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向议论过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879953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向议论过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记叙文向议论过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记叙文向议论过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记叙文向议论过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记叙文向议论过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向议论过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向议论过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这三句口诀首尾相接,便于记忆,同时也表明这三句是一个整体,各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构思行文中的要点诀窍。命题记叙文写作“三句诀”的步骤是: 根据题目,快速构思想好“一个故事”-确立“一个主旨”-写好“一组场面”连缀成篇。 现以考场命题作文“考试”为例进行赏析:,议论文写作指导什么叫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议论的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

2、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开篇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结尾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

3、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如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好奇心”,很多考生不约而同想到了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出现的频率之高,以至于专家戏称今年是个“苹果丰收年”。 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常用的论证方法

4、: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例如谈骨气一课中,作者所举的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穷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例子都是紧扣论点来写的,而且所举的事例各说明论点的一个侧面,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互不雷同。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例如:师说第二段用了三

5、组逐层深入的对比论证。 一是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议论文写作有没有一个便捷的套路? 就一般而言,议论文写作是有一个便捷的套路,那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因为轻车熟路;二来眉清目秀,极有条理;三不会引起阅读歧义。,怎样自拟题目 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在考试中有不少考生对题目自拟不重视,因此2分被扣得可惜。拟

6、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可以拟成论题型的。(如挑战自我) (2)可以拟成论点型的。(如挑战自我 创造奇迹) (3)可以用上议论型的标志,如“论、小议、有感”等等。(如论挑战自我),开头一定要提出论点1.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 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题目: 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 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说说你对这条格言或成语的思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近墨者必黑 B、近墨者未必黑 知足常乐

7、:A、知足方能常乐B、常乐者不知足,例一常乐者不知足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摇篮中孕育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经验。其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完美的桥梁,沟通着高深的文化与想了解它的人们,它精炼的将有内含的哲理简单的表述给人们,并引发后者的深思。“知足常乐”这一成语原意是知足者可常乐。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细想起来,似乎想常乐,只知足是达不到的。相反,想常乐更应不满足于现状。,这个开头中的有用信息集中在第二段,第一段的内容即属于离题太远。切题太慢!,例二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

8、色的之中会变黑,引申为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品德高尚,相反,他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也会变坏。,这个开头中的“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也可删去,因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既不是难点又不是文章要探讨的重点。以上两种,考场上都不可取,只能得低分,开头方略 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单刀直入点明驳论。(如师说) 如 忙,不亦乐乎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

9、不亦乐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应为议论文开头的首选方法。,二.引用经典 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如: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2.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3.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

10、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三、运用修辞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议论文开头甩掉沉闷、干瘪的味道,换之文采飞扬,情味盎然,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1.如听取心灵的召唤:“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

11、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排偶句式的运用,使开篇气势不凡,情感充沛;“心灵之灯”的设喻,形象别致醒目,让主题凸现。,2.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如当生活遭遇挫折:“当你遇上挫折,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了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 这样巧妙的设问,简洁、明快,下文顺理成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文开头。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 珍 珠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段议论文开头。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