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正如一则短信所言:“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忆相聚之乐,常有反哺之情。 ”作为一个高中生,应该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首先是要知恩。凡是对自己的生命、生活、工作(学习)提供帮助的,都是恩情,这些人(或团体)都是自己的恩人。包括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关心,社会的帮助等。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沐浴着“恩”的光辉,享受着社会的“恩”赐,我们还浑然不觉,真是“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后要知道,这就是“恩” 。次之是要感恩。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天下所有的父母为了养育儿女,都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艰辛。同学们不妨进行一次探究性学习,算一算一个人从十月怀胎到二十岁独立,父母要花费多大的财力与物力,到时你将会发现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解开了我们成长路上的心结,使我们由一颗嫩芽成长为参天大树;要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因为他们陪伴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与我们在生活与学习中相互鼓励和支持

8、,在交流中获取了欢乐与充实;要感激社会的帮助之恩,是那些不知姓名的好心人,自己舍不得享受,无私地帮助我们度过了生活中的道道难关。要用不同的方式感激他们,一个电话、一则短信、一张贺卡,廖廖数语带去我们的感恩之心,表达我们的温馨祝福。在生活中,要尊重并包容他们,理解并关心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国外专门有一个“感恩节” ,就是要人们学会感恩。最重要的是要报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个人回归现实生活之后,要不断完善自我,要把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让人感受到你爱心的温暖。你会因此而崇高伟大。极个别人还没有离开母校,就对母校说长道短,对老师妄加评论,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是小人之

9、为,愚蠢至极。因为,在伤害恩人的同时,也贬低了自己的人格,同时也为正直的人所不齿。三、志存高远的习惯三、志存高远的习惯古人云:“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缰之马” 。近代微生物家巴斯德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诸葛亮也有一句名言, “志当存高远” 。事实上,古往今来,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每一天就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的目标。若把大目标比作一部长篇小说,小目标就是其中的一章或一节。凡是有所成就者,都是非常重视小目标的。著名作家老舍曾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多少字,

10、完不成绝不收笔。年轻时他每天写 3000-4000 字,一个暑假可写一部长篇。64 岁时写正红旗下 ,精雕细刻,每天仅 1000 字,写完了今天的 1000字,又思索明天的 1000 字,正是逼着自己春蚕般吐丝不止,他才织就人生的壮丽画卷,在文学史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美国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名叫布菲耶的 40 岁牧羊人,每天都在荒山上种 100 粒橡籽,10 年后,那些橡树都郁郁葱葱,面积达 60 多万平方公里,但他仍栽种不辍,40 多年后,即 1947 年布菲耶 89 岁去世时,他栽种的橡树已成了一片莽莽无际的森林。这位老人以一已之力完成了一件神话般的伟业,而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完

11、成一个小目标。四、一心向学的习惯四、一心向学的习惯同学们到学校来的目的是为了读书、求知。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吗?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语) 。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由愚蠢变得聪明,由空虚变得充实,由贫穷变得富有。书能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书到用时方恨少” 。同学们很幸运,生在太平盛世,国太民安,繁荣富强;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无衣食之忧,即便是部分经济困难的人,社会捐助源源不断,也足以保证我们完成学业;作为罗高学子,我们还更加骄傲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设备,这就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份。

12、同学们若能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一门心思集中于学习,那么将来才有能力接过前人事业的接力棒,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却把这些当作炫耀自己的资本,养尊处优,不求上进,成天比谁吃的好、穿的好、玩的疯,相互攀比成风,看小说,玩手机,进网吧,打游戏,这是误人了歧途,浪费了生命,应及时悬崖勒马,否则后悔药是买不到的。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纨绔子弟,仗着自己的父母有权有势,不思进取,好逸务劳,经常惹事生非。中学毕业后父母靠关系把他送到国外,依然吃喝玩乐,无丝毫长进,待一年后把父母的钱财挥霍而光回到家时,却发现他的父母因为违法而坐牢,财产被没收、住房被查封,亲戚躲得老远,富家公子被迫流浪街头,

13、于是,他只得从零点起步打拼,开始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据说一位哲人在一个炎炎烈日,带着他的弟子准备穿越一片沙漠,行前在路边发现一个锈迹般般的铜板,哲人叫弟子拾起以备日后所需,弟子觉得一个生锈的铜板没有什么用途,不值得弯腰,哲人只好自己将铜板拾起并用它买了九颗葡萄。穿越沙漠时,弟子口干舌燥饥渴难忍,只得向哲人求救,每次哲人都将葡萄丢在地下,弟子不得不九次弯腰。哲人告诉弟子:“一个不愿意弯一次腰的人,最终必然要弯九次腰。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大家要引以为戒。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居安要思危,要懂得未雨绸缪。要牢记陶行知的告诫:“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父母,靠亲戚,

14、不算英雄好汉。 ” 要一心向学,就要有顽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要抵制得住各种诱惑,要经得住挫折,要忍受得了孤独和贫穷的痛苦,要排除各种不利因素,战胜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只有这样你才能卓尔不群,脱颖而出。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标。在漫漫人生路上,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的前行时,不妨暂断退路,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往往只有不留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最终走向成功。无论你的选择是对是错,生命都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无论过去是辉煌还是凄凉、是成功还是失败,上帝都不会给我们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每一次

15、机会,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无怨无悔,壮丽多姿。五、专心致志的习惯五、专心致志的习惯做事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这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是一种认真的工作态度。苟子在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足)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操也。 ”其意思是说,蚯蚓由于用心专一,结果获得了丰硕成果,而螃蟹由于用心不专,结果落个连安身的地方都没有。小猫钓鱼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个道理。由于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据说爱因斯坦曾经忘记了自己家住哪里,爱迪生错把墨汁当果浆吃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高中生所学的知识,抽象层度高,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全

16、神贯注,潜心思考,才能透彻理解。切忌心不在焉,切忌上课开小差,人在教室心在外。三心二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忌讳。六、乐观自信的习惯六、乐观自信的习惯保持乐观是一种境界。当一根蜡烛燃到一半时,甲说:“我的生命之光居然还有一半。 ”乙说:“我的生命之光只剩下一半了。 ”两种不同的回答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乐观与悲观。在乐观者心理,社会是美好的,生活是甜蜜的,工作是幸福的,前景是光明的。生命充满阳光,生活充满快乐,心情愉悦,积极向上也健康长寿。大数学家欧拉七十岁时,一场大火把他的所有财产和成果付之一炬,别人为他惋惜时,他却很平静地说:“这没有什么,我正好可以重新开始。 ”常言道:“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 ,同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任何一个人一生都可能经受一些天灾人祸:痛失亲人、丢失财产、生活贫困,被人冤屈,或病痛的折磨等。但做为一个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寻找快乐的因子,做到笑口常开,一个消极悲观的人,即使他的智力占优势,也难以出类拔萃。要知道冬天到了,春天也不会远了;黑暗之后便是黎明。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在心理状态诸要素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核心因素,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