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沙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72901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玩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玩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玩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玩沙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玩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沙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玩沙:看谁垒得高活动目的:1、通过幼儿的操作尝试活动,感知常见的黄沙特性:(1)沙有粗有细;(2)沙是一粒一粒的;(3)沙是松散的。2、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培养初步的探索尝试精神。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铲、箩筐、小桶) 、搅拌棒、水、玻璃杯、用来自制沙球的矿泉水瓶等物品,场地周围贴有若干有关沙的功能图片。活动过程:1、把幼儿带到沙坑,以玩沙导入学习活动,引出活动主题2、通过尝试活动,并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感知沙的主要特征。(1)让幼儿感知沙的粗细特点,并结合相关的卫生教育。教师归纳沙的第一个特点:有的沙比较细,有的沙比较粗,一般人们称它为细沙或粗沙。教育幼儿懂得一点细沙和风

2、的关系。平时玩沙是要注意不扬沙,保护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器官。(2) 让幼儿感知沙是一粒一粒的。教师归纳沙的第二个特点:沙是一粒一粒的。(3) 让幼儿感知沙是松散的。小朋友有用橡皮泥团过“汤圆”,那用沙能团“汤圆”吗?(小朋友自己做实验)让幼儿思考,这是为什么?教师归纳沙的第三个特点:沙是松散的。3、请幼儿思考如何把沙子垒高。师:小朋友知道了沙的特点,那么你有办法把沙子垒高吗?动手试一试,看谁的垒德得最高!4、总结:在沙子里加点水,把沙子弄实、弄厚可以垒高。沙子宝宝的秘密沙子宝宝的秘密活动目标: 1、通过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容易塑造的特性。

3、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玩沙工具一筐、水若干桶、纱布、吸管若干。 活动指导: 1、运用沙子宝宝的秘密这个话题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 师:我们今天要和沙子宝宝交朋友。沙子宝宝呀,最喜欢和知道它秘密的小朋友玩。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找一找沙子宝宝的秘密吧。2、运用各种工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沙的特性。 (1)用纱布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水桶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3、组织幼儿积极讨

4、论玩沙活动中的发现。 幼 1:我发现沙子很细小、很轻。 、 幼 2:我发现沙子很轻,不小心会飞到眼睛里。 幼 3:我发现沙子倒进水里时,沙子不会像奶粉一样化掉。 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在玩沙的时候不要把沙子拿来扔,避免沙子飞到眼睛里。 4、再次玩沙,引导幼儿用水把沙浇湿,观察沙子遇水后结块的变化。 往沙箱中倒入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的区别,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小结:沙子可以和水一起玩,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利用水和沙子一起做游戏。 5、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小组造型,体验干沙和湿沙的任意造型。 幼儿自由分组玩沙,教师适当引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完成本次任务。 6、评价幼儿的表现。 你们

5、今天表现都很棒,都找到了沙子宝宝的秘密。沙子宝宝说下次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7、整理玩沙工具,洗手洗脚。 请值日生帮忙整理好今天的玩沙工具,教师与保育员组织幼儿排队,并帮助幼儿有序地洗手和洗脚,最后回活动室。 给水桶喂沙给水桶喂沙活动目的: 1、幼儿自主探索,利用各种方法给水桶“喂”沙。 2、体验玩沙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桶 3 个、人手一把铲子。 2、轻快的音乐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上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沙子,知道了沙子有哪些特点?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沙子。二、出示水桶,引导幼儿思考江水桶填满最快的方法。1、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出一个难题,怎样才能在最短的

6、时间里把水桶填满呢?2、幼儿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三、进行活动,验证想法。幼儿进行活动,教师进行指导,为幼儿计时比赛。四、教师小结。教师小结,选出速度最快的方法。我们来运沙我们来运沙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3、引导幼儿以大带小进行活动。活动准备:沙池、玩沙工具(大小不同的塑料桶各二十个、铲若干)活动过程:一、老师带幼儿做沙操。二、我们来玩运沙游戏。请小朋友想想,你会用什么来运沙?(幼儿自由讨论)三、幼儿第一次运沙。1、老师提出运沙要求:每一个大班

7、小朋友带一个小班小朋友。2、先在大桶里运沙,每人运五桶。3、比一比两组为什么桶是一样大,但沙不一样多。 (幼儿讨论)四、幼儿第二次运沙。1、幼儿用大桶来进行运沙(注意运沙的方法) 。2、用大桶运来的沙将小桶来装看看能运几回。五、幼儿讲述自己运沙的经验。六、如果用再大一点的工具来运会怎样的?用再小的工具来运沙会怎样?七、老师小结。八、幼儿整理。美丽的树林美丽的树林 活动目标 1、 能主动与同伴商量、合作游戏,遇到问题能积极想办法解决。2、 运用推、拍、压、印、挖等技能,用不同材料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3、 能大胆向同伴讲述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 玩沙工具:沙铲、快速面罐、雪糕盒、印模、自制树苗、收

8、集树上掉下的枯叶、树枝、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活动。 “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过了一会儿,它觉得好累,于是就从天空中飞了下来,降落在陆地上。只见,周围烟尘滚滚,没有一棵小树,令小鸟觉得很难受,你们能够帮助它一起建一座树林吗,让小鸟可以安心地休息一下。 (二)复习巩固以往的玩沙方法,并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三)老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进行讨论:“做树林可以用什么材料?“怎么样的树林才漂亮?”并商量制作的内容和人员的分工,策划出玩沙制作图。 (四)老师提出制作的要求。 (1)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制作树林的玩沙方法。 (2)树林的围栏要有规律地间隔。 (五

