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7985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一)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 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 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 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 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2、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 方式。 (三)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 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 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 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 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 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

3、。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 来的。 (四)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 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国家规定地方指导 校本开发与实施”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 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 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

4、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 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在校本实施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 异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辑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特制定 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 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

5、用的实践性课程。 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 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 质。 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活动, 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 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与 服务技能;培养学生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 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

6、精神、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其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 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初步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 合作能力,并初步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是:走进社区, 理解社会,获得直接经验,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参与社区活动,践行社会服务,适应 社会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进取 的生活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不是其他学科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高度综合且具有独特 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

7、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它通过联系 社会实际,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用探究的眼光和方法进行学 习,从而改变单纯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他们形成积 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积累和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 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健康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及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综合性课程。 活动课程特性 1、实践性。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 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 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 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 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 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 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自主性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 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 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 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探究的课题或活动项目 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 断完善。 5、综合性。综

10、合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的生 活世界是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彼此交织的基本要素所构成。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 社会、自我的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过程。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杂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 活动的综合性,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尊重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 关系的已有经验,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从内容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 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无论什么主题,其设 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 课程

11、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 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和任务,但又各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 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学 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 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 习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课题研究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 有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项目设计是以解决一个比

12、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 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项目设计等。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 议;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从自 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纳入研 究性学习的范围;要注重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 就,启迪思维,激发探究热情;要加强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再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 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英岛学生有效地应用各科知识。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 定

13、方案等过程,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等科学方法的基本规范和 操作要领,养成探究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可参阅普通高中研究性 学习指南进行整体规划与实施。 2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 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调查和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 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其中社会实践还包括学校传统活 动如军训、社会生产劳动、参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社区服务包括拥军优属、敬老服 务

14、、帮贫扶困、环境保护、主题宣传、科普活动、定向服务以及维持交通秩序、支援农忙、 扫盲辅导等其他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重点在于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体 验和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关心和了解社会,培养他们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服务社会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 善于沟通、乐于合作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关心他人、诚恳助人、乐于奉献 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养成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 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属于同一个

15、课程领域,但各自的具 体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及组织方式等又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在具体实 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规定设置课程,按照规定的学分开足研究 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课时。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 况对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与规划,还可以有效地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 “绿色证书教育”等内容, 构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开发出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 乐于探究、勤

16、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实践学习活动的过程,经历问题探究、问题解 决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切实转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 究与观察、社会参与与服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多种实践学习活动,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 性,初步学会实践学习的方法。可以主要采取三大类实践学习活动:一是以研究为主的方 法和过程,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二是以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参观、考察、服务、宣传、义务劳动、 经济活动等。三是以项目设计和技术实践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项目立项与研究、设计、 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信息发布,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技术实践,鼓励学生大 胆创新。这三类实践学习活动可以相对独立,更多地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实施中要统 筹规划,综合管理。 (一)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学科课程那样有学科课程标准、有系统性教材。所以,需要在学校统筹 规划下,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课程内容。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 导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