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7294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自认定考核记录表(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附件 1 科室: 姓名:考 核 项 目pH 值检测方法及依据玻璃电极法考核方式操作演示 现场提问 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pH 计考核地点实验室考核时间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一、方法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 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 10 倍,使电动势偏移 59. 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 pH 值。二、操作步骤:1、使用前将测量电极插座处拔去 Q9 短路插头,插上复合电极,打开电源,将开关旋钮调到 pH 档,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

2、对准溶液温度值。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调 到底。然后将仪器预热半小时。2、仪器标定,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 pH=6. 86 的缓冲溶液中,调节定位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 pH 值相一致。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 pH=4. 00(或 pH=9. 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液中当时温度下的 pH 值一致。重复次过程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标定完成后 24 小时内不用再标定。3、测定水样,若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温度值,调节“温度”旋钮,使白线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若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省

3、去次过程。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 pH 值。三、现场提问:1、pH 值是否在每次测定前都应进行标定?答:标定好之后 24 小时内可以不进行标定,但是超过必须每次标定。2、pH 值电极如何保存?答:玻璃电极保存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XX 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附件 2 科室: 姓名:考 核 项 目悬浮物检测方法及依据重量法 GB11901-1989考核方式操作演示 现场提问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名称万分之一天平考核地点天平室考核时

4、间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一、 方法原理:不能通过孔径 0.45m 滤膜的固体物。用 0.45m 滤膜过滤水样,经 103-105烘干后得到不可滤残渣(悬浮物)含量。二、操作步骤:1、滤膜准备: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滤膜放入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于 103-105烘干 0.5h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将恒重的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镊子固定好。以蒸馏水润湿滤膜,并不断吸滤。2、测定: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 100ml 抽滤过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再以每次 10ml 蒸

5、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 103-105下烘干 1h 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沉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为止。三、计算公式:C=式中:C水中悬浮物的含量(mg/L)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B滤膜+称量瓶重量(g)V试样体积(ml)四、现场提问:1、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是否属于悬浮物质?是否应除去?答:不属于悬浮物质,应该除去。2、贮存水样时是否要加固定剂?答:不加任何固定剂。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A

6、-B)XXVXX 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附件 3 科室: 姓名:考 核 项 目色度检测方法及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5750.4-2006考核方式操作演示 现场提问 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碘量瓶考核地点一楼实验室考核时间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原理: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似的标准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 1mg/l 铂【以(PtCl6)2-形式存在】所具有的颜色为 1 个色度单位,称为 1 度。即使轻微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浑浊水样测定时需先离心使之清澈。操作步

7、骤:操作步骤:(1)取 50ml 透明的水样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出少量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另取比色管 11 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4.00ml,4.50ml,和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置成色度为 0 度,5 度,10 度,15 度,20 度,25 度,30 度,35 度,40 度,45 度和 50 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可用文字描述。计算:计算: 色度

8、=铂-钴标准溶液用量 ml500/水样体积 ml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XXXX 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附件 4 科室: 姓名: 考 核 项 目氨氮检测方法及依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 2009考核方式操作演示 现 场提问 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分光光度计考核地点一楼实验室考核时间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一、原理:一、原理: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于波长 420nm 处测量吸光

9、度。二、操作步骤:二、操作步骤:绘制校准曲线 取 8 支 50mL 比色管,按表 1 制备标准系列。表 1管号01234567标准溶液,ml0.00.501.002.004.006.008.0010.00氨含量,g0.05.010.020.040.060.080.0100按表 1 准确移取相应体积的标准使用液,加水至标线,在各管中分别加入 1.0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再加入 1.5mL 纳氏试剂(2.5),摇匀。放置 10min 后,在波长 420nm 下,用 20mm 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以氨含量(g)为横坐标,扣除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样品测定取 50m

10、l 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溶液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1.0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再加入 1.50mL 纳氏试剂,摇匀,放置 10min 后,在波长 420nm,用 20mm 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空白实验 用水代替水样,按与样品测定相同步骤测定吸光度。三、计算:三、计算: 四、现场提问四、现场提问问:问:采用絮凝沉淀法,滤纸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铵盐,应怎样过滤?答答:定量滤纸中含量高于定性滤纸,建议采用定性滤纸过滤,过滤前用无氨水少量多次淋洗(一般为100ml) 。这样可减少或避免滤纸引入的测量误差。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 年 月

11、日XX 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附件 5 科室: 姓名: 考 核 项 目溶解氧检测方法及依据碘量法 GB/T7489-1987考核方式操作演示 现场提问 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碘量瓶考核地点一楼实验室考核时间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原理: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溶解氧的固定:用吸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

12、1ml 硫酸锰溶液、2ml 碱性碘化钾溶液,改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降到瓶底。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2)析出碘: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 2.0ml 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暗处5min。 (3)滴定:移取 100.0ml 上述溶液与 250ml 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 1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计算:计算: 溶解氧=M*V*8*1000/100M: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 N: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

13、积(ml)问:问: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应怎样去除?答:预先与水样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XX 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环境监测站上岗证(自认定)考核记录表附件 6 科室: 姓名: 考 核 项 目电导率检测方法及依据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 法 GB/T13580.3-1992考核方式操作演示 现场提问 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电导率仪考核地点一楼实验室考核时间操作演示过程描述/实验结果计算/现场提出问题解答: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用水冲洗数次电导池,再用水样冲洗后,装满水样,测定溶液的电阻 Rkcl,更换标

14、准液后在进行测定,重复数次,使电阻稳定在2%范围内,取其平均值。由已知电导池常数 Q,得出水样电导率 K,同时记录测定温度。计算:计算:电导率=电导池常数/水样电阻=1413 Rkcl/R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 2、最好使用和水样电导率相近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测定电导率常数。2、如使用已知电导池常数的电导池,不需测定电导池常数,可调节好仪器直接测定,但要经常用标准氯化钾溶液校准仪器。问:测定电导率的水样的应怎样保存?问:测定电导率的水样的应怎样保存?答:答: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分析,如果不能再采样后及时进行分析,样品应贮存于聚乙烯瓶中,并满瓶封存,与 4冷暗处保存,在 24h 内完成测定,测定前应加温至 25,不得加保存剂。考核结果及存在问题:考核组长: 年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