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81341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联系实际谈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科学精神就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 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 。科学精神源于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 程中形成的理性思维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而不断丰富、升 华与传播,是不断创新的精神,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和人类 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理性求知精神,实证 求真精神,质疑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学精神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 供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指引下,发扬科学精神,深化经济与科技体 制改革,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

2、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大幅提升自 主创新能力,而且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 先进文化。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 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科学精 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人 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注重创新 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崇尚理性已成为广为认同的文 化理念,追求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的共 同追求。在当代中国,富含科学精神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已经成为党的

3、思想路线,成为我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开拓 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 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取得成 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经济增长的资 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 经济运行成本大幅上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 峻。此外,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 推动了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然而,由于一段时 间内我们重引进而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造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 外技术的持续依赖。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仍高达 50%

4、以上; 90%的出口是贴牌,靠着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国际产业链 低端的微薄利润,多数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一些 企业热衷于依靠寻找市场空缺、人情关系、投机取巧,炒买炒卖紧 缺资源等,攫取财富。没有把技术进步作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首选,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 烈,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 必须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提高 经济增长的质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 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

5、强盛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 与进步的基本动力。创新包括思维、方法和工具三个方面的创新。 现阶段的科技创新工作方面,科学思维培育不够,科技界关于科学 方法的意识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设备匮乏,创新政 策环境还不完善,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 败,工具决定实力” 。我们必须以勇于探索求知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 采用原始创新,即具有基础性或关键性的技术发明,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形成新的创新周期带来持续创新的源头创新。集成创新, 即通过某种途径整合国内外或相关领域已有的技术进行集成的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引进别人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 创造出新的技术、方式

6、和产品,也称二次创新。通过这些传统的创 新模式,积极探索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模式。以敢于超越前 人的精神,提供宽松的创新政策环境;下大力气解决科学仪器设备 匮乏,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问题;下大力气做好归国留学人 员的登记和使用问题,他们可是国家科技、经济、外贸等方面的宝 贵人才;下大力气解决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室的科研设备落后和科 研人员无偿使用的问题。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一 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以科技为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步的,但是由于基础科学理论和技术 的积累不足,问题已经显现。例如电动车,美国的充电汽车充一次

7、电可以跑 200 分钟,日本的可以跑 150 分钟,我国的只能跑 70-80 分钟;抗癌药物比我国有效率高一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培育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我们要 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和已投放本国市场的最新产品技术含量,以 便我们选择好方向和技术路线,第二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 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建设,就是理论、人才、实验设备等的集成。温 家宝总理讲:“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 代。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历史经验 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 ” 。 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发展的核心是以人

8、为本。把提高 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着力创新机制体制;着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基 地建设;着力落实和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夯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社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 主要因素,突出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在可能发生科学革命 的重要方向上总体来说还处于跟踪水平,真正由中国人率先提出和 开拓的新问题、新理论、新方向并不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许多重要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布局薄 弱。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建设科教基础设施,但 更重

9、要的是需要用科学精神武装科技创新队伍,提升其创新的自信 心与勇气;需要大力传播科学精神,提倡理性思维的科学方法,夯 实创新的社会基础。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营造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风尚。创新 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有赖于教育体系、培训体系和创新实践。创 新人才不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积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正确的理想信念、远大的抱负以及合作精 神,而且必须具备科学精神。可以说,科学精神是创新人才的基本 素养和首要特征。没有质疑、批判、严谨、实证、开拓、创造和进 取的科学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创新人才。科学

10、史上的成功者 往往是既具备创新能力又富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创新型国家应当 是全体社会成员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国家。要建设创 新型国家,就必须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形成 全社会尊重自主创新、支持和参与自主创新、保护自主创新的社会 风尚。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 现代化国家不仅应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且应是精神文明 高度发达的国家。从时代特征看,创新日益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知识日益成为发展的主要资源,个人创造与规模化组织日益有机结 合,和谐社会日益成为社会发展追求的主要目标。弘扬科学精神,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全民的创新自信心和创新 追求,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前提。科技创新可为我国经济社 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和知识基础,而在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 发展、凝聚和升华的科学精神也将成为支撑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 未来文明的新的文化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