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87311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工业及市场发展概述,2,2,学习目标,1.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及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2.掌握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特点 3.掌握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4.掌握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教学目的,知识要求: 1.正确描述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2.简单描述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3.简单描述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现状和特点; 4.正确描述当代中国汽车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5.正确描述我国汽车工业和世界汽车工业之间存在的差距; 技能要求: 1.能简析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2.能对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汽车工业的进行比较,3,3,教学建议,引入典型汽车企业现状,重点讲述

2、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利用PPT及FLASH多媒体课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4,5,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1.汽车工业发展过程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1课时) 2.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课时),一、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1、汽车的诞生过程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车驱动三轮汽车。1804年脱威迪克设计制造了第一辆蒸汽汽车。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首先试验成功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1986年国际汽车产业界推举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主办国际汽车百年圣诞庆贺的盛典,并公认国际汽车产业界汽车发明家是创办奔驰汽车公司的卡尔?本茨先生。所以人们一般把1886年称作为

3、汽车元年。 1801年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6,1、汽车的诞生过程,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17711833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1859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了铅酸蓄电池,为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2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其他人开始研究四冲程发动机。,7,1、汽车的诞生过程,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

4、冲程煤气发动机。 1886年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 1887年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他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1888年英国人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 1889年法国人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和差速装置。,8,1、汽车的诞生过程,1891年法国人潘赫德和莱瓦索尔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专用底盘。这一结构奠定了汽车传动的基本型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

5、泛仿效。 1892年美国人杜里埃发明喉管型喷雾化油器。 1893年法国巴黎开始实行车辆登记、使用车牌并发放驾驶证。同年杜里埃研制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95年美国首次举行汽车比赛,获得冠军者用9小时跑完50英里(80.45千米)的路程。,9,1、汽车的诞生过程,1896年美国出版物中首次使用“汽车”(Automobile)单词。同年,伦敦首次举办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了小轿车、客货两用车和电动汽车。 1897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协会皇家汽车俱乐部,即现在的前身。同年,英国人乔治史密斯成为第一个酒后开车被判有罪的人。 1898年美国人富兰克林研制出顶置气门缸风冷式发动机。

6、 1899年德国人西韦尔成为第一位死于车祸的汽车司机。,10,1、汽车的诞生过程,1900年威廉麦金莱(18971901年间任美国第25届总统)成为第一个乘坐汽车的美国总统。 同年,纽约颁发第一份汽车驾驶执照,称“工程师证书”。 1901年纽约开始发放汽车牌照(带号码的铝制圆盘)。 1903年“交通安全之父”伊诺出版驾车的规则一书。 1904年英国希思发明液压制动系统。 1907年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汽车功率计算公式,该公式后来被一些国家作为汽车征税的依据。 1908年福特“”型车问世,福特流水式生产线建成,开始了崭新的汽车生产方式。,11,1、汽车的诞生过程,1909年美国印第纳州建成第一

7、条高速赛车道,这是印地赛车的起源。 1910年美国出现消防车。 1911年美国底特律市的公路上首次标出中心线。同年,电灯被美国人用于汽车照明。 1913年四门桥车问世。同年,汽车销售首次采用分期付款。第一个加油站建成。 1914年底特律出现第一个管理交通的停止信号灯。 1918年美国人麦克姆罗西德制成四轮液压制动器并获专利。 1919年高效制动器装车使用。,12,2、汽车工业发展,(1)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汽车的大众化 1913年,福特公司推出汽车流水装配线,使得汽车价格降低,成为大众化的商品。这是汽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汽车的设计推陈出新 20世纪50年代,汽车在外形和体制的设计上有了很

8、大的变化,带来汽车史上的第二次飞越。物美价廉汽车的出现 日本丰田公司生产出一批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开创了汽车史上的第三次飞越。汽车工业再创奇迹,汽车服务业日趋辉煌。 20世纪90年代末,汽车制造技术明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汽车逐步成为人们新的追求,带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引起汽车服务业的兴起。,13,2、汽车工业发展,(2)汽车工业史上的三次变革 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内部关税壁垒逐渐拆除,使欧洲市场空前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 本世纪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

9、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使得世界汽车工业发生第三次变革,14,2、汽车工业发展,(3)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筹建阶段 1950年2月,第一次提出汽车制造厂的建设问题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 1956年10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开工典礼 1958年以后,带来我国汽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热潮,15,2、汽车工业发展,(3)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摸索阶段 1960年1980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和四川制造厂为建设主线,我国汽车工业进入第二个飞跃阶段 1976年,上海汽车厂形成年5000辆以上小规模生产能力 1979年,中国汽车年产量已达19万辆,形成以越野车和载货车为主体的汽车产品体系

10、 此阶段汽车厂家发展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厂家分布较散,发展缓慢,16,2、汽车工业发展,(3)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快速全面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产品结构以中小型货车为主,载重货车基本满足市场 1998年,年汽车总产量占世界第10位,轿车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各类车产量比例正常,结构合理,17,二、当代的中国汽车市场,1、中国汽车市场概述 市场规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市场基本延续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正在向一种平缓增长的趋势转变。,18,二、当代的中国汽车市场,2、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简析 载货车市

11、场整体发展有所加速,产品吨位构成向两头发展。 大中型客车产销量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客车产品有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 大中型客车需求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增长速度略高于GDP的发展速度。 多功能商用车(MPV)需求强劲,价格下降,销量上升 轿车仍然是推动汽车行业增长的动力,但需求层次出现了明显差异 乘用车市场的前景乐观,19,二、当代的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我国影响乘用车需求的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20,二、当代的中国汽车市场,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 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弱,专业

12、化水平低,社会化分工程度低。 投资力度不大,重复投资现象严重,产品开发能力弱。 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发展后劲不足,难以与国外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抗衡。,21,二、当代的中国汽车市场,4、中国汽车售后服务业的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售后服务、汽配零售、汽车保险、汽车融资、汽车资讯、汽车广告、智能交通、汽车娱乐、汽车俱乐部、汽车文化等成为了汽车服务业的亮点和商机。,22,三、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汽车工业的比较,我国目前汽车工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整体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 1、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3、技术水平落后 4、研发能力低下 5、经营管理薄弱 6、销售及服务尚处在初级阶段,23,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1、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子化 开发新能源 节能与环保 开发新材料,24,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2、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趋势 整车厂规模化,整车生产模块化 零部件厂规模化、专业化,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模块化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将加大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日趋精益化、敏捷化,企业的管理日趋信息化、网络化 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间的协作关系有可能由一体化战略关系向类似日本的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逐步过渡,汽车整车企业将采用“紧压式”管理,由一级配套厂帮助管理,协调二级、三级配套厂商。,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