9、)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能从材料、方法和规律这三方面进行讲述。 (七)幼儿欣赏作品,进行客观性的评价。能说出别人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建议。有趣的筛子有趣的筛子活动目标:1动手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的小颗粒状物体大小的关系。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初步具有耐心、细致的探究品质。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认识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盐等物。物质准备: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盐混合物若干;筛子、筷子、汤匙、镊子等工具;各种筛子的图片;工人、农民使用筛子的录像片段。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不小心把一盆芝麻打翻

10、在黄豆里了。(出示混合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把芝麻和黄豆分开。2初次尝试:发现筛子的作用(1)介绍操作材料。师:要把芝麻和黄豆分开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幼:可以用手挑出黄豆。幼:可以用筷子分。幼:可以用汤匙把黄豆分出来。师: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有汤匙、镊子、筷子、筛子。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2)提出操作要求:找个小伙伴,两人一组,每种工具都试一下,比比哪种方法快。分好后把工具放回框里,并和小伙伴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保持地板的整洁。(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发现筛子能分离混合物的作用。师指导语:你是用什么方法

11、分的?哪种工具分得最快?为什么?(4)集中交流,梳理幼儿的探索发现。你用什么方法分的?分完了吗?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把混合物分开?幼:我用汤匙分的,还没有分完。幼:我用镊子、筷子分的,也还没有分完。幼:我所有工具都试过了,汤匙、筷子、镊子都可以分,但是都不够快,筛子是最好用的,用筛子能很快把它们分完。为什么筛子能把东西分开呢?(边操作边讨论。)芝麻和黄豆一样大吗?使用筛子来分,你发现了什么?幼:筛子上有许多小孔,黄豆比较大,留在上面;芝麻比较小,才会漏下来。师:(小结)原来筛子上有许多筛孔。比筛孔小的东西会从筛子上漏下去,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这样就把两种东西分开了。(教师提供大小对比较明显

12、的芝麻与黄豆混合物,幼儿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后,发现使用筛子能很快将两种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该环节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发现筛子的作用。操作后的集中交流中教师通过有效的追问,帮助总结并提升核心经验:比筛孔小的东西会从筛子上漏下去,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找豆豆找豆豆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熟练的筛大筛子,能将筛出的大石子倒在2、指定的地方,注意自身清洁;学习一个人筛筛子。能从沙子中筛出蚕豆来,并将蚕豆倒入指定的脸盆里。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已经筛出的沙砾和蚕豆。师:小朋友,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把这些颗粒较大的沙砾筛出来的吗?师:你能把蚕豆分出来吗?2、出示筛子。师:你认

13、识它吗?你知道怎样使用它吗?3、教师讲解使用方法,并做示范。二、幼儿操作1、请幼儿与同伴一起进行操作,来回推动大筛子。2、尝试将颗粒较大的沙砾筛出,巩固“筛”的技能。3、指导筛子有不同大小的孔,可以筛不同大小的颗粒。三、整理请幼儿将筛子中的沙倒出,整理自己的衣物,清理身上的的沙子。分一分分一分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观察和摆弄,萌发好问、乐于尝试的积极情感。2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寻找不同的方法,在反复尝试实践后得出结论。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所需资源沙子、小米、大米、绿豆、各种孔眼大小不同的筛子、铁盘、纸盒。活动过程引人:“我帮阿姨想办法”。阿姨家的小弟弟把许多粮食都混在沙子里

14、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阿姨把混在一起的各种粮食分开来。探究的问题:怎样把沙子、小米、大米、绿豆分出来?幼儿讨论。(1)用手捡,太慢了。(2)用有眼儿的小筛晃一晃就分出来了。做一做。根据筛子孔的大小不同,给筛子编号 14 号。(1)把四种粮食放在 l 号筛子里,先分出沙子,再用 2 号筛子分出小米,最后用 3 号筛子分出大米和绿豆。(2)把四种粮食放在 2 号筛子里,分别分出小米和沙子,大米和绿豆,用 1 号筛子分出小米和面,用 3 号筛子分出大米和绿豆。(3)把四种粮食放在 4 号筛子里失败,放在 3 号筛子里分出绿豆,再用 1 号筛子分出沙子,最后 2 号筛子分出大米和小米。记一记我的实验过

15、程。说一说我的发现。(1)我用 1 号筛子分,沙子漏出来了,大米小米和绿豆留在筛子里;再用 2 号筛子分,小米分出来了,大米和绿豆还留在筛子里;把大米和绿豆放在 3 号筛子上试一试,大米漏下来了,绿豆留在上面,我全都分出来了。(2)我用 2 号筛子分,小米和沙子漏下去了,大米和绿豆留在筛子里;再用 l 号筛子分,小米留在筛子上,沙子漏下去了;再用 3号筛子分大米和绿豆,大米漏下去了,剩下的是绿豆,我都分出来了。(3)我用 4 号筛子分,全漏下去了;再用 3 号筛子试一试,沙子、小米和大米全漏下去了,绿豆分出来了,放在盘子里;再用 1 号筛子试一试,沙子筛出来了,剩下大米和小米;最后用 2 号筛子试一试,小米漏下去了,大米留在筛子上,我全都分出来了。注意事项1教师在活动前亲自实验,知道哪种筛子能筛出哪种粮食,并在每种筛子上做标记。每位幼儿手中都有一套筛子,如果材料有限,可两人一组。2教师要准备足够量的盒子、盘子等,幼儿在用筛子进行分离时,下面要用一个大的纸盒接着(如衬衣盒),然后倒在盘中,盘子最少有 4 个,分别装沙子、小米、大米、绿豆。如筛子较小要把混合物分几次进行分离。3筛子的代用品最好边缘有沿,这样幼儿筛选时,混合物不易落到外面。如纱窗四周要钉有木条,这样较硬,拿着